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提升学习成效 分享教学一线经验
——金沙集团3354cc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沙龙暨2016春季教学改革与创新经验交流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6月4日电 (记者 李含)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成效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真正的因材施教、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在6月2日举行的金沙集团3354cc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沙龙暨2016春季教学改革与创新经验交流会上,这些关键词成为关注和热议的焦点。百余位清华各院系一线青年教师和相关部处负责人参会,在一天半的会程中,分享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就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金沙集团3354cc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出席交流会。教务处处长郑力主持了2日上午的全体会议。
本次交流会旨在落实和巩固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成果,推动和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方法创新,加速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促进全校教学研究能力的全面提升。
![jiangshengyao.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0604173413374381229/1465037028864.jpg)
姜胜耀在开幕式上讲话。记者 苑洁 摄
姜胜耀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青年教师要把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学校十三五规划设立的发展目标,与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密切相关,青年教师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对学校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姜胜耀说,希望大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给清华105周年校庆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希望各位教师进一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把立德树人这件事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国家广育人才,培养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发展繁荣、人民幸福、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此次交流会内容安排充实丰富,涵盖了多个教学相关内容。环境学院陆韻分享了环境学院参加ABET认证的经验和体会。教培中心主任唐子龙介绍了本科教改立项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伟介绍了研究生教改立项情况。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王希勤作了《青年教师如何讲好一门课》的主题报告,以理论结合生动的实例,从课堂要素、如何组织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哪些问题等多个方面为青年教师教学提出建议和指导。
![yanshi.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0604173413374381229/1465037089291.jpg)
公管学院青年教师梅赐琪带来参加北京市教学竞赛的示范课。记者 苑洁 摄
一根普通的火柴,淋湿后依然能够点燃,从而推断整盒火柴的质量。在最不可能下证实,在最可能下证伪,从而对现有理论进行改造,实现理论构建,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案例法。交流会上,公管学院青年教师梅赐琪带来参加北京市教学竞赛的示范课,用生动的实例引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自动化系青年教师王焕刚也现场展示了参加北京市教学竞赛的示范课程。
![taolun.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0604173413374381229/1465037159071.jpg)
分组交流会现场。记者 苑洁 摄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会议期间,与会教师分为3组进行了交流,38位教师分别发言作了报告。热能系“基于学分制和机械大类通识教育,面向个性化个体培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计算机系“数据结构课程OBE探索”,精仪系“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课程OBE探索”,化工系“化工原理A课程OBE探索”,工业工程系“全球创新战略课程建设”等项目各具特色,各个报告或聚焦教学课程改革,或着眼于具体课堂教学创新,分享了不同院系专业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经验,也引发了与会教师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sdesge2866.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0604173413374381229/1465037244368.jpg)
电机系于歆杰作“化云为雨,润物无声”主题报告。记者 苑洁 摄
闭幕式上,电机系于歆杰老师“化云为雨,润物无声”的主题报告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电机系的“电路原理”课程是清华开设的首门慕课课程,先后在edX和“学堂在线”开课,迄今已有近160个国家超过10万名学生选修。此次,该课程又进行了崭新的探索,按照OBE的思路重构教学大纲,将实体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的优点结合,利用优质的慕课资源改善大班授课质量,“化云为雨”,利用保存在云端的慕课资源和由云端提供的服务,实现基于微信的“雨课堂”。在这一创新授课模式中,教师制作课前/课后课件(PPT)通过手机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先通过看PPT,对所学课程有所预热,上课时只需打开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时收到教师授课PPT,对于没有理解听懂的PPT,可以点击“不懂”传达给教师,对于感觉好的可以点击“收藏”,并能通过弹幕向教师提问、回答老师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各种反馈,掌握每个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情况及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理解情况推送复习作业,而通过对学生反馈数据的挖掘,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雨课堂”创新了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慕课资源的全覆盖应用和线下线上学习的结合。
![huichang1.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0604173413374381229/1465037333142.jpg)
交流会现场。记者 苑洁 摄
研究生院院长姚强分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和挑战,介绍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展望了国际化背景下学校未来人才培养的愿景。各讨论小组分别汇报了讨论的结果。
![huichang0.jpg](/_mediafile/qh2021b/publish/thunews/9658/20160604173413374381229/1465037386967.jpg)
交流会现场。记者 苑洁 摄
校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王岩在讲话中对会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他表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育人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授课对象是最优秀的学生,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这些都对清华教师和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各位青年教师与时俱进,进一步研究探讨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本次交流会由金沙集团3354cc工会、教务处、研究生院共同举办。
编辑:清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