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平学长的身上牢牢地贴着“清华制造”的标签:从不抱怨环境,只是改进自身。他的生活“波澜不惊”,各种创意却层出不穷。他说,思考是一生的事,与思考相伴的,还有乐观、勤奋与坚持。
虚心平意
——金沙集团3354cc1961级校友张平访谈纪实
■校团委学习实践部 徐宁汉 胡蝶 王珮琪 时沛
张平,1961年进入金沙集团3354cc电机系学习,学制6年。毕业后,曾任辽宁阜新电机厂技术员、江苏清江合成纤维厂科研室主任。1985年调来天津,先在天津市计算中心(现为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后到天津市政府市技改办。1990年到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工作,直到退休。现居天津市。
坐落于渤海之滨,天津这座城集合了太多的元素,古典与现代融合,东方与西洋交织,随处可见的名人故居和花园洋楼讲述着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风云,给天津城添上了几分历史的厚重和神秘感。近些年,随着天津快速的现代化发展,海河上架起座座大桥,横跨两岸。张平学长的退休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就在横贯天津市区的海河岸边,眺望着不远处建在桥上的“天津之眼”摩天轮,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引擎平稳地转动。
敲开学长家的门,看见张平学长的家简单朴素,沙发边的小茶几上放着几册清华天津校友会的通讯,翻开其中一本,有关于清华在津校友近况,09年考上清华的天津考生名单等多篇文章。张平学长说:“从清华来天津工作的校友很多,大家经常聚会。这小册子也能让大家多一个沟通交流的方式。”
之前讨论、拟写访谈提纲时的惴惴不安在风趣幽默的学长面前渐渐消散,学长讲述的那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笑声充满了整个会客厅。
思考是创意的来源
张平学长双手抱在胸前,慢悠悠地讲起了自己的清华故事。学长对于清华带给他的一套学习研究方法至今印象深刻,“清华培养学生重点在基础课和外语,清华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当时的电机系主任学部委员章铭涛告诉我们,学科研究很重要,但你首先需要知道哪些东西从理论上是可以直接解决的,哪些从理论上是不能直接解决的,从理论上是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是否可以从其它途径来解决,这就看你的基础是否真正扎实。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学长说,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是常年开放的,同学们都特别高兴,觉得特别好,可以自己去学习、去创新了。不仅是这样,学校还鼓励学生多和老师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学长笑着说:“那时候,学生经常能和老师讨论到面红耳赤。”
清华不仅帮助学生们养成了勤思考的习惯,还让大家学到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方法。张平学长认为:学以致用并能有所创新是一个人才必备的素质。谈到学以致用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学长马上抛出一个关于电风扇串联的问题:“一个厂家生产的同样功率相同的两台单相AC220V电风扇,你把它串联起来,再接到AC220V电源上,这两个电风扇怎么转?”问题一出,考倒一片,同去的博士生学长也一时想不出答案。直到访谈回程的路上,同伴才悟出结果,只能感叹自己平时思考太少,学以致用的能力太欠缺。回想起张平学长的那句话:“一定要透彻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对象和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什么都要寻到根上去,这样遇到问题才能心不慌,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学长说,创新来源于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对一个问题考虑多了,在大脑各个地方都有了兴奋点,往往在休息的时候兴奋点突然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创意来。” 学长还说有时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能触发创意,他举了怎么使黄瓜变脆的例子,浅显,却易懂。张平学长经常关注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小细节,能将创新建立在生活情趣之上,难怪学长的创新点子总是层出不穷。
乐观是奋斗的动力
大学几年,学长们除了经常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在玩儿上也创意多多:“我们那时总是想办法玩儿,变着法儿的玩儿。”张平学长介绍了一款他们在经济困难时期“自主研发”的游戏——“现代象棋”与“现代军旗”,具体思路是——打起仗来不是只允许一个部队调动,而是在同一个时间里各个部队均可同时调动——于是就规定轮到你走时,你一次每个子儿都能允许动一步,也可以不动,这样下起棋来更有一番情趣。“苦中作乐呗”,张平学长微微后仰笑着说。
