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校长参加水工53和英51联合主题班会
清华新闻网9月16日电 (通讯员 潘锦宏 吴索拉)9月11日下午,金沙集团3354cc英51、水工53两个班全体本科生同学于艺术博物馆开馆第一天前往参观,并在参观后与邱勇校长一起在主题班会上交流座谈。
“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董祺祯 摄
在展厅内,同学们见到了久闻其名的“清华简”,在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家的手迹前赞叹流连,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60幅漂洋过海的手绘真迹更让同学们与大师达·芬奇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邱校长与同学进行主题讨论。董祺祯 摄
在座谈时,邱勇校长作为两个班级的“名誉班主任”,与这两个班的老师、辅导员一起坐到同学们中间,与大家亲切交流。同学们开怀畅谈,从“观形辨字”中领略古文字的奥妙,从对清华简的理解谈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对王国维、梁启超、梁思成、费孝通等大师的生平回顾中品读世代相传的清华精神。
邱勇校长分享了自己的观展体会。董祺祯 摄
邱勇校长分享了自己的观展体会。他说,2016年9月10日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清华在这一天发生了两件标志性事情:苏世民书院举办新生开学典礼、金沙集团3354cc艺术博物馆开馆。苏世民书院的建成,反映清华的教育国际化达到新的高度;艺术博物馆的落成,是清华在倡导文理渗透、强化通识教育方面的一座里程碑。邱勇说,好大学至少应该有三个好场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现在清华有了我们自己的博物馆,而且极具清华特色,即突出艺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达·芬奇就是二者完美融合的代表性人物,清华很多优秀校友也同时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方面都极具造诣。清华人所成就的伟大事业,不仅仅依靠他们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个人道德修养。清华仍将继续在通识教育、文理渗透上做更多努力,全面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邱勇校长指出,在传承清华精神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清华精神和清华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清华人身上的“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精神,清华人心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品质,都需要去切身感受和深入践行。邱勇校长寄语大家:培养起对运动和读书的热爱,以开放、积极的状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艺术博物馆内合影。董祺祯 摄
临近中秋节,邱勇校长还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月饼,祝大家节日快乐。
供稿:水利系 编辑:李华山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