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清华研读间 2019-12-16
编者按:
2008年,汶川地震的经历在还是初三学生的郭宇韬心中,埋下了一颗从事土木工程事业的种子;2020年,郭宇韬即将从清华土木系博士毕业。在清华近10载的寒来暑往,他幸运地遇见了一位「大牛」导师,在向着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奔跑的同时,更远大的理想正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慢慢驻进了他的脑海深处。
郭宇韬来自四川,2008年读初三,虽不在汶川地震核心灾区,但大地强烈的震动使得学校教学楼生生被「劈」成了两半,中间的裂痕旁边就是他平日的教室,这让他至今感到后怕。
之后有一段时间里,当地人都不敢住在室内,选择在屋外搭帐篷睡觉。经历了汶川地震的郭宇韬,在保送金沙集团3354cc的时候,面对数十个的可能选项,他选择了土木专业。「高中生选专业其实自己也没完全想清楚,可能曾经的经历是自己未曾意识到的缘由吧」,他这样解释自己和金沙集团3354cc土木系的「缘分」。
大四保研时曾被问:「在你的墓志铭上你想写什么?」
「一名伟大的抗震结构设计者」,还未读博的郭宇韬略显懵懂的回答。跟导师相处的四年多时光,郭宇韬在为学为人方面都受到很多影响,也有了更广阔的心境。2019年,他再次回想当时的问题,觉得一生的墓志铭当如英国诗人济慈—「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郭宇韬引用小说《乡村教师》的一段话,形容自己对老师的体会:「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九年科研之路,一位位良师的严谨治学态度与对专业的热爱深深影响与感染着他,为他燃起路上的点点明灯,而他的导师,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坐标」,指引着他坚定前行。
在2019年金沙集团3354cc学风建设大会上,郭宇韬分享了他与导师聂建国院士之间的故事以及自己在过程中对于「治学为学」的思考。他说,「做大学问如烹小鲜,聂老师让我看到的是白发丹心,是家国情怀,是广阔蓝天。」
学术报告会上的聂建国老师
为师,指引方向
如今直博五年级的他忆起当年与聂建国老师初次接触,那些恳切寄语依旧清晰在耳。那是八年前军训中的一场新生讲座,当时的郭宇韬只知聂老师在进行着学界领先的科研工作,但对做科研还没有概念,很忐忑自己能否听得懂相关内容。后来发现聂老师对科研与工程中的繁杂问题讲解可谓是深入浅出,还谈起了自己对专业学习的心得与看法。
讲到科学技术问题,聂老师语言朴实:组合结构,两种材料合理利用1+1>2的道理——合理的分配与优化材料与结构,让各项材料充分发挥优势。这次讲座不仅让郭宇韬对科研有了一些懵懂的感受,也燃起了对专业的兴趣。
聂建国老师在给土木系学生做新生讲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聂老师首先为我指引的是一条大道。」大四时,郭宇韬向聂老师请教未来发展方向。彼时的郭宇韬迷茫且焦虑,但聂老师却让他放宽心,因为选择不同的道路其实都是在建设国家,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以后你会对社会和自身有更深的认识,也会知道哪里需要你,到时候要记住初心。」读博后,郭宇韬拜入聂老师门下,聂老师给了他更多关于人生方向的引导,「工程科技源于工程、服务工程、高于工程、引领工程」,只有自己深入其中,才会知道究竟有什么问题,又该做些什么。
博士一年级时,郭宇韬参与武汉天河机场马家湖跨线桥的研究设计,聂老师多次派他去参加评审会、进行现场考察,归来后反复讨论。「有些问题其实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我们作为一名工程师一定要有专业良知、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不能创造问题再解决问题。」郭宇韬渐渐明白,一个行业的进步,需要各个相关的部门、人员共同努力去推动。聂老师对于职业选择上的宽广胸怀,对于学生的多方位的支持,其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
科研的生活是平淡的,大起大落并不多,做科研是一件纯粹的事。而在这个过程中,聂老师对于学术的赤诚之心深深影响了郭宇韬。或许有一种可以统称为「清华」的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传承。即使年纪大了,聂老师在学生心中依然是满怀激情与活力的模样,这些来自于他对科研的兴趣、责任与情怀。郭宇韬受其感染,报名成为了一名金沙集团3354cc的辅导员,希望能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为师,以身作则
