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蓉:努力提升学生的格局和能力
学生记者 杨继伟
她是勤勤恳恳的党总支副书记,她是带给学生最前沿科研的教育者,她是同学们口中亲切的“赵麻麻(三声)”。她说,老师应该是培育学生成材的土壤。
投身教育: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
当问起赵蓉为何会选择当老师,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兴趣”。她直言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中学里学的也是理科,考大学时割舍不下对语言的热爱还是回到了人文专业,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志趣所在。在当时,留在大学里工作在同学们看来多少有些“独辟蹊径”,但她却坚定地选择了这条道路:“最开始的想法很朴素,觉得可以多做一些有趣的研究,多带几个好学生。”
南京大学毕业后,赵蓉加入了清华人的行列。她说:“来到清华,觉得最幸运也是最满意的事,就是在这里可以做到不忘初心。”悄然之间,她已经走过了15年教学生涯,继续“无缝衔接”的每一天。
上午,她要处理各项事务性工作。中午,是宝贵的交流时间,她会和同事们交流讨论学术活动,她也会找同学聊聊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这些同学中,既有她作为导师指导的学生,也有选上她的日语课的各院系同学。下午,一般会忙着上课、开会。晚上,才有时间沉下心来读书做科研。她却笑言,大学教师都是“自由的夜间工作者”,没时间看电视、也不需要额外的娱乐,因为“科研本身就自带娱乐功能”。
到底何为良师?赵蓉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良师”的内涵也不一样。刚刚成为一名教师时,认为一名好教师就是要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而随着时间推移,她不断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才?要怎样围绕这个目标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怎么把教学和国家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和日2班学生毕业前出游。摄于 2006年7月
如何选好课题、做好研究?赵蓉说,语言学研究最有趣的地方,并不在于语言的用法本身,而是透过语言来研究人的认知、世界和语言的关系。她是东京大学尾上圭介教授眼中“最善于用创新的视点抓取研究课题”的中国青年语言学者。她指导学生“客观统计分析语言数据、全面而深刻地思考语言现象背后存在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的异和同”,要既科学又人文地做好语言研究,扎扎实实地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读懂世界,由促进文化交融而促进世界和平。今年,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尼倩倩在全国日本学论文大赛中获得语言组一等奖。
一谈到学生,她总是有很多话题。她说,如今我们国家正需提升文化软实力。外文系的学生一方面要有扎根中国、传承中华文明的自觉,另一方面要练就读懂世界、与国际对话的能力。我们要做的,是秉承东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理念,从不同的维度对“人文”做出深层次思考,承担起“由阐述世界以叙述中国”的责任。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清华教师,只有真正把“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中,才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帮助学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学生工作:“细心呵护我们的学生”
赵蓉担任学生工作组组长已有四年了,她说,“学生组基本上要负担起学生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迎新送往、班团活动,都要学生组负责。”在辅导员们看来,赵蓉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全身心投入、很好地处理多种任务”。面对学生工作的多重任务,她认为最重要、也是最难应对的便是心理问题——“需要对学生细心观察,做出合理判断”。
除了担任学生工作组组长,赵蓉还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每年的迎新送往让她感慨良多:“送走毕业生的时候想起来他们军训时候的样子,觉得变化很大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感觉。”然而,还没有从离别中缓过来,新一届学生已经走进校园。在辞旧迎新中她深有感触:“老师应该是一块土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和同学们在教室里。
赵蓉做班主任时,经常请学生到家里吃饭,红烧肉是她的拿手菜。饭后玩数青蛙游戏,出错的“惩罚”就是吃剩下的红烧肉。有一位张同学常常出错,以至于提出用背诗来代替。赵蓉注意到她总能背出冷门而动人的诗句。毕业季到来,这位张同学对未来颇为迷茫,赵蓉提起背古诗往事,建议她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将她推荐给研究古典文学的老师。后来,这位同学果然写出了优秀毕业论文,顺利成了一名文学研究者。
“现在一提起我的名字,更多的人会想到做红烧肉的‘赵麻麻’吧。”赵蓉笑着说,“第一次听到有同学这么叫的时候我一头雾水,最初不是很接受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在那个瞬间意识到了年龄差的存在,不过到后来觉得‘赵麻麻’也挺可爱的。”
对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呼,她的学生、现已成为学生辅导员的郭心悦说:“赵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和她关系很好,经常找她聊天,2015年的时候‘彭麻麻’很流行,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郭心悦说:有一次,有个学生半夜被送到北医三院。赵蓉老师要照顾上幼儿园的孩子,但还是赶到医院陪护学生到后半夜。一声“赵麻麻”反映了她对学生的关心,这也是同学们的真情流露。
真心总会有回报,赵蓉做班主任时筹办演讲比赛。学生们上来对她说:“没事,有我们在。”每当忆及这些温暖的时刻,赵蓉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像做红烧肉一样”她说,“‘用心’是做好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关键词。我们希望能用心呵护同学们的四年大学生活。让他们知道,没事,有我们在。”
赵蓉,女,2001年7月获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至今于金沙集团3354cc外国语言文学系(外文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现为副教授,并任外国语言文学系党总支副书记、人文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主要教授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二外)”“日本语言研究基础”“日本句法研究”“日语论文写作与指导”。致力于从事日语语言学、东亚区域文化研究。曾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委托项目一项,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金沙集团3354cc自主科研项目一项,在《日本学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报》等核心杂志上发表发表多篇论文。2011年出版专著《日语的“に-が”句式》。2012年,获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研究奖励基金论文奖。2013年,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全国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三等奖。2016年,指导的硕士毕业论文获全国日本学硕士论文大赛语言组一等奖。2014年,获金沙集团3354cc教书育人奖。2016年12月,被评为金沙集团3354cc第6届本科生“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
供稿:外文系 编辑:悸寔 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