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90后”CEO陈家轲:弱水无极限
记者 周襄楠 实习记者 林 茏
陈家轲近照。
在同学们都在参加毕业前的各种聚会和告别活动的时候,金沙集团3354cc材料学院2015届毕业生陈家轲还在为了公司的事情在江苏奔波。
“忙完这边就回去,准备参加毕业典礼。”在电话那边的陈家轲说。
电话里面沟通过很多次,他的声音总是给人以很冷静的感觉,语速不快。见到的陈家轲,黑黑瘦瘦的。一年前的那次采访中,他有时候不抬头,会觉得他在跟他面前的那本书在说话而不是在跟我们说话。
“我原来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如果不是创业的锻炼,我是不可能这么跟你们这样面对面顺畅地说话的。”对此他解释道。
如果说这个大男孩始于2013年初的创业,伊始可能有心血来潮的成分,那么走到今天,支撑陈家轲的绝对不是一时热血——从象牙塔走出,走进低到尘埃里的摸爬滚打,陈家轲已经渐渐褪去了青涩,开始了蜕变。
低姿态开始创业
陈家轲创业的公司名字叫“北京弱水无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电子电镀废水处理的创新企业,他是公司的CEO。“弱水无极”团队目前正致力于向市场推广治理工业废水的重金属捕集剂。它能与重金属离子强力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无害污泥,有效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
而在两年的实地应用过程中,团队也发现,由于中国的污染源头的复杂性,每一种废水的污染成分都各有特点,重金属废水也不例外。
“通常的重金属废水,还会含有氮、磷等非重金属的污染成分,我们现在正在完善我们的药剂配比方案和调试方案,帮助企业把所有的污染成分解决到最彻底。”陈家轲说。
而这种药剂的最初来源,竟然是陈家轲在实验室的一个课外小发明——从烧杯里面,诞生的是一个环保行业的机遇。
毕业于湖南长郡中学的陈家轲对化学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当时心中一直向往清华,清华不仅有着全国最好的实验室,还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可以设计和满足我的发展方向。进入清华,打开了我的一个新世界。”
陈家轲一进入大学,就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就兴趣点进行探索。作为实验室里面年龄最小的学生,他从一开始就能够跟自己高很多层次的人学习:“并不自卑,反而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向学长们求教,废寝忘食的钻在实验室里。”
上到硕士研究生阶段,陈家轲的“创业计划”更为清晰了。而这时,在金沙集团3354cc风起云涌的创新创业氛围,让陈家轲有机会将计划变为现实。
2013年5月,陈家轲正式在北京成立了公司,立志要将自己的技术应用于环保行业。
2013年11月,陈家轲向金沙集团3354cc前校长陈吉宁介绍团队研发的重金属污水处理项目的进展。王皓冉 摄
为什么公司的名字叫“弱水无极”?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赞赏这种不贪婪,务实的态度。相比于很多企业取名都会偏好高大强,弱是一个比较谦虚的态度。而无极,是出自于老子《道德经》,原义是指混沌之初的状态。我们团队对创业的认识,就是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此外,‘弱水无极’也代表我对我们团队的一个愿景:从沧海一粟到整个大海,我们的事业没有边界。”在解释自己的公司的名字的时候,陈家轲如是说。
2013年10月,在参加完英特尔全球挑战赛后,陈家轲(右二)的学生创业团队与带队教师、清华x-lab主任张帏(左三)合影。
作为“北极光-清华”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的银奖获得者, “昆山杯”第十四届金沙集团3354cc创业计划大赛银奖获得者,以及清华x-lab重点孵化的企业,陈家轲一度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并在2013年年底开赛的首届金沙集团3354cc“校长杯”创新挑战赛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能够作为创业的学生代表发言,参加“校长杯”,在首届“校长杯”上拿到名次和奖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后来在参赛团队名单中却不见“弱水无极”。对此,陈家轲的解释是:“为了避嫌。”
这种低姿态,同时也体现在陈家轲对于创业领域的选择中。一般的企业都是想做大做强,领域越大越好,对象越多越好,最好能赚“快钱”,似乎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但是,在确定创新创业领域的时候,陈家轲给出的是一个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减法线路图”:在考虑创业领域时,他出其不意地选择了很少有人涉猎,有点吃力不讨好的环保领域中的废水治理。而废水治理分为生活废水治理和工业废水治理。由于生活用水治理是政府民生工程,加之水处理难度不大,技术含量不高,也被排除在外。而在工业废水治理中,也包括化工、印染、电子电镀等各类别的废水治理,经过谨慎的决定,陈家轲决定只做电子电镀的重金属废水治理;再结合自身以及核心团队材料及环境专业的背景,他在环保工程、环保设备和环保药剂三种水污染治理模式中,仅仅选择了环保药剂这一种。
