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连 风雨同舟
——记金沙集团3354cc生物系生64班
2006年8月的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群互相生疏、但注定会相伴8年的孩子们,带着些许的生涩,在六教的某间教室汇聚。通过参加精心准备的活动,大家从陌生走到了熟悉,从拘谨走到了放松。生64——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在今后的两年半里,在清华这块承载着理想与奇迹的土地上,大家留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足迹。
情感建设活泼多彩
生64是一个家庭,有活泼有力的组织建制,有颇有能力的支书、班长;宣传委员极具艺术细胞;组织委员是一个有号召力并且肯干事的人;调研员不一定要有强健的体魄,但需要有一个有条理有想法的大脑;还有认真负责的学习委员,热爱运动的体育委员;热情细致的生活委员和认真观察生活的文娱委员。生64的班团委各自支撑起一片天空,又一起合作完成素拓、主题团日、组织生活、学生节、体育比赛等支部活动,生64在他们的带领下,充满着热情与激情。
感情建设是一个支部的基本工作,也是思想建设、素质拓展等一切活动的基础。可以说,在两年中,感情建设始终贯穿着生64的所有活动。大一学年,同学们给班里满18岁的同学们过集体生日,熄灯之后,所有人围在紫荆4号楼下的石桌边,鲜花、礼物、蜡烛、蛋糕,还有所有人的祝福,这个成人礼难忘而充满温情。生64大一刚入学的第一个男生节至今还被当作男生节的经典范例。女生们为男生精心打造了一款“寻找真相”的游戏,寻找的结果竟然是美食……吃饱了,喝足了,清冷的夜,弥漫在生64男生女生间的是暖暖的有情。
学习建设与体育锻炼同样是大家增进感情的阵地。学习是不变的主题,生64将全班分为5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每周定期活动,共同讨论课堂问题,思想与思想间经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大二学年,生64班的篮球队在生物系“微生物杯”篮球赛中一举夺冠,还有新生拔河、足球赛、乒乓球赛、班级趣味运动会,所有64支部的成员们尽情挥洒汗水,激情呐喊。素质拓展,大家分别以奥运、打工为主题,走出象牙塔,在马路上宣传奥运,在餐馆里端盘倒水,在大街小巷里穿梭,领略北京的人情与风韵。
感情建设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充盈在生64支部所有的活动中:大家把学生节的精彩剧照制成海报,每学期制作高品质班刊,并在宿舍、教学楼里展览;搭建班级短信平台,转播各项比赛、报道班级近况;尽可能调动所有同学参加甲级团支部展示;这一切让支部里的同学们走的更近了,也在全校打造了生64这样一个品牌,增强了集体自豪感与凝聚力。
思想建设越做越强
共同的理想让生64的29名同学走到了一起,悬壶济世的理想始终是大家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动力。面对曾经的困惑,生64邀请到协和心内科的沈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医学生的将来”;班级邀请到已经进入临床见、实习的师兄师姐为大家讲述“实习一天的见闻”;还邀请到协和医学院院长助理黄建始为同学们讲述“医生是什么?”、“怎样成为一名好医生”。
从众位老师、学长的话语中,大家感受到了成为一名医生的光荣,深切的看到了成为一名医生的使命与责任,也感受到了成为一名医生的困难与重担。生64的同学们从未停止对于理想、对于未来事业的思考和追寻,正是这样认真而深入的思考坚定了大家学医、从医、从事卫生事业的信念。怀抱着共同的理想,生64的同学们还将一路并肩走下去!