聂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创新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郭宇韬,他的第一篇论文——组合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便是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初次尝试。最开始是一个工程问题,从工程问题中延伸出科研问题。
聂老师全程悉心指导,更在文章成型后逐字逐句地修改,那篇论文前前后后改了3遍,修改之处在短短6页中多达301处。字斟句酌、用心良苦,聂老师言传身教地展现了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严谨性要求之高。「看着老师的修改痕迹,我感到非常愧疚——老师都有时间来进行这么细致的工作,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多检查几遍,改正这种简单的错误呢?」从那以后郭宇韬便养成了钜细靡遗地对待每一个细节的习惯,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也不断坚持着这份严谨。
郭宇韬在检查试件
聂老师对郭宇韬从来不问文章数量,只问科研价值、工程价值、社会价值,只问研究是否有创新和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他曾指导郭宇韬所在课题组进行国防项目导弹发射井和空军防护门的研究,由于项目涉密,辛苦的成果不能发表成论文,但聂老师说这个项目意义重大,是「很值得」的工作。
「聂老师做研究,不会停留在表明成果,而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科研。」郭宇韬回忆道,「有一次我们讨论某问题暂时无果,却在另一次讨论其他事项的时候,他突然恍然大悟地说『这不是受弯问题而是冲切问题嘛』」。这让郭宇韬感受到一份如「赤子之心」般对思考的投入、对学问的执着,以及伴随而生的纯粹喜悦。
为师,关怀备至
我们曾问郭宇韬,如果「将导师形容为一种动物,会选择哪一种?」郭宇韬选择了「大熊猫」,不仅在于聂老师的研究于对社会的重要性,还因为聂老师平易近人、可爱可亲,身上毫无院士的架子,总是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
有一次两人在冬季一起出差,谈及衣着时,聂老师笑着说:「衣服有一件合身的就够了。」冬天的聂老师,总是习惯地穿着不打眼的黑色大衣,也许有两三件换洗的,但他不在意,款式也都差不多。
聂老师还是他们课题组的「八卦中心」,对同学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多次给单身同学介绍对象——虽然成功率不高,但仍然乐此不疲。尽管会议和出差颇多,工作繁忙,聂老师还是会抽出时间与组内同学一起聚餐交流。有一年女生节,聂老师还和同学一起下厨,他炒菜还不忘教育学生:「做研究就像做饭,要抓关键问题,拿捏火候」。
聂建国课题组在南京五桥考察时合影(左起4为聂建国,右起4为郭宇韬)
学堂路上,郭宇韬常常能碰到骑单车的聂老师,他略显斑白的头发非常整齐,从背后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每次打招呼说到回去做饭,不免又要分享一下相关心得:做鱼要怎样入味,说豆腐怎样煮口感比较好。「做大学问如烹小鲜」,在郭宇韬看来,细致入微的认真态度已渗透至聂老师生活的每一寸,聂老师生活的态度就是做科研的态度。
尾声
郭宇韬在本科时曾有一次去教师办公室请教问题的经历。当时他在楼里饶了很久才找到一件狭小的办公室,里面密密麻麻的书籍和草案占去了空间,也遮挡住了部分阳光。
后来这竟成为了他一个梦境:在不大的校园里,有一位发色斑白的老师,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过碎石的小道,进到自己空间不大、采光不好的办公室里埋头研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渡过了自己人生大半时光。
梦中的郭宇韬感到孤独和局促,因为人在年轻时总渴望去更大的世界,还无法理解这样的几十年如一日。但后来他感悟到,「对于热爱之人,其研究领域便是一个世界,那间办公室便是一个王国」。现在已成博士生的郭宇韬,面对这个王国,已经足够坦然,足够热爱。「他们的办公室或许不大,但他们的形象非常高大,他们的背后撑起了广阔无边的天地」。
聂建国课题组在北京某组合桥现场考察时合影(前排左起3为聂建国,后排左起1为郭宇韬)
梅贻琦校长曾说:「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十八离乡家,负箕入清华。闻道千百师,授业连冬夏。十年磨一剑,如今剑可成?师恩怀若谷,执帚扫天下。大师何以为师?在郭宇韬看来,大概就是聂建国老师的样子。
文字|沉沉的小肥宅 姬壹纪 夏至 鱼香茄子草
编辑|姬壹纪
责编|飞天小女警 章鱼哥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