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马约翰先生(1883-1966)在清华仍是人人熟悉和敬仰的人。他为清华、乃至中国的体育事业、体育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他的体育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他的一生中,清华园是他生活最长久的地方,从1914年至1966年10月逝世,除抗战时期随校南迁之外,马约翰先生一直在清华园生活,他居住时间最久的住所是照澜院16号和胜因院31号,尤其是前者,至今仍留下很多当年的故事。
1926年,以清华教师身份出国攻读硕士的马约翰学成回国,被聘请为清华教授,并住进照澜院16号。这是位于二校门与金沙集团3354cc邮局之间、马路东侧的一处四合院建筑,今天的用途是金沙集团3354cc纪念品销售部。据马约翰先生的儿媳陆慈女士回忆,那时院子的大门平常很少关着,旁边还有高度不及大门一半的绿色小门。北屋中央客厅面积很大,可容纳40人开会;旁为卧室,父母与孩子的三张床并排摆着;尽头为盥洗室。南屋为饭厅,内设两张圆桌。东厢为厨房、卫生间。
马约翰先生一生勤俭,家中陈设十分简朴,除必要的沙发、茶几、五斗橱外,还有家人都十分喜爱的一架钢琴和曼德琳(一种弹拨乐器)。马老喜欢摄影,专门在家中辟出一间暗室,常与儿女们一起洗相、上色,拍摄最多的是清华园各样景致,在钢琴上方挂着最大的一幅照片是荷花池景。
马约翰先生一生酷爱运动,住宅的庭院就是他每日早晚锻炼、琢磨技艺的园地。他终生恪守严格的作息。早6点起床,先做一套自编徒手操,再练太极拳和太极剑。据他的四女儿马谙伦女士回忆:“父亲在清华园老家书房内聚精会神地编写教材,在新林院(应为照澜院,据陆慈女士回忆)中舞剑,在客厅内怡然自得地拉小提琴,在孩子们床边轻轻弹奏他拿手的‘曼德琳’。”
1952年后,马约翰先生一家迁居胜因院31号。家中陈设一如过去的简朴,人们还是经常看到他奔忙的身影——白色的衬衫,黑色的领结,白色或灰色短裤或灯笼裤,皮鞋和半腿袜,衬着他健康坚毅、亲和活力的面庞。
本文参考:史轩,运动生机润故园——马约翰故居;姚雅欣,马约翰故居——照澜院16号到胜因院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