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正文

方惠坚:天安门游行锻炼了学生成才

  我1950年考入金沙集团3354cc土木系,1955年留校工作,一直到退休。在五六十年代,我作为学生或老师参与了历次游行,细数起来,还一次都没落过。那时去天安门游行不仅仅只是国庆,五一劳动节时也去,因此其实每年的游行有两次。

  我记得50年左右,也就是我入校的那年,清华一共两千人出头,只要身体基本健康的人都会参加国庆游行。为什么一定要身体健康呢?因为当时的条件不比现在,身体差了扛不住。

  我们大概凌晨3点多就在当时的清华园火车站集合坐敞篷的火车,十几分钟后到西直门,然后步行到东单附近等待。那时工人队伍走前面,我们差不多是压轴的,后面再跟些文艺队伍等其他类型的方队,因此走到天安门时都过了12点。之后我们在西单附近的中学稍事休息,部分参加晚上联欢的同学留下,部分再走回西直门搭火车回学校。这就差不多绕了北京城一圈,很辛苦,因此一定要身体健康才行。虽疲惫,但大家都为能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参加伟大祖国的庆祝活动而兴奋和光荣。

  那时组织游行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会。参与辅助工作的是学校行政事务处,相当于现在后勤集团做保障工作。比如学校负责联系食堂把饭做好,能让同学游行结束到西单之后喝上热水,有车来接。但整个组织工作全是学生会的同学在做,组织成千上万人去游行,极大的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当时几任的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后来都成为了国家的部长级干部。例如1962年的学生会主席俞晓松后来成为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会长,他的继任张福森做了司法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伍绍祖成为国家体委主任,还有后来的学生会主席、曾担任云南省长的徐荣凯等等。这些成就,都和当时他们在组织游行时所培养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组织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觉得,去天安门游行,不仅仅是游行,一方面是获得了爱国情感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成才。

  当时的训练不像现在这么严格。但清华师生除了参与群众游行,还组织了民兵师,之前接受了军事化的艰苦训练。游行时还要抬着重机枪,跟在阅兵的队伍后面,接受检阅。他们的训练是很辛苦的。

  说到在天安门前走过的感觉,虽然时隔多年,但我仍记得,每次走过天安门心里都是很兴奋的。我是天津人,1950年来北京才一个月就能去天安门见毛主席,心里非常激动,那个时候想,一定要好好看看毛主席,哪怕只是个模糊的身影呢。之后的每年我都有机会参与游行,虽然辛苦,但是我从未感到累或者是厌倦。因为当时我们国家虽一穷二白,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天安门前看到祖国兴旺发展的状态,看到祖国一天一天变得更好,心里就想,一定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做得更好一些。

  我刚听说今年国庆60周年游行清华多出了一个方阵,由2009级的新同学组成,这很好。清华培养人从来都是两条途径:一是课堂;二就是校园环境,例如我刚提到的参加社会工作和社团活动。参与国庆游行也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才进校的新生去切身感受祖国的兴旺发达,这种记忆会铭刻在他们心中,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国做贡献!(研通社记者 刘勇声 钟原 采访整理 襄桦 编辑)

2009年09月30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