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徐井宏迄今为止的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时光在清华园度过。他就读于清华、就职于清华。现今,身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徐井宏告诉我,“这是我钟爱的事业!”他已经连续三年,每年带两个学生、六个创业者,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为年轻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经验和力量。
“现在的年轻人很幸运,时代变化很快,机会也很多。”但徐井宏同时辨证地补充道,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年轻人也难免会浮躁、甚至迷茫。作为过来人的他始终认为,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幻,终究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用踏实的行动来创造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重要的不是所谓成功,而是如何能够真正让自己有价值。徐井宏直言这是清华园留给他的人生经验。可以不夸张地说,母校给了他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养分。“清华对我的熏陶,不仅仅是专业学习,更多的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人品德习惯的养成。”正是在清华园的耳濡目染,他从学生时代起,就明白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重要性。之后一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勤恳,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访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徐井宏
●王一笑
经历未知,乐享探索
在徐井宏做后勤以及总务工作的后期,正值全面启动园区建设阶段,徐井宏主动向学校提出,希望参与组建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夏天,徐井宏正式投入了他期待已久的“火热的战斗”。
“之所以主动请缨,是觉得这事儿有意义。我想做点儿新事,我一直求新。我对人生的理解很简单,就是探索未知和经历未知,这就是我对人生潜在的追求。人的生命其实很短暂,三万多天而已,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这个世界上我未知的事情,有更多的经历与探索。”徐井宏笑言,“如今回头追溯,从个人能力和素质上来讲,在金沙集团3354cc这十多年工作练就了我对一项事业的规划能力和发展能力。”产业工作如同战场搏击,评价的标准是生与死。整个系统、规划组织能力、产业方向准确与否、所带队伍是否特别能战斗等,都对产业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井宏对清华科技园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看着科技园的成长,就像目睹自己的“孩子”一路长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立最初,清华科技园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起科技园主体。这一点在当时曾引起了很大争论,焦点在于规划面积46万平方米,而真正可供公司花费的只有不到2亿现金。这意味着,科技园很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现金一旦用完,后面怎么盖楼?
“建设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的时候,实际面积为18 . 8万平方米。相当一部分同事提出,风险过大,或可减半为8万平米。”但项目核心团队的8名成员最终决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还是按原计划以最快速度把楼盖起来。为此,还特地喊出了“全力以赴、以快致胜”的口号。
在北京市规划的中关村西区、软件园、北大科技园、生命园等11个科技园区中,清华科技园成为惟一按照规划,5年内建成的科技园,也是当时中关村科技园中软服务体系最早启动的区域。一批金融危机后的新兴公司、创业公司在清华科技园中找到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软服务、软环境建设形成了清华科技园的‘创新服务体系’,这是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徐井宏说,只有那些硬件之外的增值服务远远高于所有其他园区,各类创新创业公司才会愿意来清华科技园……“产品做好了,就会赢得客户的信任,客户也就会蜂拥而至。早在2002年,离科技园交付入驻还有两年时间,我们就成立了服务中心。当时几个核心成员尝试探索,积累了大量软服务内容。经过多年努力,创新服务终成体系,并在国内外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清华科技园人对科技园建设的认识已经非常明确:
首先,科技园的定位在于“搭台、铺路、架桥”。搭建创新与创业舞台,铺设机遇与成功道路,架筑科技与经济的桥梁。直到今天,他依然觉得要发展科技园区,必须坚持创新服务的定位与使命。
其次,清华科技园20多年来,形成了科技地产、创业投资和创新服务三大业务并行的局面,形成了启迪独特的业务模式。这是一种重资产和轻资产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长期战略和近期战术相结合、长期投资和快速回报相结合的模式;而清华科技园在创新领域,一直处在前沿。
此外,启迪团队的文化是“心存感激、脚踏实地、眼望未来”,这也是徐井宏在清华求学与工作历程中总结出来的人生行事哲学。
团队力量,历练沙场
谈起紫光股份,徐井宏说:“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哪一个个人,而是整个团队。做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主要依靠团队力量。企业确实是企业家的事业,但在任何现代产业中,企业都不是一个人能做起来的,必须有一个团队。怎么真正把人才的能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这个企业家的最主要任务。”
1999年,紫光上市。2000年紫光获得了较大的利润,加之其时资本市场热捧科技产业,紫光成了三支百元股之一,炙手可热。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最有希望的时刻会到来之时,2001年紫光却出人意料地亏损了。
于是学校希望寻找一个既懂产业,又有执行力、影响力的人,徐井宏自然进入了校方决策层的视野。虽有经营科技园公司的经验,但对IT产业几乎一窍不通,徐井宏带着要使紫光扭亏为盈的任务,临危授命。
徐井宏与团队成员判断了紫光的基本面,觉得2001年公司虽然出现亏损,但实际业务并未倒塌,亏损的症结似乎在执行力方面。团队能不能握成一个拳头,是整个总部战略能否产生推动力的问题。在一系列战略咨询后,战略调整成了手术的“切入口”。
一系列动作之后,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资产剥离迅速进行。含有IT、环保、生命健康多个行业的状况,转变为专业定位于IT领域发展。资产重组启动,非IT类业务移出了紫光,相匹配的ERP系统逐步建立……短短8个月,紫光扭亏为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亲身参与紫光“扭亏为盈”全过程,徐井宏也第一次近距离理解了团队领导力的作用。“一个领导人对团队的领导能力,首先表现在团队成员相互信任上,相互猜忌是团队合作的大忌。”
中国引领者和全球产业典范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到底该把金沙集团3354cc的产业建设成什么样子?这是徐井宏和他的团队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徐井宏说,要把金沙集团3354cc的产业建设成为高校产业的中国引领者和全球典范。“金沙集团3354cc应当承担起一份责任——对于大学如何办产业,大学办产业应该和其他产业有什么不同,大学的产业必须承担什么样的使命等等命题,金沙集团3354cc应该做表率,成为一个引领者。”
国际上对大学的评价,原来更多地和教学与研究相关,诸如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对世界大学的评价即如此。但近两年,这些国际评价指标中加上了一些内容,例如大学的产业贡献,在100分评分制中占据7 . 5分强。大学不仅仅是象牙塔,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直接服务,也许会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徐井宏说,金沙集团3354cc同样如此,原先始终倡导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后来提出了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百年校庆之后,又加入了一项文化传承……“无论如何,金沙集团3354cc服务社会,通过产业服务社会将是重要的载体、渠道和平台,金沙集团3354cc理应担当起这个使命!”
