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艾四林
法治是当今世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既有工具理性的维度,又包含价值理性的维度。从工具理性来看,各国法治有其相通之处。但是,从价值理性来看,各国法治又呈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因此,法治并不是价值中立的。我们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能够强烈感受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不是抽象的。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关乎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法治国家?这是关于法治的性质和方向的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曾经有过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要想建设一个成熟、理性的法治国家,任重而道远。更重要的是,我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的必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是方向是不是正确。”为此,《决定》鲜明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决定》还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国外法治理念和模式”。这就向国内外鲜明地宣示,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向全社会释放了正确而明晰的信号,回应了人们的重大关切。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公也不是社会主义。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影响老百姓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信心和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公的问题。老百姓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深恶痛绝。这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同样非常强调法治的公正性,《决定》明确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并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写进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列为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项原则之一。《决定》还明确提出,要把公正原则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等全过程。在当前,司法公正尤其重要,“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我国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这种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来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为此,《决定》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并对保障司法公正作出更深入的部署,例如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纪律通报、责任追究制度等。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法治究竟是谁的法治?是为了谁的法治?中国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是为了人民的法治。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此,《决定》将“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写进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项原则之一。《决定》强调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法治的这种鲜明的人民性,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在立法上,《决定》提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为此,《决定》指出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在执法中,《决定》提出,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切实尊重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人民群众合法财产;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坚决纠正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在司法上,《决定》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为此,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参审范围等。在守法方面,人民群众不但是立法的主体也是守法的主体。《决定》强调,全体人民都应树立法治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这些基本价值取向。因为它们赋予中国法治以合理性和正当性,从而赋予中国法治以先进性、优越性和权威性。
注:本文为清华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教师发言选编。
来源:《新清华》20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