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3354cc2015年就业工作汇报
金沙集团3354cc职业发展中心主任林成涛 (2015年12月30日)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2015年我校的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分为总体情况、重点工作、工作成效三部分。
2015年我校毕业生共7035人,其中本科生3113人、硕士生2667人、博士生1255人。下面汇报的统计数据均包括定向和委培学生。
今年,在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截至10月31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4%;其中本科生97.9%、硕士生99.3%、博士生97.5%,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就业。
在全体签约就业毕业生的领域分布中,企业就业仍然是主体,占比近60%,尤以国有企业最多。到高校及科研等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为24%,到党政机关就业的比例为10%。
在行业分布上,我校毕业生在科技服务业、金融业、IT服务业三个行业就业人数相对较多,比例分别为17.6%,16.5%和14.5%。
在用人单位分布中,国家电网是录用我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单位。此外签约人数前10名的用人单位还有如中航工业、中国兵器、航天科技等重点军工单位和华为、网易等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
在地域分布方面,我校签约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百人的省区有6个,为北京、广东、上海、四川、浙江和江苏。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仍然是大多数毕业生就业时的选择,北京就业比例仍然过高,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较少。安徽、海南、宁夏、西藏、黑龙江5个省区的就业人数均不足10人。让毕业生地域分布更均衡仍是我校就业引导工作在下一个时期持续努力的目标之一。
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41.4%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选择国内深造1849人,占26.3%,出国(出境)留学深造1059人,占15.1%。
出国(出境)深造毕业生中有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在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就读,体现出良好的深造竞争力,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中,有约70%的毕业生在排名前50的大学就读。职业发展中心、各院系都需要加强对到世界顶尖大学深造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跟踪、支持和研究工作。
除就业和深造之外,我校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2015年,我校共有60人选择自主创业,主要分布在美术学院、经管学院和信息学院,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和互联网行业,创业主体是本科生和硕士生。
下面从五个方面汇报我校2015年的就业重点工作。
第一项重点工作,完善精细化的就业引导工作机制。就业引导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并在思想教育、实习实践、引导学术志趣、畅通就业渠道、奖励支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通过开展 “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高尚的择业观,自觉将个人职业发展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传承清华百年精神、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广泛深入的就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学校通过必修环节博士生社会实践、研究生就业实践、博士生实践服务团、研究生暑期短期挂职、就业实习等帮助在校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基层、了解单位、了解社会,在实习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今年我校与天津合作开展了三次“清华学子天津行”实践活动,2015-16年度天津面向我校首次开展的招录定向选调生工作正在进行,天津企事业单位也加大来清华宣传和招聘的力度,预计我校明年到天津就业人数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第三,大力激发引导研究生的学术志趣。研究生院、研工部和各院系通过博士生论坛、巅峰对话、学术人生、学术沙龙、学术之路、学术新秀评选、特奖分享、微沙龙、真人图书馆等分层次、全方位的品牌活动,建立自上而下的资源推介与自下而上的主动获取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朋辈激励和师生互动在激发研究生学术志趣中的作用,引导研究生坚定学术理想,并规划好学术职业发展之路。
第四,畅通基层公共部门就业渠道。学校通过推动省级组织部门开展定向选调、推动地市县区组织部门开展人才引进等合作方式为有我校有赴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坚定意愿的同学开辟“绿色通道”。2015年我校与22个省市合作开展了定向选调生工作,与7大区域中心城市建立人才合作联盟关系,并与30多个重点城市签有人才合作协议。
对于赴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学校专门设立“启航奖”和“廖凯原奖”,每年奖励300余名毕业生,鼓励支持他们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学校领导也一直非常关心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坚持对于做出具有方向性意义就业选择的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今年暑假期间,校领导专程前往重庆、四川、青海、江苏、江西、福建、广西、上海、新疆等十多个省区看望各领域毕业生并召开座谈会。很多院系也采取了内涵相同、形式多样的就业奖励,并对毕业生予以关心看望和跟踪支持。
第二项重点工作,提升职业发展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开设一系列职业发展课程指导学生职业生涯的科学发展。通过深入开展职业辅导与咨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求职的素质能力。服务同学的职业规划与成长,大力建设覆盖党政、学术、创业各领域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工作室咨询体系,继成立彭凌工作室、张超工作室后,今年又成立了进行就业政策咨询的志楠工作室和服务创业工作的潇潇工作室,我们正在策划成立面向学术就业的咨询工作室。
截至2015年,职业发展中心已连续开展十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累计覆盖400多名教练,6000多名学生。2015年内,共有103名教练参与指导了1100名在校学生,组建了80个小组,完成200多次活动。其中35位教练为学生提供了280余个实习名额。
另外,职业发展中心还大力加强并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服务功能。其中,基层公共部门发展研究会举办了“清华人·基层梦”成长论坛,为有志于赴基层公共部门的学生聘任了社会导师,搭建基层学习、实践、交流平台;职业发展协会推出基于微信的在线讲座,让更多同学受益,助力同学的职业规划与成长;就业服务协会积极拓展优质的就业和实习资源,为同学提供服务。
第三项重点工作,拓展和深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今年12月,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各高校“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我校一直保持与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在资源管理、信息推送、入场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已较早基本达到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的水平。2015年我校举办了433场招聘会,2614家单位来校招聘,就业机会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资源富集程度引领全国高校。
第四项重点工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资源链接和支持。2015年,职业发展中心设立了创业工作部,在全国高校中首次组织“创业企业招聘会”。2015年,我校12支团队成功入选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共获得200万资金的支持,我校建设北京市示范性创业中心的工作开展顺利。我校还加强与地方在支持学生创业项目等方面的合作,与成都、青岛等七地的市政府、多家投资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五项重点工作,加强就业调查研究,为教育教学提供反馈,也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今年,职业发展中心在就业质量报告、就业报告的基础上,又完成了自主创业状况报告和对教育教学培养过程的反馈报告,创刊校内杂志《就业观察》,并与四川、广东等地组织人事部门合作开展了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的课题研究。
通过一年来精细化的就业引导工作和专业化的职业辅导工作,我校就业工作又有新的进步。我校的就业重点率持续高位,稳定在80%左右。我校的京外就业率逐年提高,已经连续三年超过50%。京外率的增幅看着只有一两个百分点,却实属不易。
在基层公共部门就业方面,我校就业人数趋于稳定,数量和比例更为合理。2015年共150名赴基层就业毕业生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自09年开展定向选调工作以来,我校已经有近千名毕业生赴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乡镇工作。
在就业单位结构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较大调整。其中毕业生赴国有企业就业比例趋于稳定,赴三资企业毕业生就业比例逐年下降,到优秀民营高科技企业就业的比例显著上升。目前,职业发展中心正在研究将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在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纳入我校重点就业企业。
在2015年的毕业生中,也涌现出多位优秀典型。如:赴海军辽宁舰参军入伍的新闻学院本科毕业生门良杰,在校期间担任带班辅导员、赴四川选调的建筑学院博士毕业生王妍,获得过“学术新秀”荣誉、选择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生命学院博士毕业生石建金,赴中船重工725所工作的机械系博士毕业生谭向虎等。他们都用行动践行着学校的就业引导理念和成才报国的情怀。
2015年,我校的就业工作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较高评价,在今年11月发布的QS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我校位居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以上是我的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衷心感谢大家过去一年来对就业工作的辛勤投入和大力支持,也祝愿我校的人才培养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