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特奖获得者周滢垭:放下光环,再度出发

2016.01.04

    供稿

    研究生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陈稳杰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周滢垭,金沙集团3354cc热能工程系2008级本科生,2011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本科期间曾获金沙集团3354cc第29届“挑战杯”特等奖。这个看来柔弱的女生还是跆拳道黑带高手,也是学生军乐队一队队员,参加过多场音乐会、仪仗……就是这样一个学业出色、素质均衡的女孩,在2012年保送攻读清华-亚琛双硕士项目后,周滢垭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教授,把过往的这些光环全部卸下,重新走上征程。

周滢垭所在的硕士项目是金沙集团3354cc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中方和德方学生要在三年半时间里在清华和亚琛学习两个不同专业:动力系统及工程热物理、生产系统管理。第一年在清华完成学业,周滢垭排名1/61;这期间周滢垭作为双硕士项目清华团队的发言人,负责沟通协调与德方在课程、生活等多方面的事宜,帮助德方学生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第二年在德国亚琛工大课程学习中,她的总学分绩名列该专业近10年来Top 1%。硕士三年来,周滢垭以第一作者在三个不同领域发表2篇EI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另有2项国内专利在硕士期间通过实质审查获得的授权。

除了学业之外,周滢垭还将专业学习与国家能源战略相结合,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她把“科研”分为三种:实际经验的,工业应用的,理论的。为了探讨德国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历史和应用情况,她主动跑到慕尼黑见了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的主席,并在其支持下用2个月时间和当地7名华人学生一起调研,这就是来自德国的实际经验。在工业应用层面,周滢垭主动申请ABB集团德国研究中心的风电场监测算法开发项目作为硕士论文,按照企业要求完成代码注释以及软件说明书的撰写。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她开始着力研究算法的理论依据,论文推倒了20页的公式,也向ABB集团层层申请要求能够将核心技术变成公开发表的论文。周滢垭说:“真心认为这三种标准的‘科研’都有其价值,不同的人才应该在不同的方向进行其科研和学术。”

两年的历练让周滢垭对德国10年能源转型的政治、经济、技术各方面有了深刻的体会。她志愿在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担任执委,为100多位在欧洲能源行业工作、学习的会员服务,组织了十余场活动。2015年,协会的影响力更是超出了德国,周滢垭组织协调中外55位华人学生,6位指导老师,共同进行5个课题的调研,在2个月内形成了20万字的报告。2015年8月在广泛调研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她与导师倪维斗院士合作撰写了2万字的专著《中国可持续能源系统》,收录入金沙集团3354cc出版社出版的《金沙集团3354cc低碳文集》。周滢垭说:“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倪维斗院士,80多岁高龄,是他支持了我一路走来,也支持了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周滢垭更加明白:“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面对中国在能源方面的危机和挑战,能源人不仅要有自己专业的深度也要有广度,光有技术没有经济政治上的相辅相成是没有用的,能源人不能单打独斗,能源是个太广太复杂的课题,应该形成集体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每天只有24个小时,但一个人能组织起一批人,以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

注:本文改编自任续超《周滢垭:两次特奖,砥砺前行》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金沙集团3354cc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