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家园,梦想的港湾
——记金沙集团3354cc机械62班(1996级)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机62!
他们是1997-1998年度的校级甲级团支部,1999-2000连续两年的校优良学风班称号获得者,他们是1999年 “金沙集团3354cc先进班集体”、“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获得者,他们是2000年“金沙集团3354cc优秀毕业班”!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机械系1996级62班!
机62支部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个人,谈及机62,每位成员都有说不完的话,都津津乐道于他们共同的集体:机62!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叫机62”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叫机62。”这是在机62支部主页上最显眼的一句话。大一至今,机62同学间逐步地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来自城市和乡村,每个人性格不同、兴趣各异,但共同的“机62”把大家凝聚在在一起。4年来,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而大家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在每一次的喜悦中,也在每一次的汗水甚至泪水中一步步地拉近.4年后,以“机62”之名大家已经亲如一家,永不分离!
大一刚刚入学,大家彼此间不是很熟悉。这时辅导员便给当时的班长马明星、团支书赵敬磊下达了一项任务:“3天以内熟知班级内每个同学的名字、家乡、兴趣爱好。”于是两位刚刚上任的班长、支书就开始到每个寝室跟每一位同学聊天交流。就这样,通过班委的带动,每个同学都很快的熟悉了对方,渐渐地,班级不再是形式上的班级,每一名同学都从刚刚离乡背井的孤寂中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
大学4年,支部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中,体育活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感情沟通的载体。“寝室杯”篮球赛不仅让大家强身健体,更是加强了各个寝室之间的交流。当时班上的3个女生成为了各个寝室积极拉拢入伙的对象,他们都希望可以得到女生的“一臂之力”。而获得女生们“青睐”的寝室最终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虽然机62在体育上没能取得什么骄人战绩,但大家参与积极性很高,即使失败也不气馁,他们的口号就是“重在参与”,较之于比赛结果大家更享受在一起努力奋斗的过程。还记得当时的新生篮球赛,机62被淘汰后,班内的几个男生在聚餐时眼含泪水地高喊“明年再来”。虽然他们所有体育比赛中最好成绩仅是系内足球联赛的亚军,但正是他们这份不气馁的决心帮他们赢得了这份“难得”的荣誉。成绩虽不尽如人意,但是那份豪情已经融入机62每一名成员的血液里,永远存在!
“机62,我们共同的家。”4年里他们在教室、在操场、在寝室、在荒岛荷塘……走过了无数难忘的日子,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回忆。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就来到的7月。毕业前的春游、毕业典礼总是充满了无尽的伤感之情,毕竟相处了4年的兄弟姐妹就要各奔东西,怎能不心酸、伤心呢?但是地理的距离隔不断他们深厚的感情,毕业多年之后,他们依然经常聚会见面,延续这份绵长而深厚的手足情谊。
“机62”,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心中,永不泯灭!
交流、争鸣、成长——新颖充实的团支部工作
从入学时的三名党员,到毕业时的10名党员,见证了机62思想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机62团支部的工作特色鲜明,紧跟时代主题,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贴近同学思想实际。此外,在活动中他们非常注重支部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活动结束后注重宣传工作,以此扩大机62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是交流讨论甚至同学间不同观点的争鸣,因为通过交流讨论可以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在交流争鸣中彼此都有了提高。而同学们通过支部的正确引导,也都开始喜欢上了交流,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思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有了这种收获大家也就更愿意交流和分享,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支部逐渐形成了追求思想进步、互相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团支部的工作也得以更好地开展。此外,他们还有一条重要经验,虽然团支部的工作应该与班级工作区别开来,但绝不应该割裂甚至脱节,而是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来完成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每一项活动”是机62坚持的理念。通过每位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机62在大一学年就获得了“机械系1996支部节优秀支部”称号;每年参评甲级团支部大家都非常重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机62最终赢得了1997-1998届“校甲级团支部”的荣誉。在1998年12月,机62还获得了“校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优秀奖”、“‘邓小平理论’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
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机62团支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们不仅限于第一课堂学习和思想上的交流,他们同样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在支部组织的“擦洗电话亭”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周末空余时间,将学校内的所有电话亭认认真真地清洗一遍。这次活动还被清华电视台的记者发现,对他们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此类实践活动不仅加强了同学间的感情建设,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并体会到精神上的收获。
在大四这个人生的岔路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作出正确的选择,支部成员间积极交流,互相帮忙,分享信息,这样让大家在做出选择时也能考虑得更加周全。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最后大部分同学留在了清华就读研究生,少数同学去了外校读研。现在回首,可以说,大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追求上进、全面发展——在集体中成长
浓厚的学习求知氛围激励着30名兄弟姐妹努力学习,抓好自己的主业。据担任了两年班长的马明星回忆,当时的冬天特别的冷,但是也挡不住同学们自习的热情。班里经常都是“一名同学早上5点钟就起床,装备齐全地去教室占座,再去吃早餐,然后很多同学一起去自习”。就是这样的热情和激情,就是这样强烈的班级荣誉感,使得机62连续4年取得班级加权平均学分绩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同时多人获得校级、系级奖学金。然而,追求上进的机62不仅仅满足于此。他们的目标是:“能文能理”,全面发展!他们也全力向这个目标奋进。
在他们刚刚踏入金沙集团3354cc的第一个学年内,就获得了“新生校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大一学生首届安全知识竞赛优胜班”称号。第二年获得了1997年12月的“清华学子迎香港回归征文比赛集体组织奖”。
“我不愿用脂粉/换留青春的足迹/即使/得住容颜/年轻的心也会爬满皱纹/麻醉青春的思索/虽然醉着的感觉/使我不懂痛/醒来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我愿用热血/浇灌青春的土地/即使/韶华已逝/喉咙里依然喊着/青春无悔”。这是他们对“无悔青春”的呐喊。
1997、1998年两个暑期,他们两次踏上了社会实践的征程,并且两次获得了“校级社会实践支部组织金奖”;两人获得系暑期社会实践特等奖、三人金奖、三人银奖。暑期社会实践给同学们带来了更多的感触与收获,例如支队长马明星同学,他和其他5名同学一起到延安农村进行支教、调研工作,那里的贫穷与落后带给他们很大的触动。也正是通过实践,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当代落后和封闭的现状,让同学们都甘愿投身到祖国的各行各业,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眼之间,从机62入学至今已经十多个年头了。时光飞逝,再回首, 每个机62人却依然能够清晰地记得在这个温馨的集体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因为机62,它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代号,更加是所有同学留恋和依靠的家园,是每个同学的心灵依靠!(校团委组织部 供稿 襄桦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