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生物学界的“一公大师”
——记良师益友特别奖获得者施一公老师
研通社记者 孙蒙蒙
施一公,金沙集团3354cc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16年,曾获2次“良师益友”。2009年9月28日起,任金沙集团3354cc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施一公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4月2日,施一公获爱明诺夫奖,成为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一场学术讲座中,他抱着双臂、凝神静听,双眼迅速扫描屏幕信息,大脑又一并在飞速运转。问题一旦跳入,他便眉头紧锁,继而举手提问交流。这正是生命科学院的“大牛”施一公教授,在他身上似乎永远看不到正午的慵懒、亦或深夜的疲倦。
施一公老师与毕业生合影。
清晨的时钟刚敲响第七下,施一公老师已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迅速查阅领域内的最新文献后,他走向实验室,和同学们聊生活、谈科研。每当听到实验中的困难,施老师总是放下工作帮助学生一同分析、解决。“他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节假日也常陪着我们”,施老师的学生这样回忆着。
施一公老师总是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情绪波动。在攻克国际竞争激烈的课题时,不断遇到的瓶颈让同学们都沮丧不已,心生退意。这时,施一公老师的一双“火眼金睛”看出了大家的心态变化,“他鼓励我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去尝试一些新东西”,尚宇对施一公老师的教诲记忆犹深:“很多竞争激烈的课题,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最先放弃,谁就最先失败,即使失败,也要不留遗憾,不能败给自己。”这一番话总能让同学们如打“鸡血”一般,鼓足干劲,攻克难题。
施一公老师参加接力赛。
“方法论”和“遵循逻辑”是施一公老师的学生们最耳熟能详的科研方法。相比于顶级期刊、影响因子,他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学问。他一直坚持:“博士期间最重要的不是发表论文,而是学会思考科学问题,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在科研上,施老师总是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当观点有冲突时,他也总是耐心地听完,然后用形象的例子或具体的计算来说服学生。
虽为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大牛,却始终淡泊与乐观。施一公老师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励着周围的人。他言传身教,告诉学生“如何做学问”、“如何做学者”。
良师良言:
“当你迷茫,不知道将来该干什么的时候,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情。”
“很多竞争激烈的课题,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最先放弃,谁就最先失败,即使失败,也要不留遗憾,不能败给自己。”
“博士期间最重要的不是发表论文,而是学会思考科学问题,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良师故事:
在施老师身上我不光看到了他扎实的学术功底,也能感受到他在受到质疑和挑战的时候,能够冷静的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每每想到我在争辩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施老师还能呵呵一笑,用平稳的口气和我解释问题的样子,我都会觉得敬佩和羡慕。
——学生任若冰述
他喜欢最大限度挖掘和锻炼学生的科研潜力,每当处在课题关键的时候,他总是为我们讲述其他课题组是怎样在遇到困境时“不放弃,不抛弃”,用鲜活的事例感染我们,使我们重拾信心,热情百倍地投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去。
——学生李静贤述
(清华新闻网12月4日电)
供稿:校研究生会 学生编辑: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