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这部28万字的农村调查纪实,是金沙集团3354cc新闻学院四年级本科生肖亚洲用三个寒暑假的苦心耕耘、克服重重困难后写成的。
“峁连着梁,梁连着沟,看不见成片的稼禾,也看不到农人。一切与生命有关的绿色都被黄土切割得一块一块,形不成规模……”这是肖亚洲在《厚土》当中对山西省石楼县农村的描述。这个位于吕梁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肖亚洲出生在江汉平原一个小城,和许多大学生想要拼命挣脱农村的桎梏不同的是,他对黄土高原怀着隐秘而炽热的向往。这种情愫的缘由,与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后代有关。“我们永远是农民的子孙。农民是一个任何时代都无法忽视的群体,尤其在中国。”肖亚洲这样说道。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学院历来有“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的基层调研传统,前院长范敬宜生前“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教诲,是被刻在一茬又一茬的新闻学子心上的。在肖亚洲之前,已有众多新闻学子积极践行,如沙垚的《土门日记》、李强的《乡村八记》、曾维康的《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都是在农村深入调研后的思考,影响颇广。肖亚洲说:“我有责任成为关注、记录和反映‘三农’问题的接力者。”在他出发前往调研之前,师兄沙垚特别给他发来信息:“只有眼睛贴近泥土,才能看到草根。”
进入晋西黄土高原之前,肖亚洲查阅了大量资料,知道那里土地瘠薄、十年九旱、边僻闭塞,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大,肖亚洲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从听不懂方言到能正常交流,从睡不惯硬梆梆的土炕到慢慢觉得睡得特别踏实,从咽不下粗粝的杂粮到觉得“滚滚的米汤热腾腾的馍”特别可口,从挺不住九曲十八弯山路的颠簸到没了眩晕感如履平地,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他渐渐融入了这片黄土地,感觉自己已经是黄土高原的一分子了。
2016年2月4日,肖亚洲结束了最后一次在石楼的调查。那天恰好是立春,他便在后来的书中感慨道:“早来的春雨,请不要吝啬,让贵如油的甘霖洒遍、浇透这片干坼的黄土地,孕育出满目生机。”
《厚土》过后,肖亚洲重新回归了自己的学生生活,他将沿着研究“三农”问题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有的同学选择了转入商科、法律,他们有自己的志向,我想自己的志向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