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举行研讨会探讨集体主义教育与基层团组织建设
【新闻中心讯】12月1日下午,金沙集团3354cc“集体主义教育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题研讨会在甲所第三会议室举行。围绕“集体建设与集体主义教育”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两大主题,与会代表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内容涉及“集体主义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新时期下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如何通过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集体主义教育”等各个方面。
团中央学校部大学处处长王松山,金沙集团3354cc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学生部部长杜汇良,人文学院史静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甲明教授以及学生部、团委、各级基层团组织代表约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在《纪念金沙集团3354cc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纪念纪录片中拉开了帷幕。校团委副书记吴敏洁首先进行主题发言,她回顾了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重点分析了这项制度对指导和激励团支部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归纳了这项制度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2007至2008年学年度校甲级团支部标兵的代表进行了风采展示。环62支部用“柴、米、油、盐”的生动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思想建设、学风建设、感情建设和第二课堂建设”在团支部建设中的明确定位和重要意义;精55支部则总结了一个优秀集体所需要的三个重要因素:积极向上的文化,健全可行的制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院系分团委交流了前期开展专项调研工作的成果。自动化系《基层团支部发展轨迹分析及引导》的研究报告通过比较分析几个特色支部的成长轨迹,总结提炼出团支部发展的“探索期”、“同化期”、“冲突期”、“凝聚期”与“升华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化工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吸引凝聚青年》的主题发言基于对当代青年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具有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基层团组织的目标,并以对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细则的设计和实施为手段,用最被青年接受的方式加强院系分团委建设。土木水利学院党委学生组组长则介绍了学院长期以来在集体主义教育和基层团组织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为了在新时期更好的利用等级评估制度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清华的集体主义教育工作,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校内外的几位专家学者,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对等级评估制度指导意义和教育功能的认识。
史静寰教授、赵甲明教授和王松山博士,分别以“提高组织与集体的综合教育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生价值观”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大学教育中意义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史静寰教授从教育的基础理念和大学教育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在新时期应加强各类学生组织的教育功能,尤其是通过加强优良集体的形成来促进个体在集体中的成长。赵甲明教授则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体主义之间关系,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更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并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团中央大学部王松山博士分析了大学教育的使命和共青团的性质与职能,论述了共青团组织在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落脚点,最后提出了实现基层团组织对青年团员的多重覆盖,重视基层团组织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动员方式,抓好大学育人的两个重要时段等希望与建议。
在随后的讨论过程中,院系基层团干部都积极发表了各自在等级评估工作和班团集体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杜汇良总结了优秀班团集体的普遍特征(有魂、有根、有情、有核心),并勉励在场的团干部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强清华的集体建设工作: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着眼于发展,充满改革创新精神;动员基层支部出经验、出办法。
史宗恺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回顾了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建立的初衷,分析了这项制度在清华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对本次基层调研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史宗恺希望并鼓励各相关院系和学校部门,借本次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年的契机,深入调研,认真总结优秀集体发展成长的普遍规律和成功案例,更好的服务于清华的集体建设和育人工作。
今年是清华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如 “结33团支部”、“环82团支部”等一大批优秀集体,全校共有1186个团支部获得校级甲级团支部称号,更有五百多个团支部获“红旗团支部及标兵”、“先锋杯团支部及标兵”等国家级和市级表彰。
本次研讨会是清华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过去二十年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新时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集体主义建设思考和展望。
近期,校团委已经举行新生支部集体建设主题沙龙、等级评估征文比赛等多项活动,并将举行“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纪念大会”,隆重纪念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二十周年。(供稿 校团委 王松涛 编辑 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