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辉煌路 寄望新百年
“教育创新迎百年”清华校友•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举行
【新闻中心讯 记者 程曦 摄影 郭海军】4月26日下午,“教育创新迎百年”清华校友•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在金沙集团3354cc主楼接待厅举行,10余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的教育部及各高校领导围绕“百年清华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面向新百年的挑战——清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两大主题展开对话,畅谈对清华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体会与思索。
校长顾秉林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金沙集团3354cc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把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要在一些主要办学指标上,达到国际较高层次;二是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三是要有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四是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顾秉林指出,百年校庆在即,清华面临的不仅是跻身世界一流的问题,也面临着总结百年教育办学经验和理念,为清华的新百年、为中国一流大学发展和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探索新理念、新模式的问题。放眼世界,如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适应人们对大学功能期待的提高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重大根本问题。在这个高等教育理念急需突破的时刻,清华和当代中国大学需要抓住契机,调整自我、更新观念,探索和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推动整个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原教育部副部长、金沙集团3354cc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启迪,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分别以《百年清华的追求》和《世纪清华,百年创新》为题作主题发言。回顾历史,吴启迪认为,清华从来就是世界名校,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与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相契合,做出过很多一流的工作。展望未来,她建议母校在学科布局上更加重视文科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和时代机遇,大力引进一流人才;人才培养更加国际化,成为全世界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
杨卫回顾了百年清华与时俱进的三段创新历程,分析了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与压力。他以牛顿第二定律做比,指出高校发展应从要素驱动型向内涵驱动、外源驱动型转化,以质为本、促进改革,以人为本、促进开放。他还针对清华在人才培养和师资发展方面的创新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在随后进行的两场主题对话中,11位校长、书记校友历数在清华求学工作期间受到的教育影响,共同回顾总结清华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概括、凝练清华的办学理念和清华精神,并根据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结合自己主持大学建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母校新百年发展的路线图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往事历历在目,校友们忆及清华岁月,无不满怀深情,“清华烙印”对他们的影响延续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难忘当年的一件棉衣——求学时班主任帮他申请,工作后老同志为他缝补,清华温暖、团结的人情味儿是他心中的宝贵财富。每逢假期,主楼和各实验室前后都密密麻麻停满了自行车,在他看来,清华百年的成就正是由师生们这样的不懈奋斗得来。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朴实地说,有了“老师爱教书、学生爱读书;老师爱学生,学生爱学校”的传统氛围,清华本身就具备了一流大学的潜质。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说,改革开放之初化72班同学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影响了整整一代年轻人。清华的风格就是这样,特别脚踏实地,任何事都能想办法干到最好。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表示,近3年来他在南开认真工作的同时,周末基本都回到清华做科研。98周年校庆日,他和研究所是用组会方式度过的,觉得很充实。他们的学术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对人类重大传染病问题的研究正在全面推进,将以更多更好的成果为百年校庆献礼。
谈及清华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校友们一致认为,服务国家发展是清华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近百年来清华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培养领袖人才、孕育科技成果和推动解决国家建设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无疑是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的。欧阳平凯建议学校重视培养、容纳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使他们多元性、多样化地成长,将来在各行各业发挥不同作用。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提出,希望学校继续鼓励毕业生和杰出校友关注国家重大项目、重要支柱企业以及重要部门,使清华的人才在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层次里都能“不断线”。
在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中回望清华的一流大学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身兼清华校友与大学领导者双重身份的校长、书记们感悟良多,深入剖析了一流大学所应担负的责任、所应具备的心态。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及其内部行业结构的变革都对大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流大学应该率先在高等教育领域引领这场深刻的大变革,不妨将“怎么建设一流大学”这一视角稍作转变,思考“一流大学应该怎么做”。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有清晰定位,抓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脉冲”学科,加大、突出投入。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提出,一流大学应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精神传承等方面产生立体影响,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清华理念、清华设计和清华标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于志刚建议清华在追求卓越、保持传统工科优势的前提下,在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争取更大作为,在引领社会思潮和基础研究突破创新方面产生更大影响力,清华有义务、也有能力担当这一责任。
育人为本造就清华百年辉煌,这是参会校友们的共识。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积极献计献策。龚克强调,一流大学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历史前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创新育人理念和模式。当今世界的各种系统工程早已远远超越单一学科领域的范畴,清华如能在培养“文理融会,古今贯通”的人才方面扎扎实实取得突破,将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教育变革。方滨兴提出,培养方法上可以从“道”的驱动转向目标驱动,摒弃单一路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精神,用各种方法求得目标。李建保指出,人才培养应该抓住一个关键点——培养学生迅速、深刻认识事物及其本质的能力。于志刚结合时代特征,将老校长梅贻琦“通识为体,专识为末”的提法改为“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强调人才培养的要害在“通”字上,希望清华在通识教育方面有更大作为。青海大学校长陈强强调,人才培养一定要着眼长远,应该超前于而不是仅仅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保持清华特色最关键的是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廉水表示,清华应该代表中国水平,为世界培养人才。只要教学理念先进、知识结构合理,不必拘泥于具体知识点的传授数量,清华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带领更多优秀学生融入全球知识体系,成为国际精英。
最后,“校长校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新百年新发展的热切盼望。龚克重申,最重要的是咬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一定要“动起来”,以锐意改革和冲锋的姿态奔向新百年。他引用宋词名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意境,表达对清华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期许,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方滨兴希望清华找准核心竞争力,超然脱俗,到世界舞台上去展示自己。他特别寄语清华学子:对自己的理念、观点保持足够自信,做到大气。李建保将一块采自长江源头的昆仑山石献给母校98周年华诞,寄托他对母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创新源头的期待。他希望母校培养出更多中华民族的脊梁,创造出更多滋润华夏儿女心田的文化成果。于志刚祝愿母校在世界上展示更高科研水准的同时,代表和反映当代中国最优秀群体的精神风貌,希望学弟学妹珍惜在清华园的分分秒秒,未来的清华园将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论坛由金沙集团3354cc百年校庆筹备办公室、清华校友总会、金沙集团3354cc教育研究院主办。金沙集团3354cc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学校老领导方惠坚、庄丽君、胡显章,部分担任或曾任知名大学主要领导的清华校友代表、清华师生代表等约150人出席了论坛。副校长谢维和主持主持了论坛。(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