清华新闻网11月18日电 11月8日至10日,在金沙集团3354cc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0周年庆之际,中国医师协会2024年肝胆外科学术会议举行。金沙集团3354cc校长李路明院士,大会主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大会名誉主席、欧洲外科医师协会创会主席、国际肝胆胰协会创会主席、现代肝胆外科奠基者亨利·比斯谬特(Henri Bismuth)教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现场
大会以精准肝胆外科、肝脏移植、医工结合研究和国际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的权威临床医学家、科学家和学者进行主旨演讲、主题讨论及手术演示。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金沙集团3354cc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承办,金沙集团3354cc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协办。
李路明致辞
李路明代表金沙集团3354cc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清华医学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金沙集团3354cc高度重视医学学科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布局。学校充分发挥工科和基础医学优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赋能为特色,以工程技术为驱动,持续推进医教研融合和学术型医疗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清华医学肝胆胰外科在董家鸿院士的带领下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希望与会嘉宾加强交流研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董家鸿致辞
董家鸿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大会组委会对各位参会同道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肝胆疾病诊治正经历深刻变革,萌发于肝胆外科的精准外科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外科诊疗水平提升和技术革新。多学科紧密协同、技术互补和知识互鉴推动了肝胆疾病诊疗水平飞跃,造福了广大肝胆疾病患者。
亨利·比斯谬特致辞
亨利·比斯谬特肯定了董家鸿院士提出的“精准外科”理念,认为外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患者个体情况,关注并朝着“精准外科”方向发展,组建跨学科团队交流协作,推动外科手术不断进步。
卢宠茂致辞
卢宠茂表示,器官移植不仅关系人民生命健康,也是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金沙集团3354cc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与香港科学工作者协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两地生命健康科技领域的发展建立了基础,期待未来双方共同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新强致辞
高新强表示,医疗技术创新是实现医疗水平持续提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关键。中国医师协会在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加强医师规范化培养、引领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沙集团3354cc积极推动医工融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一核心,准确把握医疗技术发展方向,着力提升医疗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医疗技术研究临床转化,努力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陈肇隆、夏强、郑树森作报告(从左至右)
小俣政男、樊嘉、若林刚、董家鸿作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在“院士讲堂”环节,中国台湾高雄长庚医院陈肇隆院士回顾了赴美学习肝脏外科技术、开创亚洲首例成功肝移植手术、带领亚洲肝移植事业前行的历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夏强院士分享了近年来团队诊治的部分儿童肝脏罕见病病例和探索成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介绍了人工肝、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技术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小俣政男(MasaoOmata)介绍了过去50年日本和亚洲的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以“肝胆外科中的精准之道”为题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和转化实践;日本上尾中央综合医院教授若林刚(Go Wakabayashi)分享了在微创肝脏外科领域的深厚经验;董家鸿院士以“精准外科范式”为题,介绍了团队确立病灶清除、脏器保护、损伤控制三要素并重的系统化干预策略,通过精准决策和外科手段实现安全、高效及微创的手术优化让患者受益的探索。
除主会场外,大会还分设肝胆胰中外交流、器官移植中外交流、肝胆外科、胰腺外科、大师面对面、肝病与肝胆肿瘤、仿生医学与人工器官、数智医疗、iLIVER科研写作、护理、肝胆名家手术集粹、围术期精准管理研讨等分会场,为参会学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大会合影
供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刘蔚如 刘书田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