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无悔青春
——记2009年度金沙集团3354cc“十佳紫荆志愿者”张洁
■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王怡霖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作为金沙集团3354cc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现就读于土木工程系土研六班的张洁,志愿奔赴西藏支教一年,成为清华第一位赴藏支教的女生。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她又作为京外地区——西藏自治区奥运赛会志愿者从雪域高原回到北京,立刻投身到北京大学乒乓球馆的志愿服务中去。用张洁的话说:“作为一名支教西藏的志愿者,最后以奥运志愿者的身份回到我出发的地方,这是我不曾想到的完美经历。”
奥运会志愿者
五味杂陈的西藏支教生活
聊起2007年8月到2008年7月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做志愿教师的点点滴滴,时隔一年后的今天,张洁依旧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到动情之处,眼中便闪烁着光亮,仿佛一切都是发生在昨天。
张洁不仅是建筑系两个班的建筑制图课任课教师,每周上20节课,她还是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到班上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组织学生上晚自习,等晚自习结束学生们回到寝室后还要查寝。每一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回到教师宿舍往往是将近午夜了。此外,作为建筑系的学生干事,张洁还需要负责系团委和学生会的全体事务,每周参加两个组织的例会等。在她看来,尽管工作量很大,常常累得回到宿舍都没力气说话,而自己却格外有成就感并乐在其中,因为看着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张洁觉得不枉自己一年的支教时光。
谈到那一年的经历,张洁感慨:“人生五味——‘酸咸苦辣甜’都让我在这一年深深体会到了!”说到“酸”,初到藏区,由于语言问题,作为班主任的张洁与学生们的沟通有很大障碍。看着当地老师与学生们的“沟通无极限”,张洁心里总是酸酸的。于是每天的休息时间她都扎在学生堆里,一个多月下来,渐渐地掌握了藏族学生的发音规律,也帮助他们一点点地纠正了普通话发音。最终,语言的障碍在师生的磨合中逐渐减少,也使张洁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并迅速融入到了当地的教学和生活之中。
“还记得2007年中秋节我吃的那块月饼,是咸的。”看着笔者好奇的面孔,张洁娓娓道来那个让她感动至今的故事。2007年中秋节那天,晚自习刚刚结束,班上的两个学生突然来教师寝室找到张洁,她原以为这两个学生是来找她谈心的(除了日常教学,张洁还常为学生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解烦恼,引导他们从正确的角度、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没想到这两个学生对她说了句“老师,中秋快乐”后就跑开了。接着班长打来电话,请张洁到食堂去参加他们的“庆祝宴会”。原来,并不过中秋节的藏族孩子们特意为他们远道而来的班主任庆祝这个属于家人团聚的节日。张洁说:“记得那晚是个难得的晴天,月亮也特别的圆,吃着月饼,竟是‘咸’的,因为其间夹杂着自己的泪水。于是发现:其实不仅我是学生的依靠,他们也一直在我身边,一直都在。”
西藏支教的生活比想象的要艰苦许多,张洁所在的支教服务学校是位于西藏拉萨北郊的一所新成立的大专学校,由于学校的位置较偏僻而且又是刚刚成立,教工住宿成为一个较棘手的问题。上半个学期,张洁与其他两位女生志愿者及3个女教师共6人,一起住在一幢藏式房子里。当地的用水用电十分紧张,所以需要常常面对停电停水的状况,有几次甚至连续停水超过48小时。作为一名志愿教师,张洁从不抱怨,她认为尽管生活上有诸多不便,然而当她看到同样身处如此艰苦环境中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时,一切因不便带来的困难就都烟消云散了。他们的笑容来自简单,因为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只要能读书,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志愿的经历不仅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用我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它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不能错过的课堂,因为从中我学会例如‘简单是福’这样纯朴的道理。”
说到“辣”,张洁笑到:“因为我和我的学生也就相差三四岁,为了能让他们能真正学习到一些知识,所以我必须拿出做老师的严格,有时性格还要‘辣’一点,要不然震不住淘气的学生。”在去年西藏3•14事件发生后,为了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人身安全,学校加强了对学生考勤的检查以及晚上的查寝工作。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劝导学生不要随意出校,仍有一些胆子大的学生偷偷溜出学校。遇到这样的情况,张洁往往要和其他老师一起花好几个小时把“逃”出去的学生找回来并对他进行教导。后来,在张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叮嘱下,她的班上没有一位学生在那个非常时期出过差错,师生全部平平安安。
张洁(中间披着哈达)与她的藏族学生们在一起
如今,再看那段支教生活,张洁总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当时并不觉得这份经历有多么重要,而今天看来它的的确确已经成为了人生的一份丰厚财富。张洁说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临走时全班学生一人为她献上一条哈达。四十多条哈达,多得脖子挂都挂都不住。这雪白的哈达披在身上,汇聚在心头的是离别的愁绪和一年执教的辛酸感动,如今那时所有的感受都已化为萦绕心间的一抹“甜”了。
一年的支教生活早已结束,今天的张洁虽然卸下了老师的身份,不过仍与她曾教过的学生们保持着联系。她说的对:“我们去也许并不能带来彻头彻尾的改变,然而只要我有什么,我就会给什么,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一点改变也是值得的。”朴实的话语闪现着志愿的光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柳暗花明 志愿奥运
谈起做北京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张洁笑称自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早在本科三年级时,张洁就报名了奥运志愿者。然而由于参加了扶贫接力计划,作为金沙集团3354cc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奔赴西藏做志愿者教师,所以没能在北京参加前期的奥运志愿者培训,不得已退出北京赛会志愿者的竞选。在西藏自治区团委领导的关怀下,张洁又有幸重新得到了作为奥运志愿者的机会。在2008年3月初,张洁收到了自治区团委的通知,经过层层筛选,她被选拔为京外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奥运志愿者,并在8月初奔赴北京,参加到乒乓球比赛的赛会志愿工作中去。
能代表西藏自治区参加北京的奥运会服务工作,张洁深感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毕竟在整个西藏只有一百个人能够获得如此殊荣。因此,她更加珍惜这个机会,积极参加岗前培训,使自己从西藏回到北京后能顺利的在北大乒乓球馆开始新一阶段的志愿服务。考虑到藏区志愿者在平原地区常出现厌氧的状况,组委会工作人员决定为所有西藏地区志愿者减少上岗时间。张洁和其他几位同样是支教团的同学商量后,向组委会提出不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为赛事的顺利运行竭尽全力。
无悔青春
张洁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在本科时代就参加了系里紫荆志愿支队的诸多志愿服务,如校园义务讲解、与宏志班学生的交流等等。通过这些志愿经历,张洁不仅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更从中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全面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谈到对志愿的看法时,张洁说:“在今天这样纷乱复杂的社会,志愿可以说是一种最纯粹的事情。因为它不图回报,只要付出真心实意就会收获满满的幸福。在我这样年轻时能够与志愿相连,无悔青春!”(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