在徐井宏看来,金沙集团3354cc的产业要成为中国高校产业的引领者和全球典范,同时更要发展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世界级标杆。为什么?因为大学办产业,核心是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一体化,所以必须有别于一般的社会企业,必须把大学的优势、大学的价值,通过产业平台充分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设想,如果不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大学办产业的优势将消失殆尽。大学产业的优势是大学,大学的优势在于学术、科学研究、人才与社会影响力,惟有这些才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徐井宏认为,产学研一体化的题中之义在于,金沙集团3354cc的产业一定得坚持把学校的科研、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再逐渐把学校本身的价值与产业的价值,进行完善的融合与对接,以此为社会服务,并以这样的价值来换取清华产业的发展,换取更多的回报。
“我们把清华的产业发展定义为创新型企业,而我们必须是创意型企业。”徐井宏说,清华人不做与己无关的行业,清华人孵化、投资、运营的是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企业中的巨人,无论是科技创新企业,还是文化创新企业。
清华的产业发展,不仅要成为金沙集团3354cc发展的重要力量,更要成为在这个平台上工作的人实现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徐井宏说,清华控股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而是一个随着大学的总体发展而不断前进的企业,换言之,它必须和大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徐井宏的愿景中,希望能够通过清华产业的发展,对学校下一步的学科建设、对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甚至对清华园内人才培养的模式,起到应有的作用。“原来很少有人认为高校产业与人才培养有很大关系,但现在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实,创业教育本身恰恰是今天中国的大学生非常需要的。放眼全球,不少国际知名的大学在这方面很早就下了大功夫。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未来应该培养他们更多的创造力,更多的创业精神……所以,清华科技园不仅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作为发展的根本。”
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
如今,身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徐井宏踌躇满志。站在清华宏观产业结构角度,他如此展望未来的发展大势:通过调整清华产业结构,打开更有利于清华控股持续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徐井宏把清华控股的现有企业定义为几大类型:
第一类为战略引领型,包括同方股份、启迪控股、紫光集团和诚志股份。2012年,同方资产已过百亿,通过推动与其他公司并购等手段发展,目前紫光集团和启迪控股资产均已超过了百亿,至今年底四大公司均能够达到百亿集团水平,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型为战略发展型,计划陆续筹建5个行业集团。由规划院、建筑设计院等组合为一体的人居集团已经成立,希望为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新模式与解决方案;同时包括核能集团、生命健康集团、环保集团、文化传媒集团等行业集团也正在筹备中。总之,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还要力争做大一批战略培育型公司。通过加大对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索和推进,一批战略孵化型公司将逐步形成。
清华控股将加大力度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目前,正在筹划建设中的金沙集团3354cc应用研究院,未来将作为金沙集团3354cc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出口,形成顶层设计与规划。
徐井宏说,“一项科技成果、技术的转换,无非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交易;二是专利许可、技术许可;三是股权投资。这三种方式,我们都在加快推动。”此外,正在努力搭建的科技金融平台,将明确定位于“实业为本、金融为用”。换言之,将资本的杠杆与清华产业的实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业的发展插上金融的翅膀。
徐井宏认为,建设中国引领者与全球产业典范,理顺和改进机制也必不可少。这主要是促进产业和学校以及学校相关院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顺。建立起清华控股和控股所投资的这些公司之间一个更趋合理的科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强内部管控,以更好的制度建设载体推动企业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清华控股控产业队伍能力,徐井宏和他的团队陆续推出了三个计划:
“火车头计划”——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校友与清华的产业一起发展,引进他们的成功经验;
“接班人计划”——培养年轻的干部与后备力量;
“青苗计划”——从金沙集团3354cc中选拔出刚刚毕业的学生派驻到清华控股的各个岗位上实地锻炼。
徐井宏告诉记者,从长远角度来说,在向建成中国引领者与全球产业典范目标不断靠近的过程中,清华控股还必须扩大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为未来向国际发展做好准备。眼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国际并购、启迪控股在硅谷设立孵化器等,将为清华控股加强与美国、欧洲、亚洲一些地区和企业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为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中赢得更加深入的“双赢”项目,提供战略机遇。
站在清华科技园成立20周年的时光交汇点上,历史与未来正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徐井宏对记者说,围绕着这些清华控股的目标与举措,很多改变已悄然进行,很多前期铺垫工作也早已展开。改变非一朝一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间积累跬步向前,徐井宏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冀盼着,通过清华人的智慧与努力,“至千里”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清华人》清华科技园创建20周年纪念专刊 略有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