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研院副院长李东红在“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上演讲
清华新闻网6月13日电 6月5日至6日,以“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的“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金沙集团3354cc全球产业4.5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出席论坛。本次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湖南、山西、安徽、河南五省协办的一项重大活动,也是国家发改委、外交部首次与地方政府在该领域联合举办活动。
李东红副教授受邀参加“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并以《加强节点布局,落子国际产能合作》为主题进行演讲。
李东红副教授发表演讲。
李东红首先在发言中谈到,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来”与“走出去”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伴随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充分把握全球市场蕴藏的发展商机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目前,我国巨大的产能主要集中于低端,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立足于现有的产业和产能基础推进产业和产能走出去,必然存在着很强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新形势下的“走出去”需要充分考虑他国当前及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走向,打通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产能分工协作的通路,并要充分考虑产能合作各当事方的诉求,实现共同发展。
另外,李东红还强调了新形势下的经济系统呈现出新的特点。无论是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全球范围内各国的经济发展均具备以节点城市为核心的网络化发展特色。在此体系中,节点城市拥有天然的发展优势。建立新型的、以节点城市及其辐射区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并努力探索新型产融结合模式,是推动我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与资金壁垒,迈向中高端的有效路径。这将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国跨国公司,更好地在中高端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
本次论坛旨在加强中外企业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产研院依托清华、立足产业、放眼国际,以“汇聚全球智力资源,推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为使命,搭建一个重实践的产业研究平台。产研院正在进行“‘一带一路’下的产业走出去”项目的研究,期待为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创新型国家的建立贡献力量。
供稿:全球产业研究院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