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百年清华校友访谈 - 正文

周炳琨:孜孜不倦求真理 春风化雨润桃李

■研通社通讯员 邹丹

  已经70多岁的周炳琨院士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和我们交谈的时候娓娓道来,丝毫没有大学者的架子。他以自己的坎坷经历和对于人生的感悟,向我们讲述了一名有志的爱国青年是如何在逆境下奋斗和成长的。

  少时离家 漫漫求知路

  周炳琨1936年3月2日出生在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境并不富裕。1950年成都解放时,父亲再无力供养他的学习和生活。勤奋好学的他不愿意刚初中毕业就放弃学习。适逢当时东北招聘团到成都招聘技术人生建设东北钢铁工业,周炳琨的哥哥应聘去鞍山工作。刚满14岁的周炳琨抱着出去闯闯,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想法,主动提出跟哥哥一块去鞍山,在那里上高中。他的想法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可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七年,七年间只回过一次家。

  周炳琨就读的鞍山第一中学离哥哥工作的鞍钢很远,三年的高中生活他都是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即使寒暑假他也是一个人在学校度过,所幸的是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习,并思考人生道路。在鞍山一中老师和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周炳琨的学习成绩成为班级第一,并且因为思想进步还加入了共青团。临近毕业,周炳琨开始寻思如何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他觉得,应该到一所著名的大学学习一些崭新的技术,于是报考了金沙集团3354cc无线电系电真空器件专业。

  清华时光 英才遇伯乐

  回想起清华的学习生活情景,周院士深有感触地说,“清华的几年大学生活是我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母校的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成为了我工作治学的座右铭。特别是‘两条口号,一位老师’,使我终身受益无穷”。“两条口号”是“向科学进军”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五十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慢慢重视知识和科学。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知识、靠技术建设祖国的热潮。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周炳琨和他的同学们如痴如醉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他们每天清早起来背单词练俄语,晚上就去图书馆抢座位自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他还自己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包括每天课后把当天所学的关键知识总结梳理一遍。当时的清华校园,从老师到学生,无不透着一股勤奋钻研的劲头。老师们居住的五公寓,总是到深夜还亮着灯,还有老师在辛勤地工作着。“五公寓晚上的灯光”给周炳琨和他的同学们莫大的精神动力。勤奋和坚持让周炳琨脱颖而出,仅学了三年基础课程就提前毕业,成为电子系的一名年轻教师。

  周炳琨的大学生活并不只有书香做伴。虽然平时争分夺秒地刻苦学习,但是到了礼拜天的下午他会放下课本,去礼堂听听音乐或者结伴郊游。为了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清华学生都非常重视体育锻炼。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西边操场人山人海,到处是锻炼的人。周炳琨也给自己制定了每周坚持跑两万米的指标。其中一万米是从化学馆出发沿西校门出去,跑到颐和园的红墙前,用手抹上一掌红泥,再跑回化学馆。剩下的一万米就用零碎的五千米、三千米凑足。周炳琨还参加了学校的摩托车队,后来因为车技娴熟,担任了车队教练。期间他还带领车队参加天安门国庆游行,接受毛主席检阅。“这些课余活动非常锻炼人。进入社会后,你会发现从这些经历中学到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是一生受用的。”周院士深有体会地总结说。

  回首自己的科研生涯,周院士始终对一位爱惜人才的伯乐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就是当时电子系系主任助理、党总支书记李传信老师。李传信老师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全系品学兼优、能力突出的学生名单。对于这些优秀学生,李老师给与重点栽培。周炳琨当时就在这张名单上。从三年提前毕业担任助教,被系里派遣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跟随苏联专家列别捷夫进修微波电子学,到回校后仅22岁就走上讲台,讲授“微波技术”课程,再到1960年被系领导推荐去苏联进修,周院士这样评说这段人生经历“我在学术成长上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李传信等老师的心血,在政治上、为人处世上、生活上,他也像一位老大哥和良师益友,对我多有指点。”

