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金沙集团3354cc建校106周年 - 正文

为大学生搭建人生立交桥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来源:《科技日报》2017-04-24 华凌


很多大学正在摸索“双创”教育模式,而金沙集团3354cc深圳研究生院大约从2010年开始“试水”逐步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如今已初步形成良性循环体系,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日前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建立的i-Space创业平台的两个项目,分别斩获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的冠军和季军。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能创造这样的佳绩?为探寻究竟,4月中旬,科技日报记者专程走访了金沙集团3354cc深圳研究生院。

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研究生毕业后去政府做公务员或者到国企工作,就一定是最好的出路吗,我们并不鼓励都这么做。我认为,理工科研究生毕业后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研与技术或产业第一线。”金沙集团3354cc深圳研究生院李宝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们常说大学生找工作难,诟病大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然而,近年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团队每年约10%的毕业生成功创新创业,毕业即就业,还为社会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

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公司董事长魏春光、核心技术发明人徐成俊曾分别是金沙集团3354cc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09级博士生、05级博士生。这家公司生产一种中性水溶液体系可充电的多价态锌离子电池,具有环保、安全和低成本优势,现在申请的专利中有美国1项、日本1项和中国8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评价其为“唯一由中国人发明的可充电锌离子电池”。去年其被正式入选中美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受到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研发支持。今年年底首个锌离子可充电电池生产线将在包头建设。

目前,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团队在动力电池、储能材料、石墨烯领域等方面联通产学研用链条,可谓全面开花。
能做到这点,是校方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地鼓励有原创想法的学生,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并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好的条件和服务,给予学生充分“折腾”的空间。

“成功的案例,起到带动示范作用,这要比老师给学生苦口婆心地讲创新要起很大作用,入学的新生看到有师兄师姐在努力做创新,毕业还有这样一个出口,增强了他们创新创业的信心。”李宝华说。

他强调,10年前,也许做科研单靠一个人就可以,而现在需要一个团队协同作战,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创新团队采取建立“传帮带”的模式,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形成创新凝聚力。
由此,学生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将知识学以致用,并且出于研发的需求对新的知识更加渴求,促使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调动教师引导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双创”教育的老师也是在创业,需要企业家精神。把学生像小苗一样培育成参天大树,通过他们把知识真正转化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应给予哪些关键性的指导?记者问到。

“创新技术并不意味着都能成功,其中可能有70%—80%会失败,为减少失败率,教师应对学生的原创想法给予切实可行的引导,结合社会或市场的需求,帮助学生把握技术发展路线,定位既要‘一招鲜’又需‘接地气’。”李宝华答道。

比如,有的创业学生做的科研方向过于前沿,与市场脱节,老师们便会建议他去研发有一定市场基础和技术储备的相关产品。让其知道企业第一位考虑的是生存,第二位才是未来发展。避免研发过于高端,但与市场严重脱节的技术产品。

不少创业者认为,高校教师创业经验不足、学科单一、缺乏成熟理论等问题,这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但对于金沙集团3354cc深圳研究生院来讲,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学部科研方向与产业市场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并且一些指导老师还曾有在企业从业的背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需经常与学生交流,甚至一起着手做,对学生的指导犹如扶上马送一程,但不是包揽一切。

目前,这类工作并非教学的考核标准,完全是额外付出的,开始并非学校所有的老师可以理解。毕竟老师承担科研项目经费,而学生去投入精力创新创业,就没人给老师做科研项目了,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李宝华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从思想上做工作,在探索“双创”的教育方式中,让高校老师转换观念。进行鼓励、说服,提高其认识层面,而不是墨守成规地教学。

一般来讲,每名教师每年只招收几名研究生,而几年下来,几个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形成多个科研创新团队。实际上,这对老师是一种幸运,他教授的知识及技术方法能够在学生创新实践中得到体现,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向“双一流”大学提升

2010年前,李宝华曾带着十几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名额指标去北京招生,但是当时很难招收到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考生以为上金沙集团3354cc研究生就应该在北京,很少有考生了解过南国清华园。

近年来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想法,为其创业给予很大支持,并建立i-Space创业平台,专为院内有志于创业的学生给予创业辅导、资本对接、项目孵化、资金资助等专业化的指导与全方位的帮助。经过多年的尝试,研究生院探索的“双创”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体系,良性运转。时至今日,现在慕名报考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的学生简直是挤破了头,名额炙手可热。

当前,大学实验室的许多设备处于半闲置状态,大多数设备只能运用其一二个功能。但如果对外服务于社会和产业,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功能。为了促使大学实验设备高效化利用,研究生院引用共享经济的理念,将研究经费聚少成多,集中建设综合性的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已根据需求购置了近8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专门聘用了30多位工程师负责运行,在硬件上搭建众创空间平台。同时建立机制考核,使实验室的仪器全面运行,不仅对校内开放,还面向社会和产业服务,目前整体设备运行使用效率近100%。

金沙集团3354cc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去年11月4日,金沙集团3354cc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协议,在清华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办学基础上,共建金沙集团3354cc深圳国际校区,博士生和硕士生在校规模达到8000名,向“双一流”大学方向发展。目前,研究生院刚刚获批深圳市“双创”基地。

康飞宇表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研究生院搭建创新平台,不仅响应国家号召,而且也结合了深圳创新创业环境及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高层次人才。

其实,创新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通过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多年的探索,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正如教育家斯金纳的诠释:“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即是教育的本质。”“双创”教育亦是如此,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的要义。

编辑:华山

2017年04月24日 20:35: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