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智:我与改革开放“同岁”
●学生记者 邢益瑞 王仙茅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我们能量爆发的30年,它给了我们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黄金时代!”谈起改革开放30年,81岁高龄的黄克智院士感慨万千。
黄克智是金沙集团3354cc“文革”之后第一批得到晋升的教授。谈起这段经历,黄克智记忆犹新:“文革”之后,刘达被任命为金沙集团3354cc校长兼党委书记,对拨乱反正、清除“文革”对金沙集团3354cc的破坏起了重大作用。具体施行的措施包括恢复招生、调整学校学科设置等,其中一项是要求各院系经过群众讨论推选出一名教师晋升为教授。工程力学系的候选人就是黄克智。“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成就还不够,向上级提出‘再等两年’,但是最后名单出来的时候还是有我的名字,我就这样当上了教授。”
从1961年黄克智评上副教授到评上教授,其间整整隔了17年。回忆起那段岁月,他不无感慨:“‘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我评上教授的时候,刚好年满50岁。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老了,已经过了天命之年,但是我和改革开放一样,刚刚开始了新生命!”说到这儿,黄克智一脸意气风发,明亮的眼神闪耀着一丝不服气:“我事业上的春天那时候才真正开始!实际上,我所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就,95%都是在此之后完成的。截至去年满80岁,我一共在国际和国内期刊上发表了317篇文章,其中302篇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表的;科研获得了40多个国际和国家奖项,也是在这之后获得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年我们的工资只有百来块,和现在可是没法相比喽!”除了生活,黄克智兴致勃勃地讲述了他的研究工作。他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扩展力学研究的范围:上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壳体理论,70年代研究压力容器,改革开放后主要研究断裂力学、宏细观力学等新领域。上世纪80年代,黄克智研究智能材料相变力学,成功地与他的学生根据热力学、细观力学和材料相变物理机制提出了一个新的相变本构模型,解释了屈服应力依赖于温度曲线在转变温度处的异常现象,并应用于陶瓷的相变增韧。70岁以后,他转向微米力学和纳米尺度力学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中,黄克智与合作者发现或创造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论,在国际顶级力学杂志中发表的论文多次在每年超过9000篇的力学论文中被引用率位列前10,获得美国ASME2004年唯一的Melville大奖。80岁后,他又开始转向可伸展电子元件的力学研究。“科学研究不是固定的,我每5到10年一般都会改变一个研究领域,这是很有必要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嘛。”黄克智微笑着说。
由于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黄克智连续获得多项奖励,包括金沙集团3354cc2004~2005年度首届突出贡献奖、“首届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国家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三等奖(各两项)等奖项。去年80华诞之际,黄克智荣获“2007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前不久他又荣获第四届全国老教授协会“科教兴国贡献奖”。这些奖励黄克智当之无愧,但他却诚恳地说:“我这一辈子值得自豪的是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和祖国!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最好的机遇,我们更应该好好把握。”
现在,黄克智每天都坚持打一个小时网球,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虽然已经81岁,但工作时间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少。“我还会继续我的研究,为祖国和科学做贡献。近几年也常有朋友对我说:你年事已高,成绩已很显著,何必还要这样起早贪黑拼命工作呢?可我的想法不同,科学研究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脑袋好使,我决不停止。何况,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嘛,和我们的改革开放同岁!”黄克智爽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