“专注环保药剂这一项,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还不敢想。”陈家轲说。
要做打不死的创业“小强”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而在中国,由于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较大,其中重金属废水每年排放量多达20亿吨。
而今年4月刚刚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经过多轮修改的“水十条”将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进行强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金沙集团3354cc原校长、陈吉宁上任环保部部长以来,铁腕治污将进入“新常态”。
图为“弱水无极”研制的重金属捕集剂与除次磷剂样品。
看似发展前景非常远大的重金属工业废水治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面临很多的难题,是废水治理的“老大难”。虽然拥有治理重金属废水方面的专利,并且有两项技术入选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国家鼓励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的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这一段路的艰辛,是陈家轲始料未及的。
没有一种废水是和另外一种废水的成分完全雷同的,这就需要治理废水的药剂提供者能够根据水质量身定制配方。因为如果单纯加入原始状态的药剂,很大程度上都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不仅要根据现实的情况调试药剂的配方,还得辅助使用其他方法或手段。
从实验室到工厂实地应用,治理废水共有三个门槛,每个门槛“步步高”:一是实验室能够研制出药剂;二是在实验室的“烧杯应用”中能有效降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三是在工厂废水中试验药剂,确实能够起到治污的效果。换而言之,该领域最大的难度在于产品的应用。
而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地取水样、做实验、看效果,再取水样、做实验、看效果。
而单是取水样这一开端就出现了不少波折,让陈家轲和他的团队吃了不少苦头。一开始,陈家轲给可能产生废水的企业负责人投寄信件,信件大致内容是介绍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而这样做的回复率仅仅只有2%,其中不到1%的人会打电话要求提供样品。最后只有0.4%愿意进行进一步的接洽。后来,他们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也只有零星的企业愿意进一步接触,绝大多数企业根本不给他们进一步联系的机会。
看到两种方法的成功率这么低,无奈之下,陈家轲只好决定上门跟企业沟通,但是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不断的吃“闭门羹”。
“有的企业一听说你是搞环保技术的,连门都不让进,怕你是记者,害怕企业的内部情况被曝光了。还有一次,有个保安就指着鼻子笑话我,觉得我一个清华学生搞推销,忒没出息了。”面对这样的挫折,他笑称,“幸好我还比较顽强。一开始会有点受不了,慢慢脸皮就厚了嘛。”
一次次的拒绝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激发他的斗志,屡败屡战:“我本来就是来学习的嘛,就是过来积累经验的。如果这件事情进行的一帆风顺,那我还没什么兴趣了。”
不知道被拒绝了多少次,很多次从日出奔劳到星辰满天,不记得吃了多少的白眼和闭门羹,被骂了多少次,什么清华学生啊,什么专利啊,各种的自豪感早就被碾成了粉末。每天都是身心俱疲,这样的日子让陈家轲尝到了只有在清华之外才能有的苦滋味。
渐渐地,有些企业同意陈家轲的团队取水进行试验了,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曾经有一个位于江苏昆山的做线路板的电子产品公司,陈家轲磨破嘴皮后公司负责人才同意他们做实验。从那天开始,陈家轲就带着3个当地人每天转3趟公交,早上6点出发,晚上8点到家。现场没有空调暖风,大冷天一站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吃两口盒饭,就这样又苦又累地在现场连续坚持了15天,做了一场又一场的调试,每天看流速,调参数,加药量,加浓度,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废水处理的结果达标。
期间,因为耗时颇久,还得忍受企业员工不理解的白眼。最后,这个企业还是觉得陈家轲“没本事”,产品“不靠谱”,把他们赶走了。
