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李鹏
静待花开,是每个春天的一种心态。二零二零年的春天,因为疫情的肆虐,我们注定走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日,一段别样的静待花开的日子。
立春
二零二零的开始,似乎充斥着紧张与忙碌。刚刚提交完期末成绩的自己本想放松一下,而迎来的是党委下达的教工出行信息统计。接下来的除夕和春节,仿佛也没了什么欢愉、喜乐的心境,反倒被每日的数字和接二连三的朋友圈填满了紧张。
往后的日子,心情总在波动着。因为《武汉伢》一类的歌曲带来的触动,因为疫苗研发带来的兴奋,因为炸酱面、牛肉面给热干面加油打气的推送带来的鼓舞,因为环卫工人无私捐款带来的温暖,因为太多的“普通人”驰援一线带来的感动。
全校师生共上一堂课的第二天是立春。那天晚上,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推送。文章里引用了作家方方在武汉的一段记录:小超市在疫情期间坚守着,坚守的原因只是“我们得过,你们也得过呀。”即便是在武汉最为慌乱的日子里,冷风冷雨中,几乎所有空荡的马路上,都一样有环卫工人在一丝不苟地扫地。
那样的一段文字会让紧张不安转为平静,慢慢体会到充满希望,就像立春这个节气带给人的感觉一样,冷峻中带来一丝暖意,凌乱中转出一份从容。
据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新岁的起点,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和迎春庆耕都在这样一天。春天也本应这样生机勃勃起来,只是这个春天,园子里缺少了一些和学生有关的记忆。
归校
二月十三日,天气阴霾。春节后第一次踏进久违的西门,路旁的积雪还没有化。路上没有行人,只有两侧的树木仿佛刻在天地间的剪影,没有叶片,只有枝桠。太阳远远地挂在树梢,像一只橘黄色的小灯。
那几日,春寒料峭的校园,腊梅开了。花径不大的小黄花,花瓣次第舒展开来,幽香便会漫开在荒岛各处。也就是那几日,学生科创的在线组会正式开始,虽然每周只有周日一次,却也比起往日单调的阅读而言,多了许多的意义感。不得不说,面对无数奇思妙想的头脑风暴,不得不为学生的聪慧和努力而慨叹。给过反馈之后,组会的汇报还会看到进步,这无疑是让人开心的。这样的过程,就好像看到花朵突破苞片,冲破阻力,竞相开放一样。在乍暖还寒之间,真的有些春意盎然起来。
毕设是除科创外的另外一份工作。临危受命之后,我将微信群的名称加了几个字:“2020战疫”。其实毕设的组织工作无非是一些收发材料,转发通知一类的事情,却因为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段显得格外困难,也格外珍贵。困难是因为全国各地的学生极不同步,珍贵是因为这或许是和六字班在实验课程之后,一段特殊的共同经历,而这段经历将是他们离开校园前的最后一段历程。
迎春显出细长的花冠管的时候,一朵朵鲜黄,一片片地接连起来,端庄秀丽,标注了百花齐放的开端。望春玉兰在枝端吐露春天的信息之后,迎来第一朵山桃盛开,同事发了一个朋友圈邀请大家去情人坡赏花,因为能够观赏到清华园的绽放,成为了羡煞无数人的消息。今年的花开虽略显孤寂,但随着和年轻人的一些互动,这些生机显现的日子越来越有了意义。
网课
每日出西门的时候,总会见证落日映衬下的西山与西门融汇成别致的风景。圆明园外的红灯笼被拢在夕阳的光辉里,杨树的花絮被光线照成金红色,在淡蓝天空的背景下表现出格外的春意。地铁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从一个人一个车厢的比例渐渐上升到四周满是戴口罩的人们。
三月十二日,是我第一次上网课的日子。入校路过西湖游泳池的时候,一阵花香袭来,心情莫名地好起来。虫与花的嬉戏给春天增加了不一样的情趣。
下午,所有的测试都通过之后,网课直播在一点半开始。虽不能看到学生,但是随着弹幕、答题这些课堂反馈的积累,我也慢慢地体会着课程的进程。中间休息的时候,播放的一张幻灯片插入了去年玉簪绽放前的照片。那张照片也有一个期待,就是等玉簪再次盛放之时,所有的学生都已经重回校园。
