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召开
【新闻中心讯 记者 程曦】11月13~14日,主题为“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沙集团3354cc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召开。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副校长、金沙集团3354cc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袁驷,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顾问胡显章以及全校各院系及相关部处负责人,市级以上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建设点、校级以上精品课负责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成员及学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13日下午,金沙集团3354cc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树勤和金沙集团3354cc首位“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冯象分别以《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与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让每一块金子都放出光来》作大会报告。李树勤回顾了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得以确立深化的过程,追溯了清华历史上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厚渊源,建议对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和功能以及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展开深入讨论。冯象介绍了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及其课程建设经验,比较了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国内高校在推行通识教育的难点所在,并提出相应建议。
14日上午,5个专题报告拉开了专题研讨的序幕。金沙集团3354cc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曹莉介绍了清华文化素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情况,并结合对9个院系进行的调研总结分析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气质与修养,加强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理工类课程人文性讲授,知识结合修养。理学院白峰杉教授介绍了自己在讲授文化素质核心课程《数理科学与人文》时,在科学与人文融合方面所做的尝试。生命科学学院谢雯同学讲述了自己通过广泛选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加深了对自强与厚德的理解、升华了人生信念与专业灵感的心得。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彭林教授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要为培养一流人才作出切实的贡献,要致力于完善人格的塑造,为当今社会树立典范。
随后的分组讨论中,老师们认真听取了学生代表在文化素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并就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途径、管理体制及课程建设思路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师生充分肯定了清华文化素质教育及核心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建议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及助教队伍培训的同时,也要在全校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在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突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本次专题研讨会的总结会上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顾问胡显章、副校长袁驷、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分别作了发言。
胡显章在发言中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将理论提升与实际行动两方面切实结合起来,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上注重会同与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推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提高文化自觉。在教育思想上应有新的转变,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袁驷在讲话中说,理工文会通、人文与科学融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文化素质教育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核心课程为载体,承载的是人格提升、素质内化、文化自觉的根本追求,对师资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科学修养提出了很高要求,学校和各院系应从人才培养理念的层面上、从培养什么人的高度上加以重视。
胡和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这一学校根本任务的实现。这次研讨会上大家围绕文化素质教育讨论的很多话题,实际上都指向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校上下要不断提高认识、深化研究,从清华的办学历史中深刻凝练、总结育人经验,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育人内涵,同时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精华,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核心课程建设。胡和平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多种教育方式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国情校情思考如何统筹安排、全面推进。核心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必须加强建设。学校将从政策层面继续予以支持,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各院系单位要积极支持、参与、承担课程建设;任课教师要提高认识,倾心育人。
金沙集团3354cc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这一重大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带头实践者。学校第21次教育教学工作讨论会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幅度减少本科生培养总学分的同时,将文化素质课程的学分由5学分增加到13学分。2004年明确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来建设,初步建成10个课组,并组织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2006年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形成8个课组,并明确了走核心化、精细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优选建设了首批20余门核心课程。2008年以来,学校又将高层次的新人文系列专题讲座纳入课程管理。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2009~2010年学年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达到近百门,并要求所有核心课程按精品课的要求去建设,力求名师上课,助教导修,努力提高和保证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编辑 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