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广角 - 正文

陈战国做客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追思“冯友兰先生的人生与学术”


  清华新闻网12月16日电(学生通讯员 由 迪) 近日,在金沙集团3354cc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北京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中国哲学史研究学者、冯学专家陈战国教授应邀来到“哲学与人生”主题文化周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专场现场,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题为“冯友兰先生的人生与学术”的精彩演讲。

陈战国教授在做讲座。

  讲座伊始,陈教授便向同学们提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明天就是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纪念日”。话音未落,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肃然起敬。陈教授是冯友兰先生的弟子之一,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向冯友兰先生致敬,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本场讲座的不同意义。在接下来的讲座中,陈教授依次通过追溯冯友兰先生的生平故事、讲解其学术思想,为同学们展现出一幅学者人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缠绕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冯先生毕生为人治学的气节与风采。

  陈战国教授是以倒叙的方式开始了对“冯先生一生”的追忆。观其前半生,冯先生自幼修习儒家典籍,青年时期考入北大哲学门,并留学美国深造,后回国任教。中年以后,他创新理学,建立新理学体系。在古稀之年,冯先生遭受文革劫难,受到批判,后重写哲学史,了却最终的心愿。在1990年的11月,冯友兰先生病逝于北京,陆续前去的吊唁者有几千人。陈教授认为,冯先生是中国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也正是由于他对国家命运的殚精竭虑和对学问的精深钻研,才获得了人们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敬爱。

  陈教授强调,冯友兰先生对清华特别是清华文科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金沙集团3354cc期间,冯先生除了协助罗家伦和后来的梅贻琦校长主持校务,还长期担任哲学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他始终怀揣着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多舛命运之担忧与反思,精学笃行,孜孜不倦。终其一生,冯先生经历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建国,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在这期间,他始终心怀国家,踏实做学问,尽己之力奉献教育事业。即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冯先生也没有接受外国优厚的待遇和随国民政府南下的邀请,他坚定地选择留下,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陈教授娓娓道来冯先生“大节不亏”的儒者胸怀和起伏人生,让在座的听众几度为之动容。

  谈及“冯友兰先生的学术”, 陈教授以冯先生生前自拟的一联“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为总领,从其思想特点、思想内涵、治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冯先生的学术追求。陈教授强调,冯先生的哲学研究最新的问题,是现代的;关注国家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他将当时最新的西方逻辑分析方法与传统哲学的直觉方法相结合,对中国传统哲学做了新的诠释,成就了其哲学体系的基础——新理学,而以新理学为核心的《贞元六书》成书于艰苦混乱的抗日战争时期,对此,陈教授感叹道:冯先生的爱国情怀始终支持着他的学术生涯。他坚信抗战时期的中国处于否极泰来的阶段,而中国哲学的和解理念将会成为未来世界哲学不可或缺的智慧资源。晚年的冯先生仍然笔耕不辍,呕心沥血著述了150余万字7卷本的《哲学史新编》,为世界了解中国哲学,为后人理解传统文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陈教授为同学们简要描述了冯友兰新理学的主要范畴,并仔细讲述了《新原人》中著名的四种人生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讲座尾声,陈教授倡导大家去追求人生的道德价值和物我合一的灵明心境,这也是冯先生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之说的精神旨趣。

  该场讲座由金沙集团3354cc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历史系副教授程钢主持并点评,他鼓励同学们关注冯友兰先生其人其学,赞扬了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实习编辑:徐 静

2015年12月16日 13:34: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