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清华学生先进班集体 - 正文

基科78:爱与梦想,见证成长

  两年的时间,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们将28个来自全国各地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理想青年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基科78。两年的时间,我们收获了足够的快乐,足够的团结,足够的温馨,还有随之而来的满载的荣誉……

  有人说选择基科就选择了忙碌而单调的大学生活,在我们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忙碌,我们同样精彩!置身基科78这个温馨的集体里,使我们忍不住一面享受温暖,一面就已经开始怀念。

  学风建设连环计

  “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科学家?”这是任何一个选择科研事业作为自己终生奋斗方向的人都会追问的问题。记忆中典型的科学家形象还是那个俯案疾书、孤军奋战在数学最高峰的陈景润,但如今讨论课上一幕幕的欢言笑语、辩论争锋已经让我慢慢懂得了科研工作也可以充满欢声笑语。

  于鹏同学能当上高等代数学课代表说起来还是件机缘巧合的事,只是助教的一席话让他在开学初期百事待兴之际多承担了些课代表的相关工作,不想便一发不可收拾,为全班带来了一个新鲜的事物——讨论课。
  
  “我已经当了12年的数学课代表了,我想将自己从数学中感受到的快乐分享给大家。”这是当时他在当选时发表的感言,每位基科78人都感受到了它所体现出来的那份责任的厚重。隔周一次的讨论课时至今依旧不为风雨所动,每次讨论课前发下的厚厚一叠“高等代数学讨论课材料”、“高等代数学讨论课系列问题”满满地记着各种批注与记号的资料还放在资料夹中,每次讨论课上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侧耳倾听、时而争执不下、时而点头称赞的情形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上演。

  独木不成林。按于鹏自己所说:“讨论课正是有了每个人的参与和支持才变得充实和有效”。讨论课上总会上演的几幕情景剧或许将成为永驻每个基科78人心中的回忆。讨论课开始之前,这边未能早起的女生们还带着从食堂中刚买来的热气腾腾的枣糕,认真地浏览着讨论课材料,那边的李洲远、于嘉钒等几位同学便已经开始提前进行着小范围的讨论了;讨论课上,任何微小的所谓“显然”的细节都会经过大家的小心考究,“这是怎么来的?”的疑问不绝于耳;讨论课下,常常因为讨论课上的尽兴而忘记了时间,一拖拖到了12点多,大家便集体下去吃午餐,也算是定期的“班级聚餐”吧;平时晚上自习回来,讨论的气息依然不减,特别是李洲远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给各科课代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一段插曲是一道讨论课上探讨的问题在当时的期末考试中碰巧遇到了,就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之时,基科78的同学们早已对此谙熟于心,因而期末考试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次考试下来,“多亏了高代讨论课”成为所有人的心声, “讨论课”制度从此更加深入人心。之后,大家更加积极地担任课代表职务,讨论课制度不仅在其他学科推行开来,还有其他班的学习委员前来取经、效仿。

  讨论课上,作为学习委员的张鹏川同学发现女生很少发言,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女生人数少,平时经常遇到几个女生合力也解决不了的题目,学习压力很大,讨论课上有些跟不上男生的节奏。于是,“一帮一”制度应运而生。在这一制度设立之初,张鹏川就多次重申其“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任何人掉队”的宗旨,为参与活动的每个男生心中都注入了一份责任感。于是基科78的又一道风景线就此展开。每周一上午上完数学分析课,几位男生一起来到5号楼,为女生答疑解惑。学委张鹏川同学自然身先士卒,于鹏同学也时常来解答高代讨论课上无法专门为女生仔细解答的问题,还有物理学大牛穆维等学有余力的同学都成了5号楼的常客。而实践证明,这种“承包制”效果十分明显,弥补了讨论课上女生相对参与不足的问题,还促进了男女生的交流。

