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系列报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研究

2021.03.15

      文字

      王蕴霏 


      片设计

      赵存存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编辑

      李若梦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师生的回信中,强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对我国民族问题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为做深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邹广文教授看来,“五个认同”中,文化认同又居于基础性地位,是民族团结与和睦的魂之所在、源之所起。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逻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核心问题;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而这一点也是邹广文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研究”项目研究的核心价值诉求。

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邹广文认为,改革开放后所带来的全球化文化冲击使一部分人由过去的“妄自尊大”转向了“妄自菲薄”,“国外月亮比国内圆”现象仍时有所见,民族文化的价值诉求则被弱化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极大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世界舞台中国的文化形象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葆有平常心来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全球化时代,对国外文化的吸收和接纳并不意味着要弱化本国文化,而是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看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性,并因这份独特而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不卑不亢,以平常心看世界,既展示了自身魅力,又能不带有色眼镜地看待外国文化。”邹广文强调,“文化自信就是‘上善若水,宠辱不惊’,时代在进步,中华文化要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找准定位。”

从理论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赋予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以更深层、更广阔的内涵;从现实社会实践层面看,如果没有民族国家为依托,共同体理念则难以实现。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必须超越各民族的范畴构筑成一个基于文化认同的坚实“共同体”,才能展现出各民族命运与共的应然联系,形成走向总体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折射出“民族—国家”发展的大趋势。

基于对文化共同体构建的认识与期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研究”课题组将以五个子课题展开具体研究,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发展的文化进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逻辑理路、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所蕴含的重大实践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路径选择。课题构造了一条从现实描述到理论概括,从理论溯源到实践分析,从抽象原理探寻到具体路径设计的研究路径。

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种讲法”的综合应用。即对于中央文件中已有定论、学术界已有共识、人民群众没有争议的问题和观点,课题主要是“照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命题的提出是要克服解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课题组的研究便也须立足于同样的目标,原原本本不走样地贯彻党中央传达的精神;对于那些中央文件中虽有提及但没有论证、学术界存在争议、人民群众存在疑惑的问题和观点,课题组将“接着讲”——过去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多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展开,此次研究则侧重于在社会学和哲学层面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涵,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对于那些在理论上错误、在现实中有害、却在社会舆论上很有市场的问题和观点,课题要做的则是“对着讲”——借鉴哲学家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对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对照世界范围内民族认同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社会影响,进行认真严肃的剖析和批判;对于那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却被甚少提及的问题,课题将进行“自己讲”——主动迎难而上,提出自己观点,自成一家之言,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几十年来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邹广文认为,在新的时代特点之下,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要同时兼顾理论深度和现实关照。在理论可行性层面,课题组将从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渊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演化的文化逻辑三个方面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发展进路;从文化认同在“五个认同”中的基础性地位、共同体对成员文化身份的价值确认、对成员文化交往的深度弘扬三个方面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逻辑理路。此外,课题组还将在分析时代境遇基础上,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建构与民族文化自信的互依关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构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塑关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路并进。

“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构建问题,既是学理问题,更是中国融入世界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在“冲突与整合并存”的全球化时代中寻找中华民族自发的、积极的文化认同,是课题组的初心所在,也是一代学人的共同使命,更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不懈追寻的价值诉求。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金沙集团3354cc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com|官网-Made in China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