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金沙集团3354cc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4年10月16日)
校长 陈吉宁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
经过一年的深入研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今天就要闭幕了。正如袁驷副校长的介绍,讨论会从始至终都得到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注、参与和支持。首先,我要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讨论会是在上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基础上举行的。2009-2010年,我们在百年校庆前夕召开了第23次讨论会,在全校师生广泛讨论的同时,约请了朱邦芬、史静寰、钱颖一、姚强、薛澜等一批对学校使命战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深入思考的教授,牵头组成三个研究组,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形成了三份很有份量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对这次讨论聚焦问题、推进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校人才培养总体质量是好的,但相对于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还不突出,这也是我校面临的最大挑战。
去年9月启动这次讨论会时,学校确定了“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的主题,希望进一步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和研讨。在讨论过程中,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启动了综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同时加快了章程建设,对许多重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共识。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学校综合改革先行先试,这次研讨的问题远远超出了预定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也凸显了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它们的迫切性。
刚才,几位老师和校友从不同角度作了精彩发言,我完全赞同。下面,我结合这次讨论会的情况,就如何认识当前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谈一些意见。
一、我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大学的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清华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长远,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当今时代,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加快流动,各方面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是中国下一步发展最宝贵的机遇,也是清华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发展从过去的融入世界到今后的引领世界,所需要的骨干人才,不仅要关心中国,也要关心世界;不仅要懂得中国,也要懂得全球;不仅要研究发达国家,也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全球化对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性课题。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深刻转型。目前,世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正加速变革。与之相伴,环境污染、资源约束、贫富差距、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等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经济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的人才需求必然随之改变,人才成长方式也会与过去不同。
当今时代,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今后20、30年,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领13亿人口跨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面向长远未来,我国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才,他们应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能力、知识结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当今时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先进教育技术大量涌现,特别是MOOC的兴起,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它们正深度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人类思维模式和学术组织形式,有可能直接冲击教育界现有领跑者的优势地位,催生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上述新形势、新情况,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远见、有担当、有视野,能够适应并引领世界未来的发展潮流,能够走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能够满足社会转型和国家发展的长远需要。但是,我们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都还不相适应,人才培养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更加突出。
一是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几次提到,法学院许吉如同学在哈佛当交换生时曾写信给我,说令她惊讶的是,海外学生能够跨越自己的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整个世界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虽然学校多年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应当说,目前我们的教师和同学关心的往往只是眼前的、身边的、当下的一些具体问题,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对颠覆性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不愿意或不敢投入,对今后几十年社会的发展变革趋势还缺乏清晰认知。
二是如何在社会深刻转型的形势下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最近1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开始了普及化进程。在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的要求和评价,直接的、量化的、功利的东西多了,大学本身和大学培养的人才自身都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同时,社会的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人的成长路径也较之过去有了显著变化。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诱惑,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学生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念、胸怀视野等方面面临严峻考验。清华要培养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而是具有领导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开创者、建设者。因此,在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怎样培养非功利心的人,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成长最重要的价值和能力,避免人生目标的功利化、庸俗化,是学校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三是如何在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方面有所突破?应当说,清华培养的学生质量“均值”不低,但“方差”较小,杰出人才的比例并无显著优势。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趋同性强,也说明培养模式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包容不足,供学生自由发展、个性成长的空间不够。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同质化要求较多,清华的办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随着我国发展从跟踪到引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将大大增加,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再靠单一的培养模式显然行不通。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要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好路径。如何改变现行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大量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严峻挑战。
