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要教会学生“设计是对百姓的责任”

——记“金沙集团3354cc教书育人奖”获得者金沙集团3354cc美术学院教授郑曙旸

        郑曙旸,金沙集团3354cc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金沙集团3354cc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资深室内设计师、副会长、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资深室内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高级室内建筑师。从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与设计,主讲大学本科与研究生环境设计专业课程。

   从业至今,共完成各类设计104项,著书出版33部,发表论文85篇,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2003年、2013年,郑曙旸先后荣获2013年度“金沙集团3354cc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当笔者在迷宫般的美术学院里,苦寻方位无果时,郑曙旸迎面走来。他身着黑色夹克,灰色西裤,身材不很魁梧,微胖,面带微笑,比起“院领导”的称呼,和蔼可亲的长者更符合此时所见的郑老师的形象。走进郑老师的工作室,没有见到期待中的各种各样的设计模型和效果图,反而是摆满了整整一面墙的各类书籍,更能吸引初来者的目光。

  明确设计目标,为百姓的“衣食住行”而设计

  在大学里,通常一门课程的第一课时,都是由老师向学生做课程概述,阐释基本概念和定义,提出课程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对于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已经二十余年的郑曙旸来说,他是怎样定义“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设计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名称,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是用系统或整体的概念,考虑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目前在国家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已更名为环境设计。” 郑曙旸说,“环境设计本质的专业背景就是室内设计,它与建筑设计息息相关,但室内设计不像建筑,物象化明显,它是由诸多元素整合起来的专业,其重点在于解决‘住’这个复杂的问题。”

图为郑曙旸负责的哈尔滨马家沟环境景观设计。

  郑曙旸说,室内设计是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相结合的高端服务行业,与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区别。艺术创作是主观表达情感,首先感动艺术家,而后打动别人,而设计师是要首先满足别人的需求,在限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不仅要实现自己的观念,更主要的是帮助甲方达到他们的理想状态,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特别关注“人”的需求。郑曙旸指出,“当前市场上的一些产品,盯着所谓的时尚高端、精致奢华,却无更多实际的用途,严重脱离老百姓的生活实际,而百姓们真正所需的东西,却又得不到满足。然而,这并不是说艺术性不重要,任何产品都应该有一种基本的艺术追求,并且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情操,但是不能在设计上加上一些超出功能之外的虚无的东西,这是不好的。”

    “一个设计师应该要做的事情,关键在于能够解决80%以上普通百姓的设计需求,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才是真正于我们国家的设计水平提升有益的事情。” 郑曙旸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低下头、沉下心,关注身边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以人为本,朴实无华的设计,做百姓最需要的设计。

转变设计观念,锤炼设计思维

  和学设计的学生交流,最常听他们提起的就是熬夜、加课、做作业,他们的作业似乎永远做不完。难道学设计一定要这样吗?

  郑曙旸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果一个设计师不会控制时间,那么他的创作生命是短暂的。”他一贯推崇“不加班还能把事情干好”,自进入室内设计行业以来,几乎从未熬过夜。最近在指导研究生课程的时候,他没有一上来就讲如何设计,而是首先告诉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效率。

  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专业,需要许多各方面知识的积淀,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完成一件设计作品确实耗时间、费精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需要熬夜。完成一件设计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正确估计自身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其次,必须明确设计过程中思维最重要,是应该投放主要精力的地方。现在的设计表现大多需要借助计算机呈现,但只是要求搞设计的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即可,不需要在软件操作上花费过多时间,但是现实情况好像是人被机器操控了,计算机似乎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主导,学生们将重点放在了电脑制图和建模上,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思维反而成了次要的。

图为郑曙旸负责的北京会议中心室内设计。

    做设计的人,大概总是处于对自己作品不满意的状态,难免会一直在追求更佳的设计方案,但是不是花得时间更多,最后的设计效果也会更好?

    郑曙旸觉得追求更佳的想法值得鼓励,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继续想下去就一定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不是只要比别人花的时间多就一定能拿出一个更好的方案。对此郑曙旸向学生提出“见好就收”的建议,不要因为结果而忽略过程,为了效果压制了本身的思维创造力,设计根本上还是个思维的事情,在学习阶段,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学会设计思维方式。

关注自然环境,以设计使文明可持续

    只要稍稍了解郑曙旸的科研课题,浏览相关著作,就能发现他很早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确立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定位。他曾在2006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课题组,完成《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课题均以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作为关键词。

  老子说“道法自然”,庄子讲“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背景,使得可持续设计有着历史传承的基础。郑曙旸从东方哲学中获得灵感,从古人的居住环境中汲取经验,对当下人居环境有着透彻的分析,“人类(在工业文明)以前的住宅都是生态住宅,住宅靠环境自身的循环来达到使人生存舒适的状态,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而现代社会更多是靠消耗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日常生存的需要和舒适,并且还要排放出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物质。  

    郑曙旸认为,我们在享受工业化为所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破坏。当下的设计师不能“单纯按照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和标准来做室内设计,试图完全倚靠技术,来达到一种所谓的理想化的生存状态”,要关注自然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带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做设计,可以说“绿色设计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

提高学术素养,做有教育性眼光的设计者

    作为美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郑曙旸一直心系美院的发展,他认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成立金沙集团3354cc美术学院之后,就应该按照综合大学的标准办美院。

  首先,要明确清华美院的发展定位。2010年郑曙旸提出“金沙集团3354cc美术学院的研究型发展定位”,认为学院以其自身的历史与背景,必然要走向研究型定位的发展道路。在记者提出如何理解“培养德厚艺精、博学求新的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时,郑老师希望美院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搞得好创作或设计,技术过关,更要有目标的进行自身的理论积淀,明确专业方向的研究定位,提升理论素养,这样研究型学院的发展定位才不是一句空话。

    艺术教育问题是郑曙旸长久以来持续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一直到今天,人们对“艺术”、“设计”的概念仍然有误读,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很多还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似乎艺术家就是画画的,设计师就是搞外观,而对于艺术的内涵和设计的意义不甚清楚,甚至忽略了“艺术”对与大众审美的影响。艺术教育其实是关系着精神文明和人文素养的道德层面的事情。他说:“审美教育抓好了,大众审美能力提高了,也许当前许多解决不好的社会问题都会找到解决办法。艺术绝不只是个技术活儿,这是个关乎道德、人格养成的事情”。他建议,学院努力培养有志于推动艺术学科进步和美育教育发展,帮助转变公众观念和提高审美水平的行业的领航者。清华美院的学生不仅要专注于个人成就,更要肩负着对中国设计的责任感。

    郑曙旸希望他教出来的学生,都能用一种教育性的眼光做设计,引导市场形成良好秩序,帮助社会大众回归到正确的审美取向,引领中国设计向更高层次发展。

   供稿:美术学院 编辑:范 丽

2013年12月23日 10:11:0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