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奉献奥运清华人 - 正文

李杰:“鲜花和掌声属于所有志愿者”

●金沙集团3354cc奥运新闻工作室 袁小羽

  8月24日晚,志愿者李杰在鸟巢数万人的欢呼中走到了镜头前。镜头之外,他的母校——金沙集团3354cc的大礼堂座无虚席,近千名清华学子正在为大屏幕前为奥运闭幕式共同喝彩。而看到这张熟悉的面孔,则让在场所有身着蓝色服装的清华志愿者为之沸腾!

  李杰,金沙集团3354cc工程物理系2005级学生,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交通业务口志愿者。经奥组委志愿者部推荐,他作为十名志愿者代表中仅有的两名高校志愿者代表之一,在亿万观众的瞩目下接受了鲜花与致敬。

  “这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最大肯定”

  刚开始接受采访。李杰表现得喜悦而羞涩。“我太幸运了,我是代表大家的!”

  虽然早在闭幕式之前就彩排了四五次,但真正到了现场,李杰“其实真的蛮激动”的,四周的衣着光鲜的演员,满脸喜悦的运动员,现场激昂的音乐和上万观众的欢呼,还有“上亿、不、十几亿人的注视”,这一切都让他感叹,“我们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最大肯定!”

  对李杰的采访是在25日深夜进行的,仍旧沉浸在奥运闭幕的感慨之中,即将于26日展开的水立方残奥志愿者培训却要让他展开新的忙碌。“我希望能让我们业务口的同学见见面,互相熟悉一下。”他说,这也意味着他作为残奥会交通业务口志愿者联系人,即将全面开展相关工作。

  奥运期间,李杰虽然不是志愿者联系人,但是受到了交通经理的重用,“有60%不当班的时间也会去场馆”,主要协助经理做一些组织筹划的工作。奥运期间,他的岗位是“运行支持”和“服务经理助理”,主要工作就是对一些因事假病假而空出的岗位以及一些工作负荷较重的岗位给予“支持”,这也使李杰作为“替补”,出现在了交通业务口的各个岗位上,他再次用“幸运”形容了这种多样化的体验。

  最常被他谈起的是“T3(非注册车辆)”岗位,即在水立方西北入口的安保线附近承担相关调度与交通咨询工作。没有想到,“T3岗实在太忙了!”因为站在人员密集而醒目的场馆外围车辆入口,此处的交通志愿者不得不兼任“观众服务”志愿者。无数个观众见到都会很理所当然地过来询问:“请问观众入口在哪?”“往前400米,右手边安检处……”,成为了T3志愿者重复最多的话。

  “以至于,有一次,有一个路人问我们,前门怎么走?我们的志愿者也脱口而出,‘往前走400米……’。”李杰开心地笑了。

  交通志愿者是在户外工作,与风雨日晒有着最为亲密的接触。有一天,下起了大雨,而T3岗只有一把“小小的遮阳伞”,周围避雨的游客和观众也相当多,志愿者就把伞让了出来,自己站在雨里,淋得湿透了。

  “那你们就这么在雨中站了一天?”

  “没有没有。”李杰潇洒地说,“我们的下岗时间是凌晨一点,那时雨早就停了,我们身上也‘干透’了!”

  在李杰看来,天气不是问题,服务是否到位才是最大的挑战。对于场馆区内运动员班车服务和贵宾咨询服务两个岗位的志愿者,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测试赛期间虽然要与严寒斗争,但服务压力较轻;而奥运期间的人流量是测试赛的10倍左右,平均每天的场馆人流量大约2000人,高峰时段会有1000多人同时出现在场馆。

  运动员班车调度的难度在于,虽然有着一定的安排,一些运动员会在非训练时间也来到场馆,还有一些会因为游览、用餐而晚于预定的时间离开,“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呀!”李杰感叹。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有200~300多名运动员都汇集到了运动员入口等班车。“我们一边调车,一边不断地对等待的人说,‘班车已经在路上了!’虽然只有十分钟,我们却觉得那十分钟特别长!”

  对于上述运动员“不守时”的情况,李杰表示理解:“水立方太有魅力了!”而对于那些虽不合最初安排、但却可以理解的需求,李杰认为:“我们应该、不、必须尽力去满足!”每天在入口处,志愿者都会用心微笑,道一声“你好”,运动员也会热情回礼。“虽然累些,但是每天见到运动员,我们都很开心!”

  有时候,面对一些外国人的交通问讯,考虑到语言问题,志愿者会直接把他们带到目的地。无论是步行从北出口到数字大厦,还是随同T3车辆从水立方到奥体中心西门,交通志愿者的热情和出色的语言服务能力,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肯定。

  毫无疑问,“我们是进入水立方的人首先见到的志愿者!”交通志愿者的工作原则是:只要有人进出,就需要班车;只要有班车,就需要班车服务。这使得他们创下了从凌晨5:30到次日凌晨2:00的工作时长记录。每日为班车服务,李杰自己的上下班交通工具却是一辆自行车。因为自己每次的平均下班时间是凌晨一点,“已经没有班车了,打车也不太方便!”