四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来自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培养环节的训练。但是,我们很多课程和环节仍然过于关注知识的完整性,而不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挑战权威,用同学们的话来说就是“水课太多”。这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耽误了能力培养,又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课程问题,首先反映了我们的教学观念问题,我们如何要求学生的问题。很多老师停留在把传授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甚至是只教书、不育人。同时,还反映出我们的培养体系和环节不合理,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师生互动太少,教学评价激励机制亟待改革。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我们过去人才培养的很多成功经验,深刻揭示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必须在今后长期坚持。但是,有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改革;有的甚至成了制约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则必须坚决摒弃。
二、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一年来,教育工作讨论会对我们要培养什么人,达成了广泛共识,那就是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对于怎样培养人,也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案,制定了《金沙集团3354cc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40条”)。今天我主要讲改革思路和举措,概括起来就是12个字:变理念、换焦点、转方式、多样化。
第一,要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
通过这次讨论会,我们提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清华有着“干粮”“猎枪”的比喻,明晰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无需多讲。这里要重点探讨的是价值塑造,因为价值取向比“干粮”和“猎枪”更为重要,是造就“猎人”的关键所在。
价值塑造,出发点是立德,落脚点是树人。习近平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个德,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追求要融入社会进步的主流。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不能只贪图过舒舒服服的小日子,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必须是有抱负、有思想、有远见、有担当的时代英才。
在办学实践中,要真正实现“三位一体”、特别是价值塑造的目标,需要有效的教育模式。为此,学校将着力推动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塑师生关系。这是“三位一体”教育的核心与抓手。在学校里不能是老师传授知识技能、辅导员培养价值观,将二者相互分离的这种倾向必须彻底破除。广大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价值塑造的主要责任,通过“言传”和“身教”来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此,我们的教师要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创造一切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大幅度提高在课堂学习、学术研究和校园生活中师生互动的质和量,以收“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濡染观摩之效”。同时,要推动教学相长,纠正学生把导师、导师把自己当做“老板”的倾向,形成健康和睦、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二是强化课堂内外全过程全方位的互动和训练。我们要通过“4+2”六类课堂,即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以及成长社区,创造全方位的成才环境,共同落实“三位一体”要求。过去各类课堂是有时脱节的,学生在课堂上学知识,在实习中锻炼动手能力,课外活动拓展素质,有时还互相冲突。这次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推动各类课堂协同培养和价值塑造。同时,课外活动、宿舍生活、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国外访学等环节都要围绕“三位一体”目标进行统筹、设计和安排,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了解广阔的世界。例如,实习不能全等老师安排好了,学生只去参加,而要从联系实习岗位开始,因为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培养。又如,学生社会实践热衷于不停地做各种不同公益,不断换新的,浅尝辄止就难以深入,没有坚持就没有质量。再如,宿舍交流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环节,但如果同宿舍的几个人固化了,这种促进作用就要大打折扣。
三是减少课堂的学生人数。我校课程体系中,约70%是大班授课,30%为小班。今后要倒过来,争取把小班课程提高到70%,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要坚持教授上本科生讲台,不仅上大课,还要提倡上小课。大学贵在有大师,但必须是能触摸到的大师,必须是有温度的教育,能使学生和老师亲,通过老师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人格和人生。
为了贯彻落实“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学校目前已采取了一些举措,建立了若干人才培养特区,创立了本科综合实验区,今后还将陆续推出新的举措。
第二,要变换工作焦点,推动教育教学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教与学,是办学的一对主要矛盾。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都决定了大学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抓住学生学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工作重心便自然而然地落在抓教师、抓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考试成绩。其结果是,学生的学术志趣和知识之外的能力,特别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视野胸怀等方面的提升诉求,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被压抑了,创新创业空间被挤占了。
要改变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我们必须变换工作的聚焦点,推动教学工作从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转变,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学方法。学校决定设立专门机构,拿出专项资金,大力开展教师和助教培训,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要调整教学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设小班研讨课,运用研究性、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引入“翻转课堂”等新思路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根除知识灌输的习惯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度。我们大量课程都是两三个学分,不深不浅,不痛不痒。一方面,要精简学生必修的课程门数,多开一些大学分的课程,增加学习挑战度;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开设高质量的课程,增加全校课程总数,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同时,要建设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转系、转专业的自由度,推动二学位、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我们还要着力构建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支持其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并探索建立本科阶段的“间隔年”(gap year)制度,尝试本科生全程自主设计培养路线的学者项目(do it yourself,缩写DIY)。
