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 宁静致远
——记金沙集团3354cc机械工程系教师朱宏伟
■研通社记者 杨丽霞 岳文彦 张会明 郭宁
朱宏伟(右)与导师吴德海教授(左)在一起
朱宏伟,1998年在清华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金沙集团3354cc机械工程系研究员,从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前沿研究。他是清华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曾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在Science,Nano Lett., Appl. Phys. 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近5年内被他引900余次;出版《碳纳米管》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访谈是在朱宏伟老师的办公室进行的。推开门,透窗而入的灿烂阳光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感受到阵阵温暖。朱宏伟一开始和我们分享了他在清华园本科时的经历。大学期间,他担任过班长,班级同学的理解与信任以及对班级工作的支持让他倍受感动,正是这些感动,激励着他努力为同学们服务,并享受其中的快乐。这段经历也充实了他的大学生活。
谈及科研,其中的艰辛朱宏伟还历历在目。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一次次的摸索尝试并不断改进实验设备和参数;为了看清碳纳米管的形态,他也曾在闷热狭小的暗室中不分昼夜的冲洗电镜照片;为了得到准确的力学性能数据,他跑遍了北京市所有的材料分析中心。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导师吴德海教授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他说,导师的鼓励让他永远难忘。正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成功悄悄地来临了。2001年5月,在一次实验中,他惊奇的发现了一些长达20厘米的碳纳米管,这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碳纳米管。一年后,朱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将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这是首位清华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这份杂志上发表文章。同年,他获得了清华研究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
在这个过程中,对科研的强烈兴趣指引着他在充满着艰辛与挑战的科研路上坚持前行,“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做科研的动力”。对于碳纳米管,刚开始时他也是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有任何兴趣。导师问他知道什么叫“巴基管”,他还误以为是晶体管。然而,这并没有让他退缩,随着科研的深入,朱宏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他深深爱上了他所从事的事业。在科研进行的过程中,他发现碳纳米材料对于人们甚至很多研究者来说都是一片未知的领域,而且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方法的研究受到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所以他决心投身到制备碳纳米管的宏观体的研究领域。对碳纳米材料的热爱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让他忘记了实验中的寂寞枯燥,忘记了实验中的种种困难,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次实验,并认真及时地总结。“不仅是做科研,做其他事情也需要兴趣,”朱老师说,“所以我们要珍惜对事物的好奇心。”
除了浓厚的兴趣,做好科研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要有科学的方法。这方面朱宏伟也有自己的心得,这就是“做完实验,及时总结”。“有些人做完实验后将得到的数据放到一边,等到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后才会回来分析,这时对实验的一些细节已经非常模糊了,总结就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朱宏伟却不是这样,做完实验后,他会立刻将实验结果做一些仔细的分析,认真地对比各组数据,并把分析对比的结果记录下来,对一些关键的细节也有一些描述,为以后的实验留下参考。不仅在实验中经常总结,在看完文献后他也要写简短的小结和心得。“每天花半个小时来看文献,并将一些主要的结论记录下。”正是有这个习惯,他能及时把握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时刻与各国的研究者保持一致。“这个习惯也让脑筋在不停的运作,新的想法也就多了”,朱宏伟说道。
尽管涉足碳纳米管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有十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朱宏伟并没有满足,而是瞄准了新的领域——石墨烯。石墨烯于2004年被发现,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厚度只有0.335纳米,把20万片石墨烯薄膜叠加到一起,也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厚。这种独特结构使得它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尤其是电学性能,有人预测它将成为未来制造芯片的材料,这样将会大幅提高芯片的频率。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还是从头学习,但朱宏伟对研究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和学生打成一片
朱宏伟对学生的指导尽心尽职,要求也很严格。他每周都会和课题组学生交流实验的进展,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做实验和分析实验,这种言传身教让课题组的成员迅速成长。虽然肩负着科研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但是他还是投入大量时间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他根据自己多年实验积累的经验,亲自起草了实验室各种设备的操作规范,对每一种设备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这一整套操作规范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正常进行,降低了安全隐患,实验室里研究生们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更放心了。这套操作规范还得到了其他实验室的认可,同学们纷纷前来学习交流。
在科研上,朱宏伟是严谨的,而平时在生活中却很平和。对学校和系里组织的一些学生集体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在前不久举行的“一二•九大合唱”中,他还作为教师代表加入了合唱的队伍。另外,他还担任8字班的班主任,对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帮助,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对于这些,他认为“很有意义”,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真正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老师。
保持清华传统
在清华园里学习生活的这十多年中,朱宏伟对金沙集团3354cc充满了深厚感情,对清华精神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行胜于言”是清华精神最好的诠释,是清华传统的核心。这些精神也影响了他,指引他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沉下心来做研究, 不惧怕困难,不急功近利。而现在,作为老师,更有责任将这些先辈们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让清华精神影响更多的人。谈到现在的学生,朱老师对他们的将来充满了信心,因为“这里有良好的传统和最优秀的学生”。同学们只要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态度”,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对于即将到来的百年校庆,朱宏伟充满了期待,他认为这是一个总结的好机会。抓住百年校庆的机会,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校友对母校的意见和看法,并做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将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契机。(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