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万金”的经济外交能手
——金沙集团3354cc1959级校友张祥访谈纪实
■工程物理系 谢词龙
张祥,男,1959年至1968年在金沙集团3354cc工程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79年至198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86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市外经贸委主任助理、副主任、党委委员。1998年5月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 2002年1月卸任后出任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现居上海市。
1959年,18岁的张祥学长考取了金沙集团3354cc工程物理系。那时候交通很不发达,对于家居上海的张学长来说,来一趟北京得花七十二小时。火车渡过长江还得靠摆渡,用船把车厢一节一节送过江去。旅途的经历让张学长印象很深,而中国经济的落后,交通的不发达,更是在张学长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清华园里孕育志向
金沙集团3354cc拥有着浓厚的学习和体育氛围。学长在大学时期是校篮球队也是北京市大学生篮球队的主力,当时的清华校队在全国非常有名,甚至连很多省队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进入校队后,学长的社会活动也多了起来,人际交往的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提到在校的体育锻炼,张学长说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让他至今难忘:“每天下午4点,操场上到处都是锻炼的同学,整个学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张学长说,体育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它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更提供了公共的舞台,增加了学生参与社交的机会。
清华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朴素、刻苦,满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当时清华的学制是六年,而别的大学只要四年。蒋南翔校长解释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只有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才能有更高的建树。”
留美期间转道经济
1979年,张学长以金沙集团3354cc研究生的身份赴美留学,由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推荐进入哥伦比亚大学,5年时间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博士学位,被推选为全美“中国学者、留美学生联谊会”主席,还同时被三位美国教授联名推荐为美国“西格玛•希科学研究会”的名誉会员。毕业后,他到波士顿的福克斯波罗公司任高级工程师。
在美国,学长产生了转到经济研究方面的想法。学长说在国内他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中国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完全是苏联的模式,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社会不是非常稳定,认识上也较为孤立、封闭。”而邓小平的出访,敲开了中国与世界连通的大门,也让学长开始感到这个世界并不像自己以前了解的那个样子。
美国的领先科技和与国内差异很大的生活方式让刚到美国的张学长思想碰撞很厉害,“就一直睡不着觉”,一想到祖国,想到亲人还是生活得很艰辛,学长心里也很不服气,他说:“中国人并不差,有好多中国人在美国都做出了一番事业,当时美国的高科技人才,有不少是中国人。”张学长迫切地感觉到,中国不仅仅需要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科技专家,还需要具有管理、经济方面背景的人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点经济、管理知识来改变祖国的现状。在学习经济管理课程的过程中,理工科背景给了张学长很大的帮助。
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帽能让学长在美国的发展机遇大好。但他,带着在美国多年的学识和经历,迫不及待地举家回国。1986年,作为中国“文革”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的学生,张学长这个美国著名学府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成为了第一批海归学子中的典型人物。
谈判场上“一字万金”
1986年至1996年,张学长历任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助理、副主任;1996年至1998年,美国纽约任上海国际(美洲)集团副董事长;1998年至2002年,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工作期间,张学长辗转游历了54个国家,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飞机和旅馆里度过的,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与各国政要或金融、商界巨头的交谈聚会中度过的。谈到这里,张学长说大学时候的体育锻炼对他的帮助很大,“因为经常要在各个国家穿梭,对于时差、季节差(南北美洲有季节差)、海拔的高低等都要能适应。各种各样的饭都要能吃得下,到了旅馆,一换服装,就能上场,就能开始政府团谈判。”
张学长做了很多上海的大项目,比如上海地铁一、二号线、上海苏州河治理、上海国际机场的扩建等项目的国际融资,上海在54个国家的200多个海外投资项目,上海在国外投标的数十个大型承包工程,以及上海和全国一些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诉讼等等。
在地铁一号线的融资谈判中,张学长一个绝不含糊的“NO”,为国家挽回了5000万人民币的损失。由于上海地铁一号线的良好合作,德国成为上海地铁二号线提供政府贷款的首选国家,但合作与否还是取决于德方提供的地铁设备的价格。商务谈判也就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德方的报价比中方能接受的价格高出7500万美元。根据张学长手中掌握的有关地铁车辆的国际市场信息,即使按照中方提出的价格,德国的公司仍然有钱赚。当时一些同志警告说:德方政府贷款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不要为了这7500万美元,丢了那个7亿8千万马克!但张学长坚守商务谈判平等互惠的基本原则,而且他心中有底:“对于这个项目,德方也有切身利益,他们绝不会轻言放弃。”张学长的态度让德方刮目相看,终于在此后的谈判中,双方达成了一致,车辆价格降了7500万美元,整个地铁项目的报价比原来降低了1.07亿美元。
张学长说,在国际融资中,贷款者和借贷者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成功的商务谈判应该双方都是“赢家”。当这种平等的关系受到伤害的时候,即使是借贷方,也应该理直气壮地说:NO!
张学长在无数次的商务交往中积累了经验,他自己的《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一书记录了大量的实例,这本书填补了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为此,张学长获得了“95上海优秀图书奖”。
退休还家求学不止
张学长今已将近七十岁,但求学的精神不减当年。他说,信息时代,光靠他自己读书肯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所以他现在研究的方法是,一方面经常听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另一方面请学生阅读他感兴趣的书,读完之后再讲给他听。
张学长说:“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懂,但是他要知道他哪不懂,哪是重要的,应该找谁去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才是有把握了,这很重要。”大学的教育教会了他学习方法,吴健雄老师经常跟他讲:“张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在清华,张学长明白了用复杂的办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不算什么,最高的水平是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张学长现在是科技和人文委员会的副主任。他说,科学技术跟人文艺术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己人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其实也是艺术家,只是大家不了解罢了。说起那个“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谁会想到他还擅长小提琴呢。(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