三是建立基于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效(Outcome Based Education,缩写OBE),是以学为主的根本要求,其关键是实行基于OBE的课程设计。它包含三个步骤:确定课程学习成效,以学习成效为指南设计教学环节,最后通过作业考试等环节检验学习成效的达成,形成课程设计的闭环。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不能简单归因为学生工作要加强,而是要在课程学习成效中增加“学习兴趣”一项,然后设计授课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作业考试等来检验学习兴趣是否增加了,如果没有增加,我们还需要重新设计授课环节,直到学习兴趣真正得以提高。同时,学校将加强评估,6年一轮对本科专业进行校内评估,评估差的将停止招生;鼓励院系参与ABET等国际专业认证,根据认证标准改造教学环节和设施,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国际认可度,形成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转变教育方式,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史上一直争论的问题。无论中国还是全球,过去、现在在争论,将来也还会争论下去。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并没有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试图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来达到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的目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多选点课,而课的水平又不是很高,结果最多是拓宽了知识面。事实证明,专业教育加文化素质教育,想解决通专关系的做法,现在看来不太有效。在专业教育方面,我们的专业过窄、过于刚性,也没有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很好结合起来。
通识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核心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这是我们实现“三位一体”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仍在探索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有机融合,为的就是解决学生长远的适应性、能力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目前的重点是做好两件事。
一是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要加强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把通识课程与课程之外的其他培养环节结合起来,切实提高通识课程质量。需要强调的是,要扭转那种把通识课当成概论课的错误认识,切实提高课程挑战度,使通识课也达到专业课的水准。要调整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提高培养方案的弹性、灵活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学生自主发展有机结合。要建立通识教育责任体系,建设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和课程基地,设立专职教授岗位负责通识课程建设。
二是推进通识教育实验区建设。最近,我校刚刚成立了新雅书院,试点书院制博雅教育,在部分院系推广较为完整的两年期通识教育体系。新雅书院实行不同院系、学科的学生混合住宿,为差异更大的学生创造直接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条件。部分师生对此存有一定的顾虑。诚然,混住会产生一些过去没有的问题,比如可能会对一直沿用的行政班级体系带来一定冲击,两者该如何协同共进?能否通过混住形成一种新型的学生社区文化,并传承下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研究。我们之所以一开始做的规模很小,主要是目前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教师和课程资源,也希望将其真正做精做好。今后条件成熟了再逐步扩大,最后推广到全校,这个过程恐怕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新雅书院是一棵新苗,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希望大家不要对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指手画脚、求全责备。
第四,要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开放性。
有人认为,清华学生像一个模子刻的。这从侧面反映,我校学生的成长类型较为单一,学校的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我们“求同”过多,“存异”不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多样的,单一模式培养的人很难适应大环境,必须拓宽培养方向和调整评价标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学生培养成一种类型A,通过学得早一点、深一点、多一点,使之从A变成A+,而是要从A到X,培养多种类型的人,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成长路径上各具特色。
前两天几位校友跟我聊天,说当年都有考试成绩不如人的挫败感。这是大家都挤一座独木桥的结果。在一个班级,总有一半的人成绩落在另一半之后。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清华同学更是如此。如果让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来衡量,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很优秀。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建立走向社会的自信,而不是留下挫败感、失去自信心。
首先,要破除单纯知识考试的招生录取模式。重塑招考关系,要从看分数招生转到看故事招生。也就是不仅要招成绩好的人,还要招有故事、有经历、有体验的人。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高考招生方案,我们要把握住这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契机,建立更加符合清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招生录取机制。
其次,要破除依赖“学分绩”的学业评价方式。指挥棒不变,培养多样化人才就是空谈。学校决定建立多维度的学生评价、荣誉、奖励体系,增加荣誉的多样性和激励的多样性,大幅提高单项奖学金和特色奖学金比例。要探索课程考试改革,重点考察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力等能力素质。我们鼓励各院系面向全校提供多样化的第二学位、辅修学位和交叉学科课程项目,拓展学生的成长通道。
同时,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激发和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首创精神、团队精神。企业家精神不是企业家独有的。清华学生无论将来做学问、搞管理还是办企业,都很需要这种精神。在创新致胜的时代,创业家将成为真正的社会骨干。我们要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等各种途径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大家知道,学校已经建起了创新实验室(X-lab)、创客、学生兴趣团队等多个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这次讨论会进行期间,我们又创办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以打造全球创新人才教育与研究平台,培养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
多样的世界才丰富,多样的社会才活跃,多样的人生才精彩。学校和我们每个人,都要对多样性有足够的认识、理解、尊重和包容,这是帮助学生多样化成长的先决条件。
以上四方面改革举措,如果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可以是:三位一体,以学为主,通专融合,多样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当前,我校人才培养既面对老问题,又面临新挑战。这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面向长远,研讨的都是一些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因此,讨论会的闭幕并不是结束,而是改革的起步。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前后,结合学校综合改革,将讨论会的丰硕成果付诸实施,将各项改革落到实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清华园必将走出越来越多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