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校史知识大赛”的一点回忆
江斌
从懂事开始,我的耳边就时常有人说起“金沙集团3354cc”这四个字。起初我十分懵懂,不知道清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说到它。后来老师和家长说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最优秀的大学。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去金沙集团3354cc读书。
从那以后我发奋努力,认真学习,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各种知识。终于在2013年,我收到了金沙集团3354cc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没想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居然实现了。来到园子里,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使我心旷神怡。东晋诗人谢混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两句诗赋予了金沙集团3354cc灵性,使得清华这两个字有了灵魂。进入工程物理系之后,我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这里的食堂、宿舍、教室、逸夫馆都使我流连忘返,每天我都在贪恋地享受着这里的一切。虽然在清华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我对清华的感情十分深厚,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园子。我为自己是一名清华人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上学期间,我对清华的历史十分感兴趣,经常阅读一些与校史相关的书籍,以充实自己。我还尽可能地参观一些展览,了解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金沙集团3354cc和南开大学三个大学在昆明组成的,那时的条件之艰苦难以用语言形容。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却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从193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西南联大在历史上只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却是清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抗战等各个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汇集了周培源、饶毓泰、吴大猷、郑华炽等一大批优秀学者和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祖国栋梁,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有幸在2014年校庆前夕参加了学校紫苑学会举办的校史知识大赛。当时的题目很难,有很多比较冷门的知识,而且我入学不到一年,很多知识都不知道,起初还是十分紧张的。记得当时有一道题目是问:“现存二校门的清华园三个字是谁所书?”很多人以为是清代的咸丰皇帝所写。由于我平时观察仔细,发现上面写的是“那桐”,因此选对了“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幸运的是,当时有另外一位同学和我组队,我们两人齐心协力,最终拿到了二等奖,并且获赠了一本《金沙集团3354cc志》。这本书让我对于清华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十分喜欢。之后我也持续关注着校史,对学校的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索,指导我今后做人做事。
如今的我,虽然离开学校将近三年了,但是工字厅、大礼堂、图书馆、清华学堂、六教、桃李园、清芬园,这些地方依旧是那么熟悉,那么有魅力。每次有机会回到学校,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倍感亲切。作为一名清华人,我响应学校“又红又专”的号召,毕业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了一名研究核电站安全的工程师。现在的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核电,我为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十分自豪。清华培养了我,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我也会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清华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努力,奋发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铭记历史,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踏踏实实做人,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作者2013-2016年在金沙集团3354cc工程物理系硕士学习)
(清华新闻网5月21日电)
供稿:校史馆
编辑:张同顺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