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61:电子国防,锐不可当
同样的使命和责任使无61的我们凝聚在一起并肩前行,
在这里收获的不单单只是荣誉,
更重要的是那共同奋进的经历和至纯至真的战友情。
我们一起把握现在,一起思考未来,
我们都要做新一代国防事业的脊梁!
苦学而不屈 —— 无61的精神战壕
从金沙集团3354cc甲级团支部标兵,到北京市先进班集体,无61因为出色的成绩而获得了种种荣誉。刚入学时,35个最普通的学生,携带着“志愿书”,来到了这个“特殊”的集体。 之所以是“特殊”,不仅是因为“国防生”的特殊身份 ,使我们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定下了毕业后的去向“军队”,还有一些入学政策上的特殊。我们当中大部分同学是降分录取的,有的甚至是降了几十分录取的,这种巨大的差距是一个国防班的“要害”所在,因为这对我们来说容易产生“不如普通学生”的不自信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班会就以“献身国防事业,将无61班打造成优秀班集体”为主题,增强大家作为国防生的自豪感,强化对国防生身份的认同感。
但是,刚来到强手如云的电子系,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纵然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是第一学期班级平均成绩仍是倒数第一,而且各科主课的成绩也都是倒数第一。这或多或少在每个人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我们处于落后的处境,但是我们都有一颗不断拼搏、绝不服输的心。我们是未来的军人!我们绝不甘于落后!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第一次期中总结班会上,班主任王侠老师对同学提出我们班级建设的理念:“狠抓学风,依靠集体力量,全班共同进步,不让一个同学掉队!”我们要奋力向前,这是每个人对这个班级的诺言。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每个人都不懈地努力着,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大一上学期,一名边境城市来的同学期中考试有好几门课不及格,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以后,得知“语言不适”对其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于是王侠老师安排班里的骨干同学,逐一负责帮助他学习各科课程,具体到对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有错误要帮他纠正;对作业做得有错误的地方,要给他指出并讲解。就这样,这位同学在集体的援手中一步步地渡过难关,最终在期末考试总评成绩中轻松及格,而且还很不错。通过这样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无61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中,做到不及格0人次。
在不懈努力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养成了不怕吃苦的学习心态、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也许方法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为了我们的诺言,为了我们的信念!
三年以来,无61每一位同学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在这个集体的方队中昂首阔步,奋力向前。班级的学习成绩从第一学期的年级十个班之末位,逐学期稳步上升,第二学期第七、第三学期第二、第四学期第四,第五学期第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后阶段始终保持着年级前列,将巨大的劣势扭转为优势,我们班还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这一切对于信息学院的历届国防班来说,不仅是来之不易的,甚至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
苦练而不挠 ——无61的迷彩情怀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作为一名清华的学生,在学习上丝毫不能放松;同时又作为一名军队依托高校培养的后备军官,接受军政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履行的义务。每周的出操训练,每月的国防生会操,整齐的队列和一致的步调,响亮的口号和盛大的气势,是身着迷彩的我们最有“兵味”的时候。
但是,“最难忘的还是那个战火青春的二十天”,一位同学感慨万千。那是2008年在北京市某卫戍区国防生集中训练基地的一段故事。
记忆犹新,在那段集中军训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所有的条令条例,具体到被褥叠成豆腐块以后的高度、腰带放置时离被褥的厘米数、牙膏与牙刷放置时应夹角的度数……还有每日的生活制度:从起床到集合完毕开始早操 ,从早操后的洗漱、整理内务到训练操课,从晚饭前的体能训练到晚饭后的新闻联播……那二十天里,我们所有行动都是在一个旋律下进行的,“一二一……一二一”,这是对身上那抹绿色的赞歌。
“体能训练”是我们最值得回味的时光,摸爬滚打,同甘共苦,它最能体现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放弃”,对集体的“不抛弃”!我们班孙翔同学本身体质就不太好,再加上轻微有点“神经衰弱”,几乎是承受不了长时间很大强度的训练的。但是在一次5公里越野中,他一直坚持着,还几次差点摔倒,连教官也劝他“不行就下来吧”,但他始终咬着牙,“我不能给咱们班丢人啊……”最后我们两个兄弟扶持着他最终完成了整个5公里越野。当冲越终点的那一刻,我们欢呼道,“我们没让一个人落队!”
李麟同学在他的回忆日志里这样写道:“那是第一次站哨,那个夜晚,星辰依旧,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一份独特的静谧。凌晨3:10,我起来接岗。教官用简洁的语言教会我用军语接岗,一个标准的敬礼,‘哨兵同志,李麟前来接哨’,一个标准的回礼,‘枪械齐全,军备完好,请接哨’。一个英姿飒爽的细节,一次身临其境的洗礼……我似乎意识到了这次军训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我们要零距离地了解基层部队,理解献身国防需要从当好一个基层的兵开始的誓言,不知兵者,何以为将?”
训练场上的生活,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和泥土打成一片。脚下是一片黄土,头上是一片晴空,这种心路历程,想罢也只有身着“橄榄绿”的我们才能体会到了。就这样,军训的日子让我们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军营里,让我们的心涌动着拳拳的国防情。每当我们带着一身灰土,映着满空晚霞地带回营房时,我们总会以高昂的声音唱首歌: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战士就该上战场
是虎就该山中走
是龙就该闹海洋
谁没有爹
谁没有娘
谁和亲人不牵肠
只要军号一声响
一切咱都放一旁
选择橄榄绿——无61的无悔追求
身为无61人,最让我们对未来人生有所触动和启发的就是先后多次赴军区部队单位学习参观。
2008年暑假,在系党委副书记郝智彪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海军某试验区学习实践。当聆听部队领导对通信设备的讲解,了解到雷达装备的应用和研发状况时,我们看到了专业课知识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在思想上对部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我们对自己将来能在国防事业中发挥如此之大的作用而倍感自豪。在与军区首长的就业座谈中,他们殷切地对我们说:“中国下一代的钱学森、邓稼先将从你们当中涌现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清华学子所寄予的厚重期望!
我们班黄桂平同学立志要到基层部队去带兵、去历练。在一次走访中,和一位曾经也是国防生的连长同志会心的交流起来,“你觉得兵最服的是什么人啊?”连长回答道:“当然是有本事的人啊,是能带着他们做一些他们原本做不到的事情的人……”黄桂平细细品味连长的话,并进行了深思。在回到北京以后,我们还看他在实践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清华人,到部队去,优势就在于有着较强的理论水平,这是我们建功立业的资本!我更应该珍惜在清华的时光,努力学得真才实学!”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杨泉同学这样说道,“我想不管做任何事,只要踏踏实实,迅速找好自己的定位,坚持自己所学,积极钻研,找到使自己开心的乐趣,并有干好的信心和决心,并决定为信心和决心付出汗水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庄严的色彩,那就是橄榄绿!”我们对部队的向往,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两年前的一纸合约,更是体现在我们在思想上不断强化献身国防的理念,在学习上不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电子国防人,血内蕴忠魂。胸中藏丘壑,无限走河山!”(供稿 学生部 编辑 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