  第二学年,班委换届选举中,于鹏同学由于讨论课工作深入人心而以全票通过当选新一任学习委员。担任学习委员后,于鹏同学一方面继续发挥他在组织讨论课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继承张鹏川同学留下的许多优秀传统,如“一帮一”制度、定期与各科课代表座谈交流制度等,并将大一的“寝室学风自评”活动拓展为更加量化、鞭策激励效果更加明显的“每周寝室综合评比”制度,由各科课代表负责记录各寝室上课情况、作业迟交的次数,学习委员则负责联系课代表了解情况、汇总信息,再辅之以当周的寝室卫生成绩,最终取得最高分的寝室获得当周的优秀寝室称号,并在班级宣传栏里公布评比结果,结果是平时大家谈话又多了个主题:“嘲笑”本周学风最差寝室。而就在这样一种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寝室学风已大有提高。

  在大一学年结束时,基科78 同学在学习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9名同学获得了奖学金。

  学以致用,志存高远
   
  一所世界性一流大学必然要有强大的基础学科做基石。基科78的同学们来到清华后,心中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振兴清华数理,我们重任在肩。
   
  没有经管同学毕业后一份份高薪酬的工作,同学们投身数理,就是出于心底里对数学对物理的热爱。林洁同学高中时参加数学竞赛进入了国家集训队,来到大学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除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参加校民乐队之外,在大一就踏上了并不平坦的科研之路。她参加了数学系冯克勤教授的科研组,从事信息论方面的研究。每周的组内讨论上她精心准备的前沿话题经常令组内的研究生们惊叹:这个大一的小姑娘竟然钻得这么深!除此之外,林洁同学还参加了全美大学生数模竞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在大一学生中是十分罕见的。别人看见林洁参与这么多的科研工作,经常会有疑问:你这么刻苦的学习,累不累啊。但数学系的老师同学们都深深记得陈省身教授的一句话:数学有趣。
   
  投身数学研究,真正把事业同自身兴趣结合起来,何累之有,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基科班要学数学系的数学课,物理系的物理课,都是些全才。但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又何止数学与物理?庄鹏飞老师说得好:“基科班的同学从事非纯理科的研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源头性创新。”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应用学科上将科创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易晗、于嘉钒同学参加航院举办的航空航天知识竞赛,在决赛十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见山开路见水架桥,突出重重围追堵截,在决赛第一轮排名垫底的不利情况下奋起反击,终于在最后一轮大比分领先第二名获得冠军。航院科协负责人感慨:“原以为冠军奖品百分百会留在咱们院,没想到基科班还真是卧虎藏龙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易晗同学从大一起就召集赫天时、孙腾宇等对航空、自动控制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余时间探索航空航天知识。大一的时候他们成功放飞了电动飞机,易晗同学还在校模拟飞行大赛中进入了前六强。现在,航空小组又对用高压电电离空气产生动力的“飘升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做出了样机,并多次向电子系、物理系、电机系的教授请教,现在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吴佩之、林洁、李洲远、赫天时同学参加校电子系AD杯,将众多电子系、计算机系好手斩落于马下,夺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体育活动的游击战与阵地战

  在组织体育锻炼方面,我们在“受挫——努力——成功”的过程中颇有心得。用体委穆维的一句话讲,“搞体育锻炼,就像打仗,阵地战是关键”。所谓阵地战,就是指齐聚班上本方面能人异士,共同锻炼,营造气氛,提高热情;游击战则指个人单独的训练。

  大一第一学期,大家的身体素质普遍不是很好,本来学习任务就繁重,再加之天气逐渐转凉,大家没有什么运动热情,即使有时锻炼,也是部分人打打游击。在数学系运动会上,我们班铩羽而归。那个学期,大家的体育成绩都不理想。

  寒假过后,迎来了春季学期,这学期系体育活动的重头戏——数学系足球赛,也即将拉开战幕。我们班的足球队长,系足球队主力队员——陆彬,带领班上十来个足球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备战。第一个阵地战方面军诞生了!在该届足球赛中,我们班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尽管最终未能战胜经验丰富的大四师兄,屈居亚军,但这已经令全班同学很满意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的运动热情被点燃了。

