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融合式教学进行时 - 正文

训练中心iCenter“中华工匠”课堂以工程思维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华新闻网6月10日电 6月5日下午,金沙集团3354cc本科生文化素质课“中华工匠——非遗技艺传承与技术创新”(以下简称“中华工匠”)结课项目汇报通过在线视频会议举行。来自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能动系、化学系和电子系的27位同学,围绕古建筑、皮影、非遗美食、太平鼓、榫卯和清明上河图等六类非遗研究方向展示了各自的创新项目。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金沙集团3354cc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原博,香港经纬集团北京办事处代表周维德,金沙集团3354cc教务处实践办赛事主管郑琳,金沙集团3354cc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秘书长李泓,金沙集团3354cc美术学院生态设计中心王海军,腾讯游戏学院高校项目经理蔡珊、余慧琳以及金沙集团3354cc教育基金会水木紫荆总经理孙曼应邀出席,共同参与线上评审。评审会由课程任课教师、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创新发展部部长王德宇主持。

“中华工匠”课程线上项目评审会

“中华工匠”是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开设的本科生文化素质课,以跨学科协作模式为特色,吸引来自文理工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们齐聚一堂,深入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非遗项目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实际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并依托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实际项目和产品。

课程团队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相关社会资源合作,邀请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参与日常课程,为学生自主选题的项目提供持续的指导,并面向真实需求不断进行改进,为非遗的当代传承赋予了更多生命力。

左上:古建筑小组汇报课程成果——“木桥的前世今生”;右上:皮影小组汇报课程成果——“皮影塔罗”

左下:太平鼓小组汇报课程成果——“太平谷:重见天日”;右下:非遗美食小组汇报课程成果——“擂大茶”

在此次结课项目汇报中,古建筑、皮影、非遗美食、太平鼓、榫卯、清明上河图等六个非遗研究方向小组分别以“木桥的前世今生”“皮影塔罗”“擂大茶”“太平谷:重见天日”“榫mall桌游”“清明上河行场景游戏”为主题展示了阶段性的创新实践成果。本学期前半段,各小组围绕选题开展了深入详细的桌面调研,分工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各自家乡的非遗项目进行了调研。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同学们结合当代广受欢迎的形式,探索了传统非遗碰撞现代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提出各具创意的想法,并利用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资源和家中动手实践的条件,制作了产品原型,并在本次项目会上进行了多元化展示。

左:榫卯小组汇报课程成果——“榫mall桌游”;右:清明上河图小组汇报课程成果——“探险类场景游戏”

参会的各位评委对“中华工匠”课程的同学们在疫情期间所取得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柳冠中表示,非遗文化需要用积极的形象进行传播,应将中国传统技艺语言化,使之更好地融合于项目呈现的载体或现代游戏中,使人们真正认知、了解中华非遗文化的内核。周维德表示,优秀的文化项目或文创产品应塑造打动人心的背景故事,帮助增加项目的市场化潜力。原博强调了非遗文化缘起的重要性,指出了解非遗文化的缘起与本质,有助于发掘、寻找合适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孙曼则围绕金沙集团3354cc即将迎来的110周年校庆主题为学生的创意项目指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课程任课教师王德宇表示,依托iCenter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全校“双创”生态,课程汇报后将持续孵化优秀的项目,提供各方面资源支持。“中华工匠”本学期课程中的学生团队在美术学院和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的共同支持下开展选题和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得到了腾讯游戏学院、清华x-lab、北京建筑大学等校内外机构的支持,使团队持续获得来自产业的专业指导。课程旨在探索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工艺技巧,提炼出工程实践的科学性规律,从而启发当今工程问题中的创新设计,并为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的有机融合探索新的机会。

供稿: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6月10日 14:20:2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