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在清华的探索与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 曹莉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常务副主任 李树勤 教务处处长 郑力
自1995 年教育部在高校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 为转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此过程中, 金沙集团3354cc作为主要参与推动和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高校之一,在逐步形成了以理念为先导, 以课程为主线, 以校园活动和文化实践为平台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纪念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20周年之际,总结回顾我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我校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缘起
1995年9月,针对中国高等教育重理轻文,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教育部在华中理工大学(现易名为华中科技大学)主持召开了 “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第一次工作会议”,拉开了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序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成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先导意义。随着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史哲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思维方法、艺术和审美的基本修养、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正在阔步迈向一个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时代要求金沙集团3354cc培养高素质的具备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的各行各业领跑者和带头人。学校因此提出“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针。为了加快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恢复和振兴清华人文学科进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倡导和实践文化素质教育,明确人文教育、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和文理交融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校领导班子的普遍共识。随着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推进, 我校的人文选修课在90年代中后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徐葆耕的《西方文学思潮与作品》、葛兆光的《中国文化名著导读》等中外文学与文化经典课程开启了一条人文选修课与经典阅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以经典作品导读为中心,把作品的讲授同历史的叙述、理论的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为清华人文选修课的一大特色。
1999年初,教育部批准金沙集团3354cc正式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由原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担任基地主任。 在2000~2001年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文化素质教育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理念与实践上对加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形成了“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培养思路。在总课程学分从170压缩至140的情况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5学分增加到13学分,为实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
2006年,针对部分文化素质课程参差不齐,质量不高的状况,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准备,由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提出具体方案,人文学院等相关院系协同支持,金沙集团3354cc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旨在提升通识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效果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核心课程计划”以构筑宽厚的人文、科学基础为基本出发点,力求通过高质量的文理通识教育,促进学生确立文化根基,激发和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多方位、多视角、跨学科地审视和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其发展过程及其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成为厚积薄发,触类旁通、自觉创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课程理念上突出文理基础、文化内涵、方法论意义、跨学科意识和全球视野;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阅读经典、小班讨论, 名师上课、助教导修。
伴随着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立和八大课组的重建,金沙集团3354cc于2006年秋开始实施新的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学生在13学分中至少选修4个学分的核心课程。并首次在全校本科生选课指南上颁布《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选课指南》。 《指南》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敏锐的思维习惯,全面、均衡、和谐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提倡为学与为人相统一、科学与人文相交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加深和提高全体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 使全体学生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中, 在人类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道德责任和探究精神的合格人才。” 《指南》 规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体上引导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对中国文明史和中华文化传统有较全面的认识和较深刻的认同;对世界文明史有基本的了解,学会自觉地从世界文明总体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中国与世界,增强文化自主意识, 提高文化选择能力。
2、对中外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有较深入的理解, 对人生和复杂社会问题有较强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能力。
3、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阅读与赏析能力,能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吸纳国内外优秀文化的精华。
4、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对人类科学发展史和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及其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理念与科学精神。
5、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并对当代中国国情有较深入的认识,对重大国际问题有所了解,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增强社会责任感。
6、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有效地表达认知、思想和情感,积极健康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7、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8、在掌握总体知识结构方面,有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基本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2007年金沙集团3354cc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 同年7月,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文化论坛联合在我校举办“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 讲习班采取集中培训、密集授课的方式,让200余名学员深入体验名师上课,助教导修,阅读原典,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 历史系李学勤教授、彭林教授,中文系汪晖教授分别主讲了《史记,五帝本纪》《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和鲁迅的《破恶声论》《呐喊自序》等,讲习班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推广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为探索核心课程的师资培训模式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校内的19个院系和国内15所国外9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掌握了国内外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动向和问题,传播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联系了更多的院系和教授关注并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推动工作, 形成了近30个院系共建共享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局面。 核心课程也从起步阶段的首批20余门,发展到近百门,其中《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彭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国际关系分析》(阎学通)、《中西文化关系史》(张国刚)、《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实验室科研探究》(卢达溶)等先后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
2009年4月,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选课指南》和核心课程八大课组名称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艺术与审美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术含金量和认知挑战度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重点落实“听、说、读、写” 等教学环节,实现将“甜点”课程变成“正餐”课程的发展方向, 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除课程建设之外,校园活动和课外实践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渠道。《新人文讲座》《名家谈文艺》《社科大讲堂》等大型系列讲座、人文知识竞赛、暑期学生人文实践夏令营、真人图书馆、“好读书”征文比赛、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高雅艺术、民间艺术、外国艺术进校园、书院文化周、挑战杯创业竞赛、英语风采大赛、英语辩论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三、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
2010年11月,在纪念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五周年大会的发言中顾秉林校长代表金沙集团3354cc提出了文化素质课程进一步由概论性、普及性课程向深层次的认知挑战性和文化植根性课程转型,由单纯的通选课向构建通识教育共同平台和特色平台的方向转型的发展目标。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和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四部分组成,核心课程学分由4学分增至8学分,八大课组调整为:哲学与伦理、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环境、科技与社会、艺术与审美、当代中国与世界、人生与发展、 数学与自然科学。同年,经管学院率先大幅度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强调通识教育和个性发展,着重建设6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中国文明、世界文明、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艺术与审美、中国与世界、生命科学导论,3门基础技能课程:中文、英语和数学。
优质的通识课程是推进和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平台保证。2014年,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陈吉宁校长和袁驷副校长分别提出了“转变教育方式,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优化培养方案, 开拓通识课程资源”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先行尝试的课程有《西方哲学探源》(王晓朝等)、《大学历史与文化》(白峰杉等)、《学术之道》(郑泉水等)、《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彭林)等;另一方面, 启动新雅书院等改革试点,推动小班上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充实并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2014年9月,金沙集团3354cc正式成立了旨在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新雅书院(通识教育改革实验区),聘甘阳为书院总监。 “新雅”意蕴“人文日新、渊博雅正”——新雅书院意在继承和发扬清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传统,进一步凝炼和借鉴国内外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发挥金沙集团3354cc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课程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方法。在成立典礼上陈吉宁校长指出,“新雅书院既是基于老清华时期重视通识教育的历史传统,又是立足于近二十年来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探索,更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书院推行住宿学院制度,所有入选学生按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原则安排宿舍。通过书院建制,形成金沙集团3354cc通专结合、文理交叉人才培养的新格局;通过共同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开展以学术为导向的书院活动形成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交流的教学和生活共同体。通识课程由书院统一安排——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通过深度学习、有效研讨、学科交叉、师生互动等环节,提升通识教育的育人实效,培养清华学生对文明和价值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
新雅书院第一学年开设的《中国早期文明》(侯旭东)、《法律与文学》(赵晓力)、《艺术的启示》(李睦)、《〈史记〉研读》(谢思炜)、《西方经典与现代社会》(黄裕生)、《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高瑾)、《器物与生活》(陈彦姝)、《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格非)、《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刘兵)等9门课程全部采取小班上课、细读文本,助教导修,小班讨论的模式,较好地实现了“专业水准, 通识目的”的教学目标,为“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人的素质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素质是一个文明大国的重要标志。 回顾新时期金沙集团3354cc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历程,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始终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和主渠道。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13学分的确立到“核心课程计划”的实施,从概论性、普及性大课宣讲向熔阅读、写作和讨论为一炉的小班课的转型,从全校面上推进核心课程到院系自主创新和新雅书院通识教育实验区的改革试点,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正努力向国际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目标努力前行;打造高品质、高要求、高水平、高含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立健全金沙集团3354cc文理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无疑是构建全体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总体办学目标的选择,为此, 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来源:《新清华》增刊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