生64班入学时有中共预备党员4人,全部按期转为正式党员;新发展预备党员1人;还有2位同学已通过年级党支部考察,成为了重点发展对象。此外,从大一年级至今,共有9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生64班成为了全年级,乃至整个生物系中最积极向党组织接近的群体之一。要问大家为什么要靠拢党组织,为什么要入党,同学们给出了各自的回答:“身边的党员同学很优秀,由此观之,学生党组织应该是一个由优秀的青年们组成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成长,是对我的肯定,也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人、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的力量融进一个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都是将来想要为祖国做些贡献的人,党组织就是我们最想去的地方。”……班内先后有4位同学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职务,成为了生本6II党支部的核心力量,生本6II党支部上学年荣获“优秀党支部”称号。生64的同学先后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学习了“党的知识概论”课程,大家都从中获益匪浅。
生64的同学们积极参加和组织了各项志愿活动,奥运赛场、民工子弟小学、暑期实践的支教活动,到处都活跃着生64同学们的身影,当5•12地震袭来,生64的多名同学参加义务献血,捐款捐物。生64的同学们用自身的行动影响了身边更多的人,生64同学们的正直、热情感动和激励着更多的同学们昂扬起自己的精神,用温暖的双手去温暖更多的人。
学问笃实生光辉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对于学风建设的探索,则是生64每届班团委工作的重心之一。
大一学年,在学习委员的号召之下,同学们对课程分章节进行总结,然后汇集成册,一起攻克难关。
大二学年,同学们将学风建设确立为支部学期建设主题,为了明确学习目的,大家还邀请协和的老师们及毕业学长等做了“惜在水木,习在清华”、“医学生的多项选择”等讲座及交流活动。
生64还创立了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这种小组学习的模式让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也让学习更加高效且有趣,其他的班级也纷纷仿效生64的这种做法,图书馆的学习讨论区成了生物系六字班同学们的“学习小组专区”。
大二学年,生64获得“学风优良先进班”称号。
全面发展的生64
临床医学专业的课业负担重是出了名的。可是生64的同学们不但没有显示出任何疲态,反而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获得了比别人更大的成就。
“《寒城》演出成功啦!”在生物系学生节的舞台背后,生64的同学们簇拥在一起,欢庆演出成功,许多天来的辛苦排练和准备终于凝结成了“吾生飞扬”生物系学生节晚会上的一个高潮。由于宣传工作的出色组织,许多外系的同学们纷纷慕名前来观看,并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以一班之力,排演出这样高水平和有创意的节目,让人不得不佩服生64同学们在艺术上的修养和能力。这其中首屈一指的要属“大导演”闫姝洁同学,她一个人编剧导演,组织大家排练,可以说居功至尾。而如今,闫导又担任了协和六毕业剧《戏》的导演,拍摄工作已经结束,正在后期制作,也令人非常期待。生64的同学在系内的文艺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有人曾评论说:“学生节的工作生64一个班就撑起了半边天哪!”。
“生物系有个《荷风》,生64有个《旅程》。”要说生物系系刊《荷风》在全校的知名度那是响当当。生64的每学期必出的班刊在系内也是一大亮点,不仅有每位同学的专访稿,促进同学间的了解;还有实时信息介绍等。
“人文——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将是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当景军老师在《医学社会学》课程中讲述这一原理的时候,生64的同学们正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这一理念,医学不仅是一项冰冷的科学,在医学界有句名言:“时时去安慰,经常去帮助,有时去治愈”。医学更多的是一门让病人得到身心安慰和帮助的学问。学习人文类课程,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文化修养,是大家目前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最为直接的途径。生64的同学们先后选修了多门各个方面的选修课程,包括第二外语,历史、科技、艺术、经济等等,这些都为提升大家的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
在合唱队、舞蹈队、交响乐队、小广播台,到处都有生64同学们的身影,迎新演出,全国大赛,他们追求高雅艺术的步伐从未停止:季瑜婷同学在交响乐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期间,她的琴技不断提高:“参加了很多演出,感觉很有收获。”“每周都有几个晚上在舞蹈排练室里度过”,生64班余鸿雁、池玥、盛峰都是校国标舞队的成员。崔立强、张颖两位同学是合唱队的骨干队员,曾参与歌唱队大大小小多场演出,最近他们还组织了清华合唱队与协和医学院合唱队的一个交流活动。对于艺术的追求丰富了生64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学习。
“生64的同学们真厉害,系学生会、系团委的部长组长中,竟然有8人都是生64的”。难怪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64的同学们在社会工作中表现的特别出色,在各个业务口都打头阵。学生会副主席、文艺部部长、体育部部长、学习部部长、生活权益部部长、团委组织组组长、实践组组长、干部组组长,这样一个个头衔背后是生64同学们任劳任怨的付出,勤勤恳恳的工作和点点滴滴的积累。
两年多来,社会工作给了生64同学们很大的锻炼和收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校团委组织部 供稿 襄桦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