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风雨兼程公益路
学生记者 唐琪
徐平,男,浙江衢州人,汉族,党员,金沙集团3354cc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自入学以来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清华之友-叔蘋医学奖学金”、“清华之友-黄奕聪伉俪奖助学金”、“社会实践校设奖学金”等,以及金沙集团3354cc“实践金奖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
徐平近照。
“白衣青年公益路,医心医意在乡间”
云南腾冲的城河村和丽江的白沙镇,是两个西南偏远的小村镇,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这里的交通相当不便,当地人看病也非常困难。而一群来自北京金沙集团3354cc的学子,在一个叫做徐平的年轻人带领下来到了这里,并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当地人看病难的现状。
2014年,一群清华学子来到云南省腾冲县芒棒镇城河村小学支教,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系的徐平便是其中之一。在支教过程中,徐平发现,当地村民们由于卫生知识和经济能力的不足,加上交通的闭塞,患病后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只能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
为了改善村民的健康卫生状况,徐平在返校后组织策划了名为“白衣乡路”的医疗公益实践项目。为了从更多层面来缓解当地看病难的问题,徐平和他的团队不断完善和改进实践方案,甚至常常讨论到深夜。
“白衣乡路”实践队合影。
“白衣乡路”项目设计了一系列具体又实用的举措:针对当地多发病和常见病设计分装的家用“清和医药箱”、自主绘制的卫生预防画册“大画疾病君”、顶层设计医疗支教课程的“医疗小课堂”等等……各类富创意的举措既关注到家庭实用药的预备,又对居民健康卫生意识的树立有所助益,可谓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北京与云南小镇相距近3000公里,路途行程超过4天。而徐平和他的伙伴们一到城河村,顾不上休息,便立即开始了工作。在城河的5天里,他们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分布在4座山丘上的9个村寨,拜访了80余户人家,向各户人家、村小学及村卫生所发放了一百多个药箱,发放《大画疾病君》宣传手册一百多本;在实践过程中,徐平团队还调研了当地的常见病和地方病,希望能通过更详实的数据分析,给当地提供长期医疗支持。
图为清和小药箱。
实践结束后,包括中国网、人民网在内的十数家媒体都报道了“白衣乡路”项目,徐平也荣获2015年度的“金沙集团3354cc实践金奖个人”。
一项如此令人振奋的实践,难免让人好奇:一个远在北京清华求学的青年,是如何走上乡村医疗的公益之路的呢?
成长之路多艰,我自岿然不动
徐平生于浙江西部一个偏远的农村里,家里有4口人,父亲、母亲和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的经济来源,全靠着“一亩三分地”。
在徐平的个子刚刚比及厨房灶台时,他的父亲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击倒了。在农村,父亲的卧病无异宣告着家中失去了顶梁柱,生活的重担一下全部压到了母亲身上。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母亲只好没日没夜的打工,家里日常生活开支也一省再省。然而父亲的病症总不见起色,之前的治疗仿佛打了水漂。2010年,父亲去世。正值少年的徐平仿佛突然间明白了长大的滋味。同年,他考入了衢州市最好的中学—衢州二中。
正如每一颗青松都会经历黑夜与白天,都曾在风雨中苦苦挣扎,唯有那些拥有“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顽强毅力的劲木,方能度过漫长的黎明前的黑暗。
父亲去世后,徐平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将所有精力投放到学业上,与家人省吃俭用,努力学习。高三那年,他获得了全校唯一一个金沙集团3354cc“领军计划”的名额,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参加面试。次年,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金沙集团3354cc。
进入大学后,徐平生活非常节俭,不仅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还在寒暑假期间通过家教补习的方式来赚取学费。大学期间,无论是学费还是生活费,他从没从家中要过一分钱。
在清华求学期间,徐平也面临着诸多学业上的压力和困难。由于农村学习条件有限,他基础也较为薄弱,在面对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课程时,常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经历了最初的沮丧期之后,他很快摆正心态,积极调整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一学年结束后,徐平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业优秀奖学金。
进入大二之后,徐平还申请了工商管理学双学位。由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大三下学期会搬往协和医学院本部学习,因此他需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教学计划为三年的二学位课业,其压力可想而知。
即便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徐平仍然不慌不乱,逐步调整自己以适应压力。当别人在休息时,他却在教学楼里度过整个周末;当其他同学放假出游时,他在为四十多个学分的课程努力奋斗。如今的徐平总成绩在协和部排名年级第二,也顺利完成了工商管理学双学位的所有课程和毕业论文要求。目前他跟着协和肾脏内科的一个副主任医师做相关研究,希望未来能在肾脏内科方向有所建树。
徐平的成长之路坎坷不平,而他不但没有气馁退缩,反而勇敢地选择去迎接更大的挑战、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取诸社会,还诸社会”
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徐平的求学之路走的非常艰难,多亏了诸多好心人相助才能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生活中,品学兼优的徐平也得到了学校设立的助学金、励学金的帮助,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这一路上受到的点滴帮助,徐平都感恩于心。
“取诸社会,还诸社会。”是徐平对于公益的理解,也是他一直身体力行实践着的理念。
于是在进入清华后,徐平走上了公益志愿活动之路,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更多的人。入校迄今,他参加过5次社会实践,其中4次都属于公益类型。
大一暑假,他参加了“字典回家”公益实践,从实践前期策划、实践中的书籍募集、到实践后材料整理等工作,徐平都贡献了很多心力。暑假期间,“字典回家”项目共将1775本书送往了10余所学校。次年,徐平再次和“字典回家”支队一起前往内蒙古察右后旗进行基础教育资源调研,带去500余本图书,走访了当地5所不同情况的学校,了解当地教育发展现状。
在“字典回家”实践过程中,徐平还前往云南城河村进行为期两周的暑期支教,将“字典回家”募集的书籍亲自带到了支教地点发放给当地的学生,促成两个实践的资源合作。也正是这次支教之旅,让徐平认识到了云南乡村看病难的问题。
“去年当我来到城河村进行支教的时候,我就留意到当地医疗建设发展相对落后,从那时起我便希望能够有一天再回到这个村子,为改变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实践梦想,时任生命学院团委实践组组长的徐平从联系实践地到设计实践内容,付出了很多心血。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徐平充分发挥自己外联的特长,统一组织安排支队外联活动,先后与先声药业、羚锐制药等大型药企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部分药品赞助。另一方面联系了协和与清华的学长,获得协和师兄、现任健趣网首席执行官程振宁,金沙集团3354cc生命学院教授邢东明以及金沙集团3354cc生命学院与医学院联合校友基金会的支持。此外,支队在众筹网上设立了众筹项目,成功募集到了将近2万元的资金支持。
实践结束后,白衣乡路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白衣乡路实践项目,对于徐平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付出的最好肯定,“我要继续努力,让白衣乡路的医疗公益理念普及到更多的地方,作为长期的项目一直坚持下去。”
徐平的诺言如今业已兑现,“白衣乡路”项目已成为一个长期项目,“今年已经传承到第3代了,现在由5字班的同学担任队长”。可以说,“白衣乡路”践行了清华人“行胜于言”的精神,徐平和他的伙伴们用他们的行动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做出了贡献。
曾经的苦难没有击垮徐平,反而带给他更强大的精神和更细腻的内心,让他能够用从他人关爱中汲取的阳光来返照世间。正如徐平所说,生活艰辛不应该是阻挡我们前进步伐的障碍物,我们应该一脚将他们踢开,大步上前。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管风雨兼程。
供稿:学生部 编辑: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