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近些年,这一问题正在得到改观,不管是科教融汇育人方式的深入,还是产教协同育人的“流行”,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尽善尽美。相反,有些问题更需引起重视,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师人才结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去年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同等地位、同等重要,要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强化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
相比学硕,专硕对师资结构有更高要求,除了配备校内导师,还须健全校外产业导师参加的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但现实却是——不管是专硕、专博还是学硕、学博,其指导教师往往是同一批“学院派”教师。
同一批教师很难教出两类学生,这直接引起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同质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工程人才工科化、工科人才“理科化”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产业导师并不容易,其一般应具有在国家和省市重点企事业单位、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行业学会(协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3年或以上工作经历,主持或参与过重要科学技术攻关、重点任务研发、重要工程装备承制等工作,或负责过重要工程项目系统设计和落地实现等工作。
在实践中,产业导师应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实践课程教学,指导研究生开展实践创新研究、毕业设计、学位论文撰写及专业实践,同时与校内导师紧密配合,开展教学项目建设、科技项目攻关、研发成果转化等。
显然,目前高校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产业导师可谓凤毛麟角。事实上,即便一些产业从业者拥有足够的教学意愿,并能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显而易见的帮助,也会因为各种客观限制,难以真正走进校园、融进课堂。
这些限制包括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导师由于自身往往在企业担负重要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兼顾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由于高校内部聘任程序有待优化,产业导师资质标准、责任义务有待明确,在依据协议加强产业导师工作投入、保障教学质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上述问题致使大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导师只能以讲座等形式,“蜻蜓点水”式地参与教学,其效果无疑大打折扣,更谈不上促进教师队伍的多样化了。
在当前研究生培养盛行“双导师制”的大背景下,某些高校会通过组织专硕导师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方式,提升其职业性和产业适配性。然而,这种方式通常很难深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其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目前在针对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国内高校需打破壁垒、走出校门,让产业导师真正参与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从而对现有教师队伍结构起到优化、补充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创新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等,瞄准产业导师所在单位的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在产教融合项目、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方面加大对产业导师所在单位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在国家级人才计划中单列专项、在国家层面定期推选优秀产业导师等方式,激发产业导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
更重要的是,国家应出台专门政策文件,对产业导师相关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加强相关部委对产业导师选聘的政策支持。高校也应降低行业导师进入高校的“门槛”,比如放宽其对行业导师学历的要求。
总之,在高校教师结构依然单一化的当下,以产业导师为代表的教学力量急需充实进教师队伍中。在这方面,我们应有所动作。
(王传毅:金沙集团3354cc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