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四十年
海南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调研支队赴海南实践
清华新闻网8月24日电(通讯员王玉洁 刘博尧 王帅龙)8月6日至8月13日,金沙集团3354cc校团委“使命四十年”海南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调研支队赴海南省海口市与儋州市开展调研实践,参观海南农垦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与国资委座谈,参访国有农场、橡胶加工园区,采访农户、职工,探寻海南农垦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
老一代农垦人:奋斗与期许
8月7日,支队一行人来到海南农垦博物馆展开参访活动,并在参观结束后与农垦老职工代表刘宗周、博物馆顾问林旭飞就“学习海南农垦创业历史与农垦精神”展开座谈。
参观海垦博物馆 陈志豪 摄
已届高龄的刘宗周老人回顾了自己的农垦生涯,无数个奋战在橡胶一线的日日夜夜,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农垦事业。
海垦博物馆顾问林旭飞先生,他的父母就长眠在他们亲手开垦的橡胶林旁,而他自己16岁投身农垦,见证了改革大潮中海垦的辉煌与困局:一方面橡胶产品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海垦作为新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瓶颈,需要逐步走上企业化正轨。与父辈不同的是,林先生不再把目光局限于橡胶生产,而是希望乘着改革的东风实现产业的多元化,落实“八八战略”,比如他现在反复倡议的海垦文化产业链、文化品牌等。他还撰写了《橡胶帝国》等多部海垦作品,与同事一手筹建了海垦博物馆,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把自己对海垦的热爱和对海垦精神的理解传承到新一代青年人,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海垦。
与老农垦人座谈 米子健 摄
新时期橡胶厂:积疾与变革
8月9日晚十点,支队来到原属八一总场的海胶金星加工厂参观橡胶加工。2004年,海南农垦实施改制重组,八一总场作为“龙头”农场挂牌成立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八一分公司;2008 年,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八一总场与海胶集团八一分公司分离并存,主业橡胶被剥离给海胶集团八一分公司。脱离总场许久的橡胶加工厂和传统的制造工厂类似,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模式。新鲜的橡胶水经过沉淀,凝固,脱水,压缩,烘烤等多个工序加工为成品橡胶,经过流水线尾端的封装处理运送出厂。
支队到访时已是晚上十点多,新的一批橡胶才刚刚开始加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名普通胶工每天要工作8小时,在这8个小时里,每个工人需要对上千件橡胶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市面上每一块品相完好的橡胶,都凝结着工人们的专注与辛劳。
工人正在加工 米子健 摄
在工人辛勤劳动下隐藏着的,是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挑战与革新。八一总场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通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产胶空窗期,扩展产业的同时升级橡胶产业,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企业又注入了新的力量。
强国梦农垦情:传承与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海南农垦这四个仿佛飘着海风椰香的汉字。从马来西亚华侨雷贤钟运回“比金子更宝贵”的世界级橡胶良种开始,农垦的精神就在海南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一大批华侨、知青携家眷毅然留在海垦。
参观西联农场“百年胶园” 米子健 摄
参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
经历过辉煌、阵痛、变革的海垦,在改革的道路上坚毅前行,如今海垦改革初见成效,也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以“坚韧、果敢、粘合、担当”的海垦精神,在时间的洗礼下闪着奋斗的光芒!
“使命四十年”社会实践专项是金沙集团3354cc校团委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师生深入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分赴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 追寻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壮阔历程,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方位。
供稿:校团委 编辑:赵姝婧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