这样近乎“屈辱”的经历很多,陈家轲却笑着跟我们讲出来:“我以前没搞过环保,都得从零开始学,我就是喜欢这种有挑战的环境,因为这种环境会让你成长,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磕磕绊绊地去了十来个工厂,团队才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的实地的测试技术,一边实践,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公司的业务渐渐有了起色。
在创业伊始,陈家轲就算是成功联系到的客户,也都没有一帆风顺就“搞定”的。曾经有个汕头郊区的企业,2012年10月联系了“弱水无极”团队,表达了对他们产品的兴趣。团队成员过去后,小试做的很成功,可是采购合同迟迟无法签订。原来,之前给这家企业提供治污产品的是一个“关系户”,采购员不愿意更换供应商,再加上“弱水无极”团队的重金属捕集剂价格定得比同类产品高,老板心存犹疑。
老板把陈家轲叫到办公室,质问价格问题。面对怒气冲冲的客户,陈家轲耐心解释了一番:虽然产品单价是比同类的高,但是实际使用量只是别家的一半,综合算下来,成本还是比同类型产品低。可是在气头上的老板不听解释,还断言陈家轲这个清华学生人品有问题。这辈子头一次被人这么质疑,陈家轲也生气了,结果是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谁知差不多过了半年多,事情突然峰回路转,那家企业的老板给他打电话,让他前去做个终试。终试很顺利,出来的水样各项指标都很满意。最后,双方在2013年8月签订了合同,那家企业现在也成为了“弱水无极”的长期客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在的“弱水无极”公司已经建立了十人的核心团队,也拥有了十余个稳定的客户,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300多万。这每一步,陈家轲和他的团队都走得艰难,但每一步,他们都走得踏踏实实。
用时间沉淀的“创业蓝图”
在“互联网+”概念盛行的今天,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领域的重金属水污染治理,让人觉得不仅营利少,而且“吃力不讨好”。
陈家轲坦陈,自己确实曾经想过别的道路,清华的学生获得高薪职位,或者创业时进入不用这么费力的行业不是难事。
但是,在短暂的犹豫和徘徊之后,陈家轲还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他说,行难事,必有所得。
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陈家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业理念:不要争取做到“大而全”,而是要争取做到“小而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完美”。他认为,做公司要有“工匠”精神,从产品到服务,都要精心打磨,才能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打下长远发展的厚实基础。
“弱水无极”每接到一个客户,都会花3到6个月的时间沟通、调试。团队会先去工厂实地调研,通过小试、中试、大试,找出污染的原因——是因为在试产品跟不上水质变化,还是产品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再考虑是否存在处理时间不够,流程上出现漏洞,设计的工艺不完善等问题。他们会跟客户分析问题所在,建议他们怎么改。改之前,团队还会去现场试验。告诉客户这种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很多别人没有啃的硬骨头,我们去啃了。我们帮客户考虑了很多细节,一有问题就沟通。我们既是药剂经销商,也是大夫。”陈家轲说。
与很多创业公司大胆引入风投相比,陈家轲对风投小心翼翼的态度显得有些不入流。在过去的两年,曾经有很多风险投资找到他,都被他拒绝了:“之前拒绝风投,是觉得自己还在校,对市场了解不够,没有想好怎么用这笔钱,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对风投负责。”
马上要毕业的他正在考虑接受第一笔风险投资:“公司运营现在不缺钱,风投的资金我主要想用在组建一支营销队伍上,让公司扩大规模。”
有了规模,收入会增加,增加的利润会投放在哪里呢?
“主要会投放在产品的研发上,提高药剂的配方有效性和多样性。争取保持我们公司在技术上一直的领跑地位,这样才能一直为客户实现‘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益’的目标。”他说。
而在公司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上,陈家轲也将着重建立销售和研发的队伍,带领公司逐步向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转变。
问及即将带上硕士学位帽的陈家轲,清华7年的时光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略有停顿,然后说:“就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给了我足够的动力和强大的内心,让我有勇气去克服困难,承担责任,勇往直前。”
(清华新闻网6月29日电)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