  有热情,更要有方法。体育委员——穆维,也是足球队的一员,他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怎样调动大家的锻炼积极性。他根据足球队训练的方式,提出了“组建体育小组”的构想:按大家的兴趣爱好,创建几个体育小组,各组由组长安排活动时间及形式,贯彻素质锻炼与兴趣发挥相结合的原则,每周至少活动一次。该想法在班会上一提出,立即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大家互相讨论着自己爱好的体育活动,当场就成立了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游泳四个运动小组。于是四大方面军正式成立,班级锻炼也从之前的闲散游击式进入了新时代的攻坚阵地式!大家不用再为“想运动却找不到伙伴”而发愁了,每周大家至少都会有一次机会共同锻炼,紫操、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游泳馆都会经常出现基科78班同学的身影。大家在运动中相互指导、相互鼓励,既有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这样的素质练习,又有各组特有的活动,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身体素质。这种“体育小组”的形式一直沿用到现在,大家的体育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大二秋季学期的系运会上,我们班一扫大一时期的颓势,以总分240分获得团体第二名,这个分数比大一时期提高了一倍多。

  全面发展,胸怀天下

  以往,清华理科生给大家的印象往往有些死板,不太活泼。谁说基科班同学只在象牙塔里与书本草稿纸电脑实验室为伍?在大学,先学的是做人,先学的是立志!而立大志,需要先了解我们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社会。

  刚开学时,同学们参加了数学系07年实践风采展示会。师兄师姐在太行山上,在大连,在内蒙古农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精彩展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同学暗暗自下定了参与实践的决心。到了大一暑假,班上的实践工作风生水起。钱涛同学一直对经济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实践支队赴海宁之前,钱涛同学多次组织支队集体学习讨论经济学知识,并且做了细致的前期规划。到当地后,经济调研支队收到了当地企业界、工商部门热情的接待,他们也因提出的详实数据和众多建设性意见受到连连好评。云南丽江支队在组队过程中,受到了质疑的声音:去云南丽江实践,有可能实践少,游玩多吧!但曾宇晨带领组员用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应了质疑。在去云南之前,支队通过网络深入了解了当地古建筑的现状,并且与当地丽江古城管理局建立了联系。到当地后,实践支队迅速进入状态,沿街走访游客、当地居民、房屋租赁者等不同人群,赴束河古镇获取对比性资料,同当地文物保护单位座谈……支队通过各种方式对丽江古城的古建筑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回校后写出了富有众多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论文。

  大一暑假,我们还幸运地赶上了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北京奥运会。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张名片,志愿者用他们的微笑和真诚的服务展现了北京奥运的风貌。在这些奥运志愿者中,也有基科78的同学。奥运期间,魏东来同学作为一名正式的奥运志愿者在IBC服务一个多月。作为一名正式的奥运会志愿者,从寒假的好运北京测试赛再到奥运前一段时间的培训,魏东来同学从未缺席,以至于自己整整一年都没有回家。由于奥运志愿者招募的标准较高,很多申报奥运志愿者的同学都未能如愿。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没能成为奥运正式志愿者而气馁。熊锐、谢柳欣、于冰同学作为残奥会志愿者继续为奥运服务,另有10余人是奥运城市志愿者,他们顶着北京的炎炎烈日以微笑给别人带来清凉。

  女生的话

  “女生节”一直是清华的传统节日,每每快到时,心里总是忍不住的兴奋,今年也如此。还记得去年女生节那幸福的一天:男生们精心制作的许愿卡,美丽的玫瑰花,贴身的护卫,丰盛的午餐,漂亮的蛋糕,好吃的三明治,还有晚上楼下的心形蜡烛……

  今年,我们几个女生一直都在期待女生节的惊喜。后来,听说活动初步定为出游,男孩们开始询问女生们周末是否空闲。我们私下里讨论到底去哪呢?我们开始到处打听,后来男生们禁不住死缠烂打,交代出了去怀柔。一直都喜欢玩的女生们着实兴奋了好一阵。接着男生们开始忙碌了:买车票,买吃的,买必备品……女生们则坐着等待节日的到来。

  谁料,就在出游的前一天,出乱子了。女生们收到了一条男生发来的短信:78的女生们,由于我周末上课,不能陪大家去泰山了,真诚的抱歉……“泰山?”女生们尖叫了。“真的去泰山吗?”女生们顿时兴奋起来。还记得就在前几天我们还在寝室说要五一去泰山呢,没想到啊,可爱的男生们竟然要带我们去泰山,还骗我们说是去怀柔,这个惊喜太大了啊。女生们决定要装作不知道,一定要表现出狂喜……女生节的序幕在愉悦的氛围中拉开了……

