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沈阳:打破“认知茧房”需多管齐下

来源:环球网《环球时报》 11-29 沈阳

美国企业家、社交媒体平台X老板马斯克日前抵达以色列,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陪同下参观了10月7日遭哈马斯跨境袭击的以色列社区。由于此前X平台被认为反犹太主义言论盛行,且马斯克本人也被指控支持“反犹太主义阴谋论”,以方邀请马斯克亲自前往,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改变马斯克及其支持群体对以色列的认知。

抛开巴以冲突不说,在社交媒体上,“认知茧房”已经成为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它源自人们对于自我确认的需求和固有的认知偏见。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陷入只接受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的状态,而忽视或否定不同的声音。例如,美欧国家内部在巴以问题上的撕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茧房的影响。在互联网上,算法过滤和个人选择的共同作用,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茧房”。

认知茧房的形成过程是相对自然的。第一,人们天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偏见,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避开不同意见。第二,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算法设计,通常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推送相似的内容。这种推荐系统让用户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从而加剧了认知茧房的效应。第三,社交圈子的同质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人们倾向于与观点相似的人交友,这种社交网络的自我选择进一步加剧了认知茧房的形成。

认知茧房现象深刻而复杂,历史的演变,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群体的变迁,为认知茧房的形成提供了背景。未来的技术(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很可能会给认知茧房带来新的维度和挑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作为社会性生物,倾向于形成紧密的社交群体以获得生存和繁衍的优势。团体内的信任及合作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而认知茧房可能是这种团体合作的“副产品”。

认知茧房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限制了个人的思想开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多元和谐。它容易催生极端的观点和敌意,社会的撕裂和对立也会随之加剧。如X等社交平台的讨论就呈现出这一势头。例如,在巴以问题上,很多人的不同立场反映了各自的认知茧房,使得其难以理解和接受对方的观点。这种情况不仅限于政治议题,也普遍存在于日常的社交话题交流中。在社交媒体时代,认知茧房往往导致个体或群体倾向于屏蔽不符合自身价值观及信仰的信息,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可能导致对其他文明的误解和刻板印象,从而导致舆论的固化和群体极化,加剧文明间的冲突和对立。

打破认知茧房是一个长期且需要多方合作的过程。个人应当培养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算法也需改进,提供更多元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一味追求满足用户的现有偏好。此外,教育机构和公共媒体也应当发挥作用,推广多元视角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及尊重,提高公众的全球意识和文化敏感度。借助这些方法,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开放和社会对话。

政府及社会组织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举办公开论坛和辩论会,推动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讨论。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项目,推动不同文明的接触和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文明的融合与共享。同时,也可以通过立法和监管,促使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采取措施,减少算法过滤的影响,提高信息的多元性。只有打破认知茧房,才能提供一个多元和开放的视角,使得不同文明的代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彼此的价值及贡献。通过打破认知茧房,可以促进文明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

为此,个人、社区和社会整体都需要努力,以期打破认知茧房的限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理解。只有面对和接受多元的观点,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

(作者是金沙集团3354cc新闻学院教授,AIGC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李华山

2023年11月30日 07:14:0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