在“玩”上学长们可是“花样百出”:他们可以用食用色素做出浅绿色的大米饭,在困难时期增加大家的食欲;可以放暑假时七八个同学背上背包花3天时间一路骑行去天津、唐山,直到山海关,沿途用背来的锅下挂面吃;几个系的同学一起到北京远郊当时还没开发的云水洞探险,晚上就住在看山人的小屋里。讲到这里,张平学长眼角纵横交错的纹路展开来,笑得仿佛回到了当年,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学长说,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因为“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需要我们去改变。”
张平学长说,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压垮学生们的斗志,反而激发了大家求知的激情,而这些“自娱自乐”的小活动无疑给他们乏味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使大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更加有动力,为人生而奋斗,为祖国而拼搏。乐观的精神,可以让你跨越任何艰难险阻。
勤奋是成就的基础
从清华毕业到现在,学长经历了许多工作岗位,做过的工作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产品设计、工厂基建、职工大学的创建、教学和教学管理、软件开发、引进项目的投产达产、工厂(电器,仪表,自控系统)设计等等。
凭着清华培养出来的雄厚知识基础和工作能力,他一次次胜任了新的工作。在天津市政府技改办负责引进项目的投产达产时,他找出了德国引进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的问题,向德国供应商索赔成功,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此事1989年刊登在天津科技通讯上,政治局委员张立昌批示:“引进工作就要这样认真。”
张平学长说:“毕业之后,什么都干过。学校的那段教育对我们适应各种工作帮助很大的,虽然有可能干的工作不是你本行,但是方法和能力你是有的,可以从头学起嘛。”
张平学长说自己在合成纤维厂曾经带过190多个水、暖、电工,“水电气风冷都归我们管”。那时,军队领导总是说:“你说行就这么办,不行,你说怎么办?”学长无奈地笑着说:“反正只要沾了电的边,都是你的。本来对水、热力学这些也不太明白,只能硬着头皮上,从头学起,敢于尝试没干过的。”
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并不多,其中不乏改了行也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些成就的人,张平学长就是其中之一。他很勇敢,敢于尝试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他很自信,自信清华的教育能让他适应任何种类的工作;他也很勤奋,哪怕从头学起,哪怕加班加点。
从不抱怨环境,只是改进自身,张平学长代表了一大批这样的清华人,学校的几年教育给了他们自信的心态和踏实的作风,在祖国任何一个需要他们的岗位上都能展现“清华制造”的风采。
坚持是一生的追求
有许多管理经验的张平学长却一直说自己“不是当领导的料”,他说:“那时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总院刚好需要快五十岁的有能力的人,还是好好搞我的技术吧。”于是,学长又干起了老本行,电器设计,自动化设计及交钥匙工程,直到退休。
学长的爱人也毕业于清华电机系,是低他一级的学妹。退休后的两人和儿孙住在一起,四居室的房子里到处可见小孙子的玩具。一说起可爱的孙儿,两个老人家就笑得合不拢嘴,给我们讲孙儿的各种“天才”事迹。学长还说从小孙子的身上找到过许多创意的灵感呢。
退休在家,到了含饴弄孙、安享天伦的年纪,张平学长却还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说:“退休在家也能为国家做点儿贡献嘛。”他要把清华那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改一改,变成“为祖国健康贡献五十年。”而且五十年还不够,他还要贡献第六十个、第七十个年头。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学长们以他们对祖国的爱和贡献的激情,远远的走在前面,留下令后辈们仰望的背影,也让我们不乏追寻的勇气。感谢张平学长们,他们共同经营着一段始于清华园,却终将绵延一生的事业——为祖国贡献,五十年不止。(编辑 襄桦)
【同学访谈感悟】
胡蝶:学长是个和蔼而且幽默的人,我想他的幽默感大概是来源于他对生活的关注吧,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他都会注意到。多观察多思考绝不是坏事,因为很有可能我们平时积累的碎片在某一个时刻就会合成一个完整的灵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不管学长在做什么事情,都好像有种乐趣在里面。虽然对他讲的那些专业性的东西一窍不通,但光从他说话的神情和讲话的逻辑性上,就能感觉到他的激情,这会让你不自觉的产生某种动力,鼓舞你不断地去学习。用一天不长的时间,听一生受用的教诲,不虚此行。
王珮琪:如果我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那些知识的价值就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以致用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喊喊而已。创造力也是可以通过思考来锻炼的,趁我们还在清华这个园子里,要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讨论是最容易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的。学长那个“电风扇串联”的问题我想我会记一辈子的吧,这个问题让我反思自己平时的思考是多么的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