  两度出国 勤勉争第一

  1960年1月,周炳琨到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跟随导师进行红宝石的荧光分析研究。到7月16日,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美国诞生。这一消息让周炳琨的导师倍感惋惜,因为他们当时从事的研究与激光器发明者前期所做的工作一致,美国人却能想到把它应用于产生激光。数周以后,周炳琨和他的同事们也成功制作出红宝石激光器。可是这个成功却让周炳琨陷入了沉思,他深刻体会到科学发明的殿堂里从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后来的科研生涯中,周炳琨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前瞻性,欲争第一唯有创新。于是,他在苏联做出了一个重要抉择,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微波转到激光。调整方向后,周炳琨开始努力弥补知识空缺,一边做实验,一边自学量子力学、光学等课程。夏天,实验室的同学们组织去波罗的海旅游,周炳琨却选择留下来,继续补习基础知识。这段经历让周炳琨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使他在后来几十年的工作中总能保持旺盛的学习能力。“就像蒋南翔校长说的,学校给你的是一只猎枪,不是干粮。没有人能靠着干粮吃一辈子,你得拿好猎枪,需要的时候自己找猎物。”

  从苏联回校后,周炳琨带头组建了激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激光这一崭新的技术。当他们的研究工作刚开始起步时,“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接踵而至。在万分艰苦的条件下,周炳琨带着一支科研小分队,几次到江苏的工厂,坚持科研和生产。当别人搞武斗时,周炳琨和他的科研队伍奔赴常州、无锡的工厂,与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攻关,先后成功研制了“机载激光测高仪”和“激光炮兵测距仪”等产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激光技术产业化做出了贡献。

  1979年,电子系从绵阳分校迁回北京。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但是周炳琨却意识到国内的研究工作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了。1983年,47岁的周炳琨再次受到学校派遣,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硅谷,周炳琨看到了国外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愈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落后。同时,他也对某些外国人对中国学者或多或少的轻视感到不快,决心搞出点新东西,为中国人争气。他带着一位中国留学生,整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搞分析,周末也不休息。因为他所做的这种半导体激光器从没有人做出来过,虽然理论分析可行,但周炳琨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实验成功。

  突然有一天下午,他观察到他们设计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激光了,期盼了几个月的事情终于成功了,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这台“半导体激光泵浦钇铝榴石激光器”开创了固体激光器的一个新领域,成为当时世界上效率最高、线宽最窄、频率最稳定的固体激光器。外国人对他另眼相看了,斯坦福大学将他聘为中国大陆来的第一位访问教授,并有意请他多留一些时间。但是丰厚的年薪并没有羁绊周炳琨归国的步伐,大家、小家的责任引导着他回到清华。

  传道授业 一门课一本书

  作为一名教师,周炳琨院士非常重视教学。1985年周院士开设量子电子学课堂,到现在已经二十四年,从未间断。即使有一年周院士因为生病动手术未能上课,他也坚持将开课时间从秋季调到春季,补上停掉的课程。周院士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不仅需到基础理论知识,更收获到科研的思维方法。每年的量子电子学课堂,周院士都会用一节绪论课教授学生如何选题,乃至如何为人。今年,他又添加了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的成功要素:第一要有远大的目标;第二要善于抓住机遇,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要有创新思维、严谨作风;第四要讲求诚信,为人谦和,待人宽容;第五运气与坚持同样重要。

  在文革结束时,周院士和他的同事合作编写了《激光原理》一书。从1980年发行第一版,至今已有29年,期间经历了一次次改版,依然备受读者欢迎。周院士在国内外出差,总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告诉他,“周老师,我认识您,我读过您的《激光原理》!”

  结语

  临近采访结束,周炳琨院士对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谈了自己的一点期望。“进入清华的学生都是全国最拔尖的学生,我对他们有信心。清华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学问和为人都堪称一流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处事能力强、为人好、又有大跨度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这样的年轻教师。”

  周炳琨院士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工作者,他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让他在真理的殿堂里勇攀第一;他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他用责任与爱栽培学生,无愧教师的称号!(供稿 研通社电子系新闻组 编辑 襄桦)

2010年01月06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