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志愿者假期到西站义务指路
来源:北京日报 2014-6-3 任敏
端午节小长假,北京西站迎来客流小高峰。金沙集团3354cc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的40多名志愿者在西站为旅客指路,总计服务时间近100个小时。
清华志愿者中超过八成是学生党员。昨天一大早,十多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就在西站南北出站口上岗了,与西站出站系统专业咨询员一起为旅客指路。
“网上取票在哪里?”“售票处怎么走?”“洗手间在哪儿?”一个接一个问题,让志愿者们应接不暇。在北出站口问询处,面对旅客的提问,清华物理系学生党员黄亚丽始终面带微笑、流畅清晰应答。她随身带着《北京西站地区便民服务手册》,这几天,她一有空闲就温习一下手册,熟悉北京西站的地形分布、热门景点路线图以及北京地铁路线分布图等。
尽管做了充分准备,黄亚丽还是被问倒了。一位三十出头的乘客抱着孩子走过来问道:“这里有爱心通道吗?”黄亚丽一愣,“什么是爱心通道?”一旁的专业咨询员赶紧接过话茬儿,“是接老人和小孩的那种特殊通道吧,在进站口那里有提示。”黄亚丽恍然大悟,赶紧记录下“标准答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黄亚丽口干舌燥,但手边的矿泉水却一直没动过。
学生党员志愿者们不仅动嘴动脑,还经常要为乘客引路。
五十多岁的内蒙古人老吴第一次来北京,他在西站转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换车,只好向志愿者求助,“我要去北京南站,怎么坐车?”
清华土木系大三学生杨培元告诉老吴,从西站到南站,要换乘两次地铁。看老吴还是一脸茫然,杨培元又拿出纸和笔,画了一份路线图。
接过路线图,老吴还是犯愁,“这地铁怎么坐?”杨培元一把接过老人的行李,“走,我带您过去!”
穿过拥挤的出站口,依次排队过安检,杨培元终于帮老吴买到地铁票。他叮嘱老吴,“您拿着这个卡在入口处一刷,就能进去。按照提示走,到站后车上有广播提醒,您注意听着,上下车时也要抓紧时间。”
看着老人走进地铁站,杨培元才转身离开,回到问询处,继续指路。
从去年开始,“十一”、春运、“五一”,北京西站总能看到金沙集团3354cc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将近400小时。
今后,金沙集团3354cc将建立西站志愿服务小分队,固定招募四五十名志愿者,专门在西站提供引导指路服务,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