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 正文

践行五四精神 培养高素质人才

清华师生热议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

■新闻中心记者 程曦

  申永胜精仪系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教师要把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第一学术责任

  刚刚度过母校98周年华诞,又迎来了五四运动90周年。在全国人民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日子里,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作为一名在清华学习和工作40余年的老教师,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触良多。

  总书记在讲话中希望当代大学生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作为一名在清华从教几十年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了一批批学子把激扬的爱国热情化作勤奋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从清华学成后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心中十分自豪。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学,特别是像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大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教师要把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第一学术责任。作为一名清华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把自己的职责定位于: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第二,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因为某些知识可能会过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将使学生受益终生;第三,通过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第四,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多年来在实践中把这样的理念付诸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学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我更坚定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信心。要真正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需要有优良的学风作保证,在这方面清华有着十分优良的传统。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学术风气浮躁、诚信意识淡漠、学风教风下滑和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正在严重干扰着优良学风的发扬光大。面对这种不良风气,我校广大师生应该站在理性的高度,具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拒绝各种诱惑,继承清华的优秀传统,勇敢地担当起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重任,从我做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这也是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

  庄 茁航院教授、党委书记):“三导”模式为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

  在五四运动90周年来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这也是对我校青年学生的鼓励和鞭策。作为一名教师,深感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责任重大。

  人才培养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航院承担培养国防生和航天、航空、兵种定向生的光荣任务。在毕业生就业引导方面,有目标的定向引导远比多目标的随机指导难度大得多。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清华国防生的培养任务,履约对航天、航空、兵种单位的定向生培养承诺,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挑战。引导学生树立国家至上、人民为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们学院从学生入学教育、过程培养和就业引导3个关键环节着手,提出了入学教育的事业引导、培养过程的滴灌指导和就业环节的精确制导的 “三导”模式,并举办了各种爱国成才奉献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人人立志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有大作为的可喜局面。力33班 20名国防生全部入党,全部履约参军,70%到京外基层部队工作。航74国防生班去年的平均成绩87分,成为年级第一名。近几年,我们学院每年有8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其中50%以上选择了 “三航”(航天、航空、航海)。我们将毕业生不仅送到“三航”,而且送到关键岗位,让他们有事业和责任,仅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每年就有几十名毕业生去工作。另外,我们承办了航空工程硕士班,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院的几十名参与“歼十”研制的工程师成为我院的研究生。在今年“神七”发射现场和北京控制指挥中心,都有我们近几年的毕业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国第一代的14位航天员中有 13位是我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已经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我们为培养我国高层次的研究型、复合式新型航天员做出了贡献。目前在酒泉东风航天城工作的我院毕业生有硕士王新峰、博士研究生谷振丰和蒋超。在3年的时间内,王新峰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课题,受到部队首长和同志们的好评,荣立三等功一次。2009年初,航院毕业生薛辉博士携北京籍妻子赴酒泉东风航天城工作,实现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壮举。他们选择了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我们的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只要坚持以前期就业引导、中期滴灌输导、后期精确制导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理念,准确判断国防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在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方面就能够做到入主流、创特色、上水平、做贡献。培养我们的学生,使其具有顶天立地的志向、自强不息的精神、强国富民的责任、厚德载物的胸怀,将其输送到国防单位最需要的岗位。今天,从清华园中走出了一批批热血青年,携笔从戎,民族之脊梁;飞天逐梦,毕生献国防。

  曾攀机械系教授、系主任):以“爱祖国、爱人民”的天职来引导学生

  我系成立于 1932年,是清华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

  几十年来,我系不仅为国家的科技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就是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坚毅品格、掌握专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我深有感触。五四运动喊出了“德先生、赛先生”,其精神之魂就是爱国主义和思想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深感在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肩负重大责任。我系77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不仅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教学定位给青年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培养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的天职来引导学生。近年来,我系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参与一些对国家建设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水轮机组转轮的制造、我国第三代正负电子对撞机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发射“神七”的长征 2F型运载火箭的设计分析等,并发挥骨干作用。我系有约40%的毕业生工作在国家的重要行业和部门(重型机械、航天航空、能源交通),受到行业的赞誉。

  当今,我国的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古人云:“上善若水”,最善的事莫过于水,因为它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作为一名清华人,则更要追求一种理念,就是“清”,它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奉献精神、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不拔的作风,这就是“上善至清”,表明清华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百年清华的信念。“跂者不立,跨者不行”,就是要有一种 “行胜于言、脚踏实地”的作风,用掌握的专门知识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工作,这就是“行健於华”,表明清华人的一种严谨作风,也是百年清华的作风。

