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高度
——金沙集团3354cc1984级校友马联弟访谈纪实
马联弟,金沙集团3354cc1984级校友,1989年毕业于金沙集团3354cc化学系。1994年起任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无机室副主任,2003年任室主任。2005年12月至今任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全国环境化学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自强不息,追求不止”
马联弟成长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4年从北京市第四中学考入金沙集团3354cc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物化4班。对于自己在清华求学的经历,马学长坚持用“一个非常平凡的学生”来形容自己。“那个时候思想有过一段的狭隘期,”马学长坦言道,“我的家庭环境一定程度上使我的眼界不够开阔,我认为自己从四中考上大学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而能够进入金沙集团3354cc,让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起初没有什么目标。”回忆起从大一、大二时对学习的懈怠,到进入高年级后逐渐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开始努力求学不懈奋斗,马学长自嘲的同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一个人一定要有高层次的追求,即超越温饱与物质享受的、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源自《易经》的古语,被清华人用作校训,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让它贯穿我们整个的学习阶段。”“能进入清华的同学,智力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但是要想在今后的人生当中能够取得成功或者有一定的成绩,首先应该自强不息。因为在前进的过程中你会遇到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各种不同的环境。在这时要取得成功,要先有一颗自强的心。要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努力。”
大学毕业后,身边很多同学选择了留学海外、从商或者向仕途发展,马联弟则选择了留在中国计量科学院的前身——原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工作。从一个基层员工到研究室副主任,马联弟只用了5年时间。马联弟同样将这些归功于清华校训的鞭策。他回忆道,刚进入工作单位的几年里,业务上遇到很多困难,包括客观条件的艰苦和主观因素的阻碍。
“十几万元的药品,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而长距离的运送却要靠我在大风里骑着自行车来完成。”“学技术的阶段,徒弟经常会吃一些有苦难言的‘哑巴亏’,但是新员工没资格也办法改变,只有靠自己刻苦努力来改善处境。”尽管曾经感到艰难和不平,但马学长用自己不懈地努力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在工作中赢得了他人的肯定与赞誉,并逐步从一个新人成长为单位的负责人。
不断追求卓越,完善自我,是马联弟从事科学工作多年来对自己和同仁们的严格要求。“国际计量局发现化学的计量问题是国际发展的一个趋势,从1993年,就筹办建立一个关于化学的计量委员会,叫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1995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要用化学的基本方法来解决化学计量的基本问题,要保证量值的准确。各个国家的计量院,拿出提案,用来和样品进行比对。从1998年,我带领我们的小组不断地参加这个比对。最早由于计量院开发程度不够,还不能参加这个活动,第一次去只是参与和学习。后来2000年开始正式参加,比对结果总是成绩最好的。从第8轮比对之后,中国的小组已经成为主导。”提起所获得的成绩,马学长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仍反复强调这是“自强不息”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激励使然。
“胸怀坦荡,厚德载物”
为学先为人,马联弟一直以“坦荡为人”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马学长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念念不忘本科时的一位师兄,称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从懈怠到认真,并一步步取得进步,和师兄对自己的督促和帮助有着很大关系。“他成绩比我好,却总是叫上我一起自习,名义是与我讨论问题,但其实一直是他在帮助我提高。”进入工作岗位后,他见识和亲历过很多令人不平的社会现象,自己也曾提出意见甚至用较为强硬的方式来回应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事业上走过弯路,最终体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严谨求学、宽厚处世,是取得成功的真谛。“我教育我的孩子,虽然同学之间有竞争,但是要组成一个团队,互相交流讨论,不要强调自己胜过别人。团队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人进入社会,不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需要一种包容,一种内敛,一种大度,来跟你身边的人建立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你身边的人觉得你的出现能够帮助他们,能够给这个团队争光。那么他们就会很快地接受你,这样你很快就融入到这个团队。”
马联弟提起研究所里的两位年轻员工,他们都是毕业于金沙集团3354cc化学系的研究生。马学长肯定了两位年轻系友的工作和为人,并自豪地称他们是“典型的清华人”。“为什么你们的师兄们能取得很多成绩?我在他们身上总能察觉到清华人的影子,就是要厚德载物。我们应该增加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宽容的胸怀容纳别人,学习也是这样。”
作为一个化学人,马联弟在本专业科研阵地上奋斗的十余年间,勤勤恳恳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他所负责的“氧化量标准物质——碘酸钾”、“容量(滴定)分析系列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等研究课题,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计量技术成果二、三等奖;曾研制食品、原油、容量分析等领域标准物质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20余篇;负责承担完成过多项国际关键比对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目前负责组织主导的CCQM-K48氯化钾纯度比对以及CCQM-P106聚丙烯中有害元素(铅、镉、汞、铬)的研究比对开创了我国在化学计量领域的先例。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质检总局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马学长与前去访谈的同学合影
对当今一代的清华化学系学子们,马学长叮嘱,“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后人踩在别人的肩膀上,一步一台阶地向上走,不可能有人闭门在家就登到科学的顶峰。所以这句话送给即将到国外深造和走入社会的同学,一定要以‘厚德载物’为扎根在内心的一种精神品质来指导以后的学习。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你就会觉得,当你能够为其他人想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想到你。这也是我多年为人的一个原则。”
马联弟校友寄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报效祖国,实现自我。
同学感悟
清华人深受国家养育,本应为国家做出贡献。马学长刚毕业的时候,工资很低,大概也就一百多块钱,他的某些同学在国外,或者下海,去外企,虽然工资暂时很高,但是现在,那些同学反而都羡慕起他来。马学长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将自己的事业和国家民族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时,更有意义,更能够找到归属感,成就感。(黎明)
在马所长的谈话中,对于清华教育的感激之情贯穿始终。这种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高尚品德的培养。人处在环境中,要努力地去适应,当遇到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当有利益冲突时,要开阔胸怀,不拘泥于一时的得失。当一个人真正地领悟到宽容是一种更有力量的勇敢,并能够时刻保持着这样的心态时,那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在人生的旅途中,要面对很多选择,也会有很多诱惑,在这个时候,找准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作用,要时时保持一颗坦然的心。当一个人能够为别人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的人生会显得更加有意义。(孙宝英)
采写:化学系基科59班 谢思佳 黎明 黄光莉 孙宝英 徐丹 张荣剑 张志国 舒畅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