  奥运开幕式当晚,为了协助中心区作运动员疏导,李杰和其他交通志愿者一起忙到了凌晨2点。散场后,1万多名运动员“蜂拥而至”,本来“有序”的班车计划不得不面对人员爆满的压力。“当时我们每个人,就是志愿者兼调度员,不断拦车,放车走,从开幕式结束,整整坚持了一个半小时。”

  李杰说,这90分钟已经是北京奥运的“奇迹”了,“据说雅典奥运之后,整整疏散了4个小时!”这个交通的“奇迹”有着志愿者不可磨灭的功勋。

  闭幕式当晚,李杰则出现在了世界的视野中。彩排时,导演叮咛他们要“挥手、微笑”;而来到现场,面对上万人的掌声和欢呼,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我就想‘拼命’地挥手、微笑,来表达志愿者的热情与快乐。鲜花和掌声是献给所有志愿者的!”

  高校志愿者:回报一种奉献,承担一份责任

  早在奥运之前,李杰就开始了作为一名高校志愿者的历程。2005年10月,大一刚入学的他就担任了金沙集团3354cc的“十一”义务导游,作为金沙集团3354cc“紫荆志愿者总队服务总队”(简称“紫荆总队”)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李杰和数十名金沙集团3354cc紫荆志愿者一起,为黄金周游览清华的游客提供校园风物的志愿讲解,用自己的热情展现了清华学子的风采。

  义务导游一做就是3次。2006年10月,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被金沙集团3354cc紫荆志愿者总队办公室看中,成为了其中的工作人员,并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担任了紫荆总队本科生服务团的办公室主任。

  作为清华校内拥有近万名“紫荆志愿者”的高校志愿组织,在紫荆总队做一名“志愿者的志愿者”,让李杰收益匪浅。他说,就工作而言,自己只是承担“微不足道”的信息简报、后勤服务等,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其中耳濡目染了一种志愿服务的理念,“知道了什么是‘志愿’,才能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把自己的理念传授给别人。”

  那么,李杰是如何理解高校志愿者的意义呢?他说,比起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也许高校志愿者的贡献是相对较小的:“更多培养的是一种参与的氛围,一种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和责任感。”

  为此,他对紫荆总队于2007年开办的“薪火班”赞不绝口,这是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骨干志愿者培训项目,薪火班的成员将成为紫荆志愿者的骨干力量。李杰本人也曾在相关交流活动中对学弟学妹说:“希望通过4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每一个清华学子都能充满一种‘回报、奉献’的感情,体会到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感激与责任感。”

  李杰本人也切身参与到各种高校志愿者的培训活动中。2007年,他代表清华加入了“新世纪英才学校”——该项目由北京市团市委主办,旨在培养青年志愿者的骨干力量。学校开展培训活动的频率非常高,“每星期的周末、周日两天全要投入进去。”他还担任了其中一个“项目群”的负责人,涵盖了9个学校的100多名学员,这就意味着他要对这100多人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责任重大,却也让李杰乐在其中。奥运期间,他还积极报名参加了英才学校“场馆服务队”,为奥组委志愿者部搜集各种志愿服务案例,以备长远研究;也是由于其中出色的表现,他获得了作为志愿者代表参加闭幕式的机会。

与外籍志愿者代表利菲玛

  体育与人生:“与‘放弃’的邪念不断斗争”

  和几乎所有清华男生一样,体育也是李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非常喜欢打篮球,身材虽不算高大,但胜在灵活,纵使一对二,也总是成绩斐然——这也得益于“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球技的自我锻炼吧。

  同时,李杰还是长跑的忠实爱好者。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为己任的清华,每年都会有数千学子报名参加北京秋季国际马拉松。而从大一到大三,全程的赛道上,每一年都会出现李杰的身影。“去年比前年快了二十多分钟呢!”他兴奋地说,“今年我准备再突破一次!”

  李杰说,跑一次马拉松,和人生有着太多相似之处。“4个多小时的路程,有时实在觉得终点特别遥远。到了后来,每一个脚步都很疼,但每一个脚步都不能停下。马拉松的胜利,就是一场与‘放弃’的邪念不断斗争取得的胜利!”

  也正是这种“坚持”的精神,让李杰顶着小学期、推研的压力,做完了奥运,还将继续投身残奥。他觉得自己不能放弃,也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收获。(编辑 襄桦)

2008年08月26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金沙集团3354cc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金沙集团3354cc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