  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做到“上善至清,行健於华”。

  胡事民计算机系教授):“四点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五四前夕在中国农大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教学工作很有启发。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这四点希望切中了青年人培养的要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想这不仅是对青年人的激励和鞭策,更为广大青年学生指出了成才发展的关键,也为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前不久举办的我校“一流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上,我曾经提到,当前对清华学生的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眼界、心胸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心。对青年人来讲,对国家的认同感是爱国主义的根本,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也是青年人树立成才报国信念的精神力量。国家建设需要有志青年,学校和教师们则更要加强这方面意识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其次,在校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清华拥有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校训中的“自强不息”更是意在勉励清华学子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热爱学习,将学习视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个人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未来成长的重要基石。在社会大环境趋于浮躁的今天,坚持和倡导清华人踏实严谨的作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讲,我们也应让课堂教学尽量结合学科发展与技术前沿,提供给学生们最新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鼓励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实践、勇于奉献,希望更多同学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近年来,我指导的学生中,有的去了国家建设的一线岗位;有的夫妻双双去了西部,扎根基层;有的去了国防建设的重要企业;有的去了国家重要的科研部门。这些学生现在都发展得很好,有些还在基层担任了重要职务。我认为,为国奉献的自豪感和事业上的成就感,是做出这样选择的学生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朴实而诚恳,充满对青年人成才报国的期望,对一线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也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以上感受,与青年学生共勉。

  彭林历史系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青年学生要在爱国主题中找到人生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我觉得讲得非常之好。五四运动掀起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潮,为全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民族独立树立了典范。近百年来,我们的民族在内忧外患中图生存、谋发展,这一历程实在是非常艰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面前展现出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对祖国的热爱是最核心的因素。由于爱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惜为她奉献青春,不惜为她流血牺牲、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总书记希望青年学子弘扬五四精神,要求大家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去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我觉得这确实是指明了青年人的人生方向。所谓 “祖国”,就是指我们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这片热土,它承载着我们先祖的无私奉献;它能不能建设得更美好,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明天。当年陈毅元帅曾说:“国运兴,棋运兴。”连下棋这样的小事,都跟国运兴衰紧紧相连,遑论人生宏大的发展?我出生于1949年10月,是共和国同龄人,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同样深深体会到,只有国家稳定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谈得上个人的充分发展,而国家的稳定发展又必须依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回顾我们清华近百年的校史,爱国传统也是贯穿始终的。清华诞生于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又有着留美预备学校的特殊身份。以“庚款”的退款办学,建址于圆明园“万园之园”的废墟之上,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清华师生的心。所以,那时派出的留学生后来几乎都能回来报效祖国。后来清华设立大学部、建国学研究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1925年 9月 11日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曹云祥说,时下所谓的“新教育”,都是抄袭欧美各国的教育,这是不正常的。一个国家要想走自己的道路,必须谋求“教育之自动”,自强自立地发展,培养能够为自己国家服务的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清华的前辈对国家、民族都有很强的责任感。

  近百年来,清华师生留下了很多今天听来依然让人激动不已的故事。比如钱伟长,原本是报清华文科的,但为了科学救国,转到物理系,他的理科基础较弱,但由于他有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所以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最后成为优秀的物理学家。这次胡总书记讲到如何爱国时,说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立身百行,以学为基”。没有本事无法报效国家,而这种本事、技能必须靠刻苦学习得来。

  现在有些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原因是学习动机很肤浅,只想混一张清华的文凭,这样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动力。现在我们最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树立一切为了祖国的远大抱负、强大动力,这是来自生命体内部的不竭动力。想到一切为了祖国就会百折不挠,就会全身心投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朱自清写下民族的 “正气歌”,60年代“两弹一星”元勋们做出种种常人难以想像的牺牲,改革开放之初北大、清华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激动人心的口号,完美表达了青年一代对振兴中华的热情和务实态度……今天,我们又非常高兴地看到新时期清华学子们在五四前夕致信总理,表达自己志愿到西部、到基层去奉献青春的志向。这是五四精神的延续,也是清华爱国主义传统的很好体现。

  总之,我觉得胡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及时,非常贴切。大学生确实需要在爱国主义这样的主题中找到人生目标,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使自己的个人事业与祖国的未来一起发展。

  我在主讲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这门课程时,主题和理念就是希望同学们要有民族自尊。首先要有文化自尊,然后才能有文化自觉,自觉为民族腾飞奋斗。爱国主义教育确实要旗帜鲜明,但不能做空了,要让大家喜闻乐见,真正能听进去。

  过勇校团委书记):弘扬五四精神坚持科学发展

  在五四运动 90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总书记的讲话在我校学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坚定了同学们“科学发展、成才报国”的信念。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清华有着良好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民族救亡的年代,我们拍案而起,“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国家建设的高潮中,我们立下铮铮誓言,“我愿以身许国”;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我们敢开风气之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立志“科学发展,成才报国”。一代代清华学子始终秉承并不断丰富五四爱国精神,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书写了精彩的青春华章。“爱国、成才、奉献”成为一条贯穿金沙集团3354cc各个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

  成才报国是实现爱国主义的根本途径。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来说,实现爱国主义的最好途径就是将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90年来,广大清华学子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传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积极投身于服务祖国的时代大潮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功勋卓著的“两弹一星”元勋,还是那些刚踏上征程的立志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青年学子,他们那种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激情与豪迈是爱国主义的真实体现。

  科学发展是成才报国的必由之路。青年要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上好学术和社会两所大学。勤奋学习和深入实践是青年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清华的学生经过专业、严格的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然而,只有通过深入的实践,全面了解国情、民情,才能开拓视野、汲取力量、磨炼意志、经受锻炼,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令人欣喜的是,过去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清华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这是青年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05月14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