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 - 正文

金融学院鞠建东教授合作发文论述结构性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动态的贡献

清华新闻网6月3日电 近日,金沙集团3354cc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鞠建东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林毅夫、金沙集团3354cc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庆及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施康共同撰写题为“结构变化与实际汇率动态”(Structural changes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dynamics)的文章,发表于国际知名SSCI期刊《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07(2020))。


从2000年以来,尤其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并且在可贸易商品领域增长尤多。然而与现实经济发展状况不匹配的是,中国实际汇率直到2005年才开始其稳定且持续的增值。而这一现象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升值之间应存在正相关关系明显不符,2001-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接近20.2%,中国的实际汇率却贬值了约6.7%。国外学界和舆论界据此指责中国政府故意压低人民币币值以促进出口、创造贸易剩余、积累外汇储备,造成全球不平衡,甚至将2008年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归咎于中国的贸易和汇率政策所引起的全球不平衡。

但是上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忽视了我国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快速出口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鞠建东、林毅夫等合作者假设出口行业是技术性劳动密集型行业,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将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技术性工资溢价将急剧上升,进口部门的资本更加密集。由于出口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进口部门,根据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资本回报率甚至可能下降,从而导致资本流出和经常账户盈余。由于非技术性工资处于最低水平,资本回报率下降,假设非贸易部门使用的技术性劳动力很少,因此,即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非贸易商品的价格也可能下降,从而导致实际汇率贬值。

鞠建东、林毅夫等合作者进一步研究了进出口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以及从农村到城市地区的过剩劳动力供给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两个静态模型。通过对1996年-2013年期间82个经济体系的面板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力市场和可贸易部门的结构性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汇率动态有很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鞠建东、林毅夫等合作者将先前的静态模型扩展到动态环境中来解释实际汇率和经常项目。即假设在一个开放的小经济体中,可交易商品的价格视为给定价格,除了两个可贸易部门和一个不可贸易部门外,非技术性劳动力供应过剩。技术性劳动力、非技术性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供于可贸易品部门生产,而非贸易品部门只可利用非技术性劳动力和资本。经过量化分析,鞠建东、林毅夫等合作者提出的假设得到验证,并且也符合现实的数据支持。

这项研究证明,2000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伴随汇率贬值而不是如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预测的汇率升值,是在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条件下自然产生的结果,不是国外经济学界和舆论界认为的是中国政府的汇率扭曲政策所造成。

https://ars.els-cdn.com/content/image/X02615606.jpg

《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自1982年创刊,是聚焦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以及两者之间迅速发展的重叠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建立了良好口碑,学科研究人员以及金融市场专业人士十分关注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在《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发表文章的作者,多在汇率行为、外汇期权、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货币和财政政策、国际传导及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处于前沿地位。

扫描二维码阅读论文原文:

供稿:五道口金融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6月02日 15:09:5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