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领域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培养
经管学院 朱恒源
朱恒源老师和博士生在一起。
邱勇校长12月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指出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博士生学习期间是培养学术精神最重要的阶段。在博士学习期间,博士生不仅要培养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博士生要培养学术志趣,要学会如何面对干扰和诱惑,远离功利,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
在嘈杂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并不容易。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社会声音多元,对学术和教育功利性的看法仍有市场,这些声音不可避免地会传递到校园,对博士生的思想产生影响。特别是像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门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博士生有较大的诱惑。一些有潜质的博士生,放弃学术追求,半途退出学术道路,令人扼腕;还有一些学生把学术研究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在学术上不敢立大志、不做重要的研究,对“数米粒儿”式的能够在数量上或者“影响因子”上有“显示度”的研究孜孜以求,不仅浪费了研究资源,而且也浪费了这些年轻学者宝贵的才华。
对社科领域的学者来说,学术志趣是要将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人生的长远目标,并在追求这个目标中发展出对学问的兴趣、成就感和学术品格。学生的学术志趣,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企业资源观理论的创始人杰恩·巴尼(Jay B. Barney)年轻时非常关心当时美国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因此他进入了耶鲁行政学和社会学系联合开设的博士项目,学习期间阴差阳错,去到一街之隔的组织与管理学院选修了一门课,并因此开始注意到企业的不平等问题,追问在同一个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绩效为什么有差异,最终发展出了企业资源观。学者在象牙塔里生活,学者的研究对象却是缤纷的世界,通过学术研究揭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帮助社会应对时代的重要挑战,是学术研究的使命,也是博士生在决定将来事业方向时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都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挑战,现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生,是将来的社科学者,更是未来社会的思想领袖,在学生时代就引导他们创新和发展无愧于新时代的社会科学理论,是一流大学博士培养高度的具体体现。
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要从事“板凳但坐十年冷”的学术研究,对社会科学的博士生来说,尽早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十分要紧。1975年秋天唐纳德·汉布里克 (Donnald C. Hambrick)进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读博士,在构思第一学期的课程论文的提纲时,偶然注意到《财富》杂志上一个报道,里面有当时财富500强首席执行官的详细背景资料,包括年龄、教育、宗教、家乡等,他突然好奇,这些人的背景如何影响了他们在企业高管岗位上的行动和绩效。汉布里克对此兴趣盎然,很快写出了课程论文,可惜这门课程的老师对此兴趣缺缺。8年以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年轻教师布里克遇到了同样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的博士生菲利斯·梅森(Phyllis Mason),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完成了一篇理论文章,次年就发表在《管理学会评论》(AMR)上,并成为开创企业高管研究的奠基之作。
从有创意到最终发表,历时9年,没有对商业社会现象的始终好奇和关注,1975年的博士生汉布里克和1983年的博士生梅森合作的这篇开山之作,是不可想象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以及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伟大实践,都会出现新的现象、新的发展,这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年轻的学者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体验社会的丰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对社会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术志趣的培养,很多时候要靠博士生“悟”,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或者教学环节可以完成的,贯穿到博士生学习和培养全过程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比如,在博士生要参与学术讨论环节,有用、有益、有趣同样重要,不能流于形式,不能是简单从文献到文献,而是把理论、文献以及理论文献研究所解释的社会现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质疑、讨论、争论甚至争吵,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学术讨论会的参与者学科背景要多样和交叉,而不是限于比较小的专门的学科门类,这样才能激荡思维,培养创造精神。
威廉姆森在回忆他如何发展交易成本理论时,多次提到他在1960-1963年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期间,参加的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对他的启发,以及与西蒙(Herbert Simon)等一大批杰出学者在生活中朝夕相处,如何帮助他真正感悟到学术之道。对学生而言,学术志趣的启迪,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缘际会;对教育机构而言,学术志趣的培养,则是一个“广种薄收”的事业,很难可丁可卯地规划出来。因此,一流大学“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努力营造的学术文化,学术氛围就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学生沉浸其中,受感染、熏陶,久而久之,就容易发展出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
学术志趣的培养,要特别鼓励博士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学问,广泛而深入的社会经历和实践,是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来源,是学术创新的激发器,也是理论研究的检测场。清华的直博生培养一直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秉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把社会实践纳入了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来讲,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一项思想教育活动,更是一项学术发展活动,对学术志趣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
1931-1932年,伦敦经济学院研究生唐纳德·哈利·科斯(Ronald H. Coase)得到奖学金资助,到当时工业化蓬勃发展的美国,考察当地的制造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整整一年的实地考察,促使他在1933年写就了经典的鸿篇巨制《企业的性质》,从此开创了制度经济学片新天地。这样的例子,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并不鲜见。汉布里克也说,“仅仅通过阅读并不能发展理论,更好的方式是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谜题开始”。到现实社会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提炼研究问题,是一个社会科学学者的基本功。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社会科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我们在博士生培养中要充分利用要这一有利条件,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植中国大地,多去地方和企业参观、访问,撰写案例,收集研究素材、接受实践启迪;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新时代,要鼓励博士生走向全球,出境学习和研究,不仅要学习国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也要深入当地社会,了解体会多样化的社会现象,以启迪自己的学术思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我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行了万里路,才能读破万卷书。未来的学者在博士学习期间,就要学会理论和实践两者相互印照,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顶天立地。
学术志趣的培养,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金沙集团3354cc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社会科学领域,教师,特别是资深一些的教师,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对社会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还有较为丰富的学术网络资源,他们和学生一起,开展学术活动,可以为学生展示出鲜活的学术志趣,唤起学生的学术热情。
我国技术经济学科的创始人傅家骥教授生前带博士生,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选题,他还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讨论学术研究及其社会影响,把学生论文的开题会、答辩会等等都变成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讨论学术,他曾经说“答辩通过了,研究讨论并没有完,我们继续交流”,他的学术风范,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还影响了整个教研组的学风,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培养上,教师(不仅仅是博士生的导师),既是“学为人师”,更重要的是“行为世范”,老师的研究学生或不喜欢,老师的方法学生也可超越,但老师们爱学术、爱学生,并把爱学术贯穿到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甚至在学生毕业以后都能保持学术“道统”上的连接,这样大鱼前导,小鱼从游,直到小鱼成为大鱼,学术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清华新闻网12月21日电)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