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曾经是康熙给四皇子胤禛的赐园。胤禛继位为雍正皇帝后,圆明园成为一座皇家园林,此后作为五朝皇帝理政的场所。经过乾隆、嘉庆等皇帝的扩展,曾以其340多公顷的占地规模、100多处景区、各式奇珍异宝藏品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世界。而这座被雨果誉为“东方梦幻艺术典范”的园林,在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八国侵华后终成废墟。重建与否,多方争议不休。
作为梁思成的学生,金沙集团3354cc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始终坚持“建筑遗产保护与阐释其历史价值并重”的原则,想满足人们“亲眼目睹”的情感期待——自1999年起,郭黛姮带领团队勘查、测绘已有的遗迹,研究考古发掘成果,同时深入挖掘史料,结合《圆明园内工则例》、帝王所写的诗词、《穿戴档》、《起居注》等古籍记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解读园中不同景区的构成。
“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么圆明园就是用园林造就的一部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史。”郭黛姮这样评价。
进一步地,团队结合1933年、1965年、2002年圆明园地形图,样式房遗存图纸和书画作品等史料,研究了圆明园的景区设置、山形、水系、建筑艺术与花木配置特点。这些研究也极大深化了人们对清代皇家园林的认识。
然而,郭黛姮并不仅仅满足于文本成果:“一直以来,学界和业界对圆明园的研究仅限于发表某一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章,缺乏全面的研究。我们要全面地解读圆明园的造园特点、景区建构模式、建筑造型、山石、花木特色。”于是,她带领着团队又走向了跨学科的数字复原工作,借助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现代科技力图让圆明园“活”起来——从对样式房建造技术分析到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从不同类型建筑的形象、所处环境的特点,到植物景观的配置手法的变化,再加上各个景区在不同年代产生的变化,均需细心推敲,精益求精,一一呈现出来。有的景区最多出现了6个不同的时空单元,使人们从景观的变化中领会了每位帝王不同的审美理想和情趣,看到了圆明园活的历史。
目前,团队已经精准复原圆明园60%的景区,研发出集定位、导航、音频讲解于一体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将遗址与历史复原场景进行同屏对比的“增强现实”IPAD导览。同时,团队仍在扩大数字修复的范围并尝试推出“感映现实”“创新现实”两大新项目。
15年的岁月中积淀着80多位专业人员的辛勤与智慧,时光的星轨里,安放着2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余幅复原设计图纸与2000余座数字建筑模型。倘若百年历史是静止不动的躯体,那么这些有理想、有毅力的清华师生则是古老血管中热情涌动的血液,向我们展现出旧日烟云中别样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