三个小时的直播,有些口干,咽炎似乎在春节休息后又回来了。不过总有着一些小兴奋,让人精神抖擞地整理着课后的琐碎。出西门的时候,天边一片金黄,几片云彩与西山辉映起来,几分钟的间隔,金黄褪去留下天边的一抹白,近处的云彩粉红、淡紫,树的轮廓映在画面里。朋友圈的评价说热爱生活的人眼里住着星辰大海,其实我想说,热爱课程、热爱学生的人眼里才会如此。丝丝入扣、点点入心的课程带来的心流之后,看春花芳华,尽显生机,感自然春色,皆是景致。
夕照,每日光临,也不由地感觉到,天一点一点长起来。直到春分日,在连翘旁驻足,黄花与蓝天映衬下的荷花池显得格外有生气。
清明
翻开四月的日历,有一段暗指季节的文字:“草长莺飞的季节,如果春天欢喜,这一片姹紫嫣红会有多么美丽?通幽的小径中,你寻到了什么样的风光?其实门前的树也开满了花。”
不得不说,这样的春天是来之不易的,伴随着苦痛、磨难与牺牲,也饱含着不屈、坚韧与奋起。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话自不必说,因为有太多以生命诠释的大爱担当,太多无私奉献成就的无限春光。这一次,善良、淳朴、敬业、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作出的表率会影响一大批后来者。
那些日子,微信里常常出现的一句话便是“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英烈,浓缩了家国情怀,而每一个普通人也都在这场战“疫”中身体力行地充当着家国情怀的弘扬者。每一个做好自身防护、参与战“疫”的中国人都是值得点赞的,就像“门前开花的树”一样普通,但也是不经意间的风景。在每一个当下,作出发自内心的选择,承担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也就是在实际行动中缅怀英烈。
开学后的第五十二天,学生科创团队的调研和课题论证部分结束,看到那些奇思妙想美妙地呈现在手机屏幕上,比往年跃然纸上多了一份欣喜;开学后的第五十七天,本科毕设进入了中期考核阶段。之前的焦虑和慌乱,因为这些该做的事情,慢慢地变得平和而有序。园子里海棠开得肆意,榆钱贴满枝条之时,紫荆、丁香陆续开放。阵阵花香浓郁里,一片春色,一片片校色。
追忆
十七年前的春天,也是这样一段日子,还记得那时在新闻中看到情人坡,在校的学生在紫藤架下看书或开着电脑工作。还记得四川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喜忠老师在那个春天停课前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讲课的内容是细胞外基质。教室里有些人带了口罩,有些人逃课回了家,但是我始终铭记老师的一份坚守。
十二年前的春天,也有一次刻骨铭心的哀悼,那是对汶川亡故同胞的祭奠。那一年,我博士毕业,来清华面试的春天,从西门进,西门出,站在荷花池边的花下,驻足良久。一个选择,一份职业,也界定了幸福的方式。
二零二零年的春天,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和报道包围着,被各种来源的图片和视频充斥着,被各种数字和图标裹挟着,被各种声音和论调萦绕着,相信也注定会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春天。如果被问及,二零二零年的春天的记忆,在很多年后会留下些什么,我想会是一段静待花开的日子。
电影《无问西东》的宣传片里说,“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电视报道中,一位老大夫在被问到坚守的原因时说:“我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为了几个病人么?”同样的问题放到自己身上,很容易感同身受地回答:“不就为了几个学生么?”为了那些鲜活的年轻生命,尽情地绽放。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盛开,一年又一年。
本文为金沙集团3354cc“2020春·留住记忆”征集活动投稿作品,如需转载,请与金沙集团3354cc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联系。
摄影:何康
编辑:李晨晖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