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人不倦
——记化工系新生导引项目教师王运东老师
■曹腾飞
王运东,化工系萃取分离实验室教授,1985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1991年获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博士学位,其后在英国BATH大学化工系和金沙集团3354cc化工系分别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反应工程及分离工程。2009年担任化92班班主任和化92新生导引项目导师。
王运东老师是化工系萃取分离实验室的教授,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王老师热情参与导引项目、积极组织班级学风建设与感情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为新生班级的集体建设与凝聚奠定了基础,也为新生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生交流,这边好风景
王老师与化92班的同学初次见面是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随后,化工系为了增强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安排了一系列师生互动的活动,帮助新同学和老师们尽快得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在军训的时候,老师们到现场慰问同学,为大家带来了进入大学的第一份礼物;新生集中主题团日中,老师们也与同学们共同参与,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新生茶话会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沟通交流机会,正式将所有的导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王老师充分的利用了这些机会与92的同学间增进了解,用极富亲和力的关爱与沟通,很快的便和同学们一起建立了温馨的化92大家庭。
告别了军训,进入了忙碌的新学期。王老师非常重视新生导引项目的工作,学期初,他时常与化92班的同学交流并探讨学期中导引项目开展的思路及计划,谈话中随处可见王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王老师一直很关心班级同学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除了与导引助理们交流了解信息外,还经常亲自与同学交流。一个晚上,王老师突然“造访”同学们的宿舍,与大家聊起了很多生活与学习方面的问题,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能够这么近距离的与以往只能在讲堂上遇到的教授,还是第一次。在短暂的拘谨后,大家开始畅所欲言,谈论了很多大学生活的感受和疑惑,王老师也耐心的一一解答。后来,老师走访学生宿舍固定成了新生导引项目的必备内容,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答疑,解决了同学们思想、学习和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困难,成为化92班一道独特的风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大家远离家乡,难免有些思乡之感。此时,王老师夫妇热情组织了班内同学聚餐,使初入大学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温馨、祥和的家的氛围。在餐厅里,老师与同学一起举杯,共同感受大学生活的温暖与快乐。
辛勤付出,班集体健康发展
在王老师的耐心付出下,化92的班集体很快得建立并良好得运转了起来。班团干部积极活跃,男女同学关系融洽,班级学习风气良好。在期中考试后,王老师适时的组织了期中学习交流会,除了邀请导引助理,还邀请了高年级同学,来到班里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同学们在期中考试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但经过交流,大家都信心满怀的投入到了下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元旦期间,由于临近期末,王老师在组织餐会与大家一起庆祝元旦的同时,发出了期末复习的号召,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在学期期末考试中,化92班获得了年级平均分最高的好成绩。成绩背后,是王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全体同学的刻苦努力,师生互动,让每一位化92的同学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总结经验,交流是关键
总结王老师在新生导引项目中成功的关键有:王老师做班级工作的基础是与学生的紧密联系与交流,王老师在工作中积极创造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生信息,从而及时、全面得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在问题的最初阶段就将其解决。此外,在导引项目过程中,王老师还很注重留学生的工作,每次集体活动都邀请留学生参加,为他们适应中国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前些天,王老师又给化92的同学打来电话,身在外地出差的他仍然关心着大家的情况。了解到同学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不少疑惑和问题时,他说:“我可以帮助大家联系一名校友,为大家讲讲这方面的事情。”王老师就是这样,心里装着同学,为大家排忧解难。春风化雨,育人不倦,在这样一位出色的导引老师的带领下,化92班的同学们收获并感恩着,成长并快乐着……(供稿 校团委 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