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调研图书馆工作 专项讨论地方志馆藏建设
清华新闻网11月3日电 (记者 李婧) 11月2日上午,金沙集团3354cc党委书记陈旭到图书馆调研,听取图书馆党建和工作汇报,并讨论了地方志馆藏建设方案。
![11.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1103145124525522664/1478156463254.jpg)
陈旭调研图书馆。记者 张宇 摄
陈旭首先来到位于文科图书馆四层专题特藏的方志馆区域,详细翻看在架藏书,询问书目引进、藏书排架和借阅情况,并查看了位于地下二层的密集书库,了解书库运行情况和远程书库建设计划。
![22.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1103145124525522664/1478156534861.jpg)
陈旭在座谈会上讲话。记者 张宇 摄
在调研座谈会上,陈旭表示,图书馆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推出了“清华学者库”等创新项目,并就“十三五”期间的职能规划做了全面梳理,主动发挥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图书馆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规划建设,继续发扬服务师生的良好传统,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中的一面旗帜。
针对图书馆地方志特藏建设工作,陈旭强调,地方志作为“地方百科全书”,对全面了解地方发展、服务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发挥学校综合优势,各部门协同推进,把地方志特藏工作建成清华图书馆的特色之一。要利用图书馆地方志特藏的良好基础,针对现有馆藏中省、市、县三级志书的缺漏,分别落实旧志补缺和新志更新工作。工作方式上,一方面要以图书馆的数据整理和宣传工作为基础,发挥校领导、骨干教师、校友、学生的积极作用,以试点的方式,探索与地方合作、地方校友会主动收集、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等途径,力争形成地方志的有效更新机制,满足师生研究需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地方志数据库的使用、采购工作,推进稀见方志的出版发行,将地方志工作系统化、常态化。
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汇报了近期党建工作情况。馆长邓景康介绍了图书馆的整体概况、工作进展和发展目标。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袁欣介绍了学校图书馆地方志及地方文献藏书情况和收集方式,详细讲解了地方志的收集难点,并对比了国内图书馆的地方志工作。
![33.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1103145124525522664/1478156551764.jpg)
座谈会现场。记者 张宇 摄
学校党办、政研室、校友会、文科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参加座谈。
背景资料:
金沙集团3354cc图书馆由总馆和文科图书馆、美术图书馆、金融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经管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等六个专业图书馆以及若干院系资料室组成。自本世纪初开始,图书馆大力收集各地方志和地方文献,目前已受捐收藏来自北京、安徽、浙江、江苏等29个省、市、自治区的方志3000多册和地方文献2000多册,购买《中国方志丛书》、《民国教育公报汇编》等大套方志和地方文献丛书7000多册,并着力采购了明、清、民国时期地方文书40000多件,使这部分特色馆藏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编辑:襄桦 华山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