  接着所有女生享受了两天梦幻般的公主生活:按照男女比例,每个女生有两个“贴身护卫”负责衣食、人身安全等。一上火车,男生们开始询问女生“饿不饿?渴不渴?”拿出自己包里的各式各样的小零食,女生们也不客气的大吃起来。可爱的女生的笑声差点把全车厢熟睡的人叫醒。八个小时的火车,在男生的精心照料下,我们一点也不觉疲倦。

  到了泰山脚下,我们就开始连夜爬山,因为我们要看那美丽的日出。这时,“贴身护卫”一左一右走在女生的旁边,手里拿着小手电照亮我们前面的路。每每休息时,张鹏川就拿出自己兜里的巧克力给大家分着吃,有的男生竟然买了榨菜给女生吃,说是补充盐分,多细心的男生啊。走了几个小时,大家都有些累了,几个同学带着大家唱起歌来。唱着唱着,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登上了山顶。在山上客店休整一会后,我们就出去等待日出了。在太阳出来的一霎那,我们兴奋的狂叫起来。这叫声有看见日出的欣喜,有对劳累的发泄,也有对男生们的感谢,感动以及感激……

  回来后的几天,我们浑身酸痛,但是每当看到其他班女生听说我们去泰山之后投来的羡慕的眼神时,所有劳累都化得一干二净了。是啊,我们是最幸福的女生,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兴奋的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或许不是我们班的活动有多丰富,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心感受,每个人都在用心的付出与接受。

  基科78班班日

  去年还没到7月,班上已经有不少人提出定7月8日为班日了。

  班日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相近,它对于我们这个特殊的班级有着太多的含义了。还清晰地记得去年的7月8号,正值期末结束、小学期进行时,按常理来说这应该是大家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刻,但是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丝异样的忧伤。

  其实,作为一个特殊的班级“基科班”,大一结束就会有一部分同学转去其他系,提前进入自己专业的学习,我班也不例外。班上有三位同学在班日到来之前就已经确定要转入电子系了,眼看着朝夕相处的同学就要去其他系、其他班,所有的同学都有着一份难舍难分的情结。

  诸多的事情夹杂在一起,大家的心里五味杂陈。正是这样,“班日”的前期大家就开始忙碌了:大家绞尽脑汁精心地为可爱的辅导员和转系的同学准备礼物;每个人在礼物上写下了肺腑之言;几位班委精心地策划班日当天的活动。

  “基科78班日”以聚餐的形式开始了,被邀请来的鲍导和波导首先接受了同学们的礼物:是两个相配的T恤衫,上面是两位辅导员可爱的照片。同学们高声的喊出“一日为辅导员,终生为辅导员”。纵有许多伤感,但聚餐还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好像只要大家在一起,就会有数不尽的欢歌笑语。接着北京的于冰同学带着大家夜游北京,同学们在昏黄的灯光下欣赏了迷人的后海。而且,天公作美,这晚竟下起了雨,更增添了诗意,只是大家没带伞,都淋成了落汤鸡。

  这一年的“基科78班日”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然而今年的“班日”却真的很难面对:那时学校里就不再有基科78了,我们也随着分流选择了自己的方向。

  一个同学在校内日志中这样写到:

  “一直一直庆幸自己在这样一个集体里,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一辈子能来清华,能成为基科78的一员,无悔。
短短的两年,我们收获了足够的快乐足够的团结足够的温馨还有随之而来的满载的荣誉……”

  这是每一个基科78班成员的想法,区别只是豪放派大声说了出来,婉约派留在心里细细品味。

  虽然在几个月后,将不再有基科78这个行政建制,但是基科78的这些人,这些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永远珍藏。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受益于这段日子养成的习惯,当然也会不时地怀念它,直到老了可能还会拿出来给小孩讲,讲讲我们大学时基科78的那些事儿……(供稿 学生部 编辑 